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玉芳 《甘肃科技》1996,12(4):31-3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恶性淋巴瘤分析张玉芳(兰医二院内科730030)慢性肝病伴恶性淋巴瘤者少见,乙型肝炎伴恶性淋巴瘤者罕见。本文从病理诊断恶性淋巴瘤中选出合并乙肝感染的1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近10年收治恶性淋巴瘤41例,同时行HEV血清学检查3...  相似文献   

2.
观察吡喃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THP联合化疗,其中6例为霍奇金病,34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TOP或CTOPE方案,THP疗程量为60mg。CTOPE方案主要用于病变播散或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余壮明,夏立平(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海口570102)关键词结肠恶性淋巴瘤;诊断;手术治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5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甚少见,临床表现与结肠其他恶性肿瘤较相似,故易误诊.我院外科1994年8月17...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是临床病理工作者常常遇到的难题。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与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近年发展很快,不仅对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具有主要的帮助,而且对指导临床的治疗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该文重点介绍了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CN)2002~2003年恶性淋巴瘤临床实践规约(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中对病理诊断的要求,尤其是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中免疫表型与分子遗传学特征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够通过熟悉公认的国际标准来规范病理诊断工作,以提高对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 X线表现 ,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X线征象较典型的胃恶性淋巴瘤 7例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全部经胃镜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病变发生在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1例 ,胃底部 1例。息肉结节型 3例 ,较大溃疡型 2例 ,肿块型 2例。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免疫酶ABC法标记53例恶性淋巴瘤的lg,标记后根据克隆型分析及复查常规切片保留原免疫分型诊断者42例。修改或明确免疫分型诊断者8例,排除恶性淋巴瘤者3例。可见标记对恶性淋巴瘤的免疫分型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二砷对原代恶性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对原代淋巴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的活力,原位末端标记法(TUENL)检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含量,结果:0.5-2.0umol/L三氧化二砷能显著地抑制原代淋巴瘤细胞的活力,并能诱导原代淋巴瘤细胞凋亡,结论:三氧化二砷有可能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油茶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茶基因组约10%覆盖度的DNA序列进行微卫星查找,共获得11 344个重复单元长度为1~6碱基的微卫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微卫星序列分析发现:在油茶基因组中长度为二核苷酸的微卫星重复单元最为丰富,占27.1%;在单碱基重复和二碱基重复这两种类型中,最主要的优势重复单元分别是A/T以及AT/TA、AG/TC。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重复类型中,(AAN)n、(AAAN)n和(AAAAN)n为对应的优势重复单元,这些优势重复单元中富含碱基A和T。油茶基因组中变异程度高的微卫星(长度≥20 bp)约占11.7%。分析还发现,除单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外,油茶基因组微卫星长度的变异速率与重复单元长度呈负相关,即油茶基因组中长度较短的微卫星变异速率较快,而较长的重复单元变异速度较慢,相对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纯合子Swiss裸鼠自发恶性淋巴瘤的移植特性和病理形态观察。取肿瘤组织悬液接种无T淋巴细胞的纯合子(nu/nu)小鼠皮下,每点注射0.2ml,肿瘤发生率100%;而接种有T淋巴细胞的小鼠均不生长。该肿瘤共传5代,其特性均与原自发瘤一样。光镜检查为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电镜检查符合B细胞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种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粘滞度变化规律和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通过血液流变学测试仪测定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液粘滞度指标,并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全血粘度降低,血浆粘度正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与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ηb升高,ηp正常,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ηb、ηp升高。结论:4种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不同特征的血液粘滞度异常,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美罗华药理知识地深入学习,掌握其配制、用药方法,观察药物副作用、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及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平稳地度过化疗期,并达到部分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医护合作及细致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  相似文献   

12.
脐带血中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作为一种排斥反应较小的医疗手段,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几十种难治疾病。  相似文献   

13.
RNA分子二级结构智能绘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在微型计算机上实现的核糖核酸(RNA)分子二级结构智能绘图的方法。用软件实现此方法,可以把以碱基匹配对表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自动转化为图形显示,并直接由打印机输出图形。使用此软件在速度较慢的IBM PC-XT型微机上,绘制1000个碱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图约用3分钟,绘制1500个碱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图约用3分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经病理诊断的恶性淋巴瘤14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何杰金病7例,非何杰金淋巴瘤7例。临床以发热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表现为主。7例非何杰金淋巴瘤中有5例合并急性白血病。治疗采用系统化疗较佳。  相似文献   

15.
碧桃花瓣转录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碧桃转录组微卫星信息,利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花瓣转录组序列进行SSR位点发掘,结果发现含SSR的序列4 705条,共得到5 668个SSR,平均每3.49 kb出现1个SSR。微卫星序列主要以三碱基重复为主,约占总数的42.66%。笔者共发现516种碱基重复基元,所占比例最高的为(AG/CT)n(18.34%),其次是(AAG/CTT)n(12.42%)。微卫星多为重复长度小于20 bp的短序列,长度大于20 bp的微卫星仅占总数的12.13%。研究还发现碧桃花瓣微卫星的频率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46。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充分了解其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较多种单克隆和多克隆抗血清,采用 ABC 法对18例恶性淋巴瘤进行标记,其结果 OKT_9均呈阳性而 Cytokeratin 均呈阴性。B 细胞淋巴瘤有9例,B_1均呈阳性,B_2~ 5例、I_2~ 和 Leu 10~ 各7例,J_6~ 6例。T 细胞淋巴瘤有6例,T_4均呈阳性而 T_(8A)呈阴性,T_3~ 5例,Tac~ 5例、T_(11)~ 4例、T_6~ 2例。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有1例,何杰金氏淋巴瘤有2例,其瘤细胞和 R—S 细胞的Mol、2H_9和溶菌酶均呈阳性。根据标记结果对恶性淋巴瘤的细胞来源、常规切片诊断和预后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扩增技术首次克隆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DNA杂交和序列分析发现,在307个碱基的第二外显子中仅有5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达98.4%,p16^INK4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是高度保守的区域,在其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公布的水稻两个亚种(籼稻9311和粳稻Nipponbare)基因组草图序列中,搜寻了所有的完整微卫星位点,发现单碱基重复中A/T重复占大多数,二碱基重复中AT/TA、GA/TC、AG/CT重复居多,三碱基中GGC/GCC、GCG/CGC、CCG/CGG重复较多。通过相互比较,不同基序和基因区域的微卫星多态性有较大差异:内含子和基因间区中微卫星的多态性较高(分别约为45%和40%),外显子中的微卫星多为三碱基重复,而且多态性较低(约为25%);两个亚种具多态性的微卫星间距平均约为12.7 kb和16.4 kb。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扩增技术首次克隆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DNA杂交和序列分析发现,在307个碱基的第二外显子中仅有5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达98.4%.p16INK4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是高度保守的区域,在其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