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linear strategy equilibrium in insider trading in continuous time allowing market makers to know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value of a stock. By the use of filtering theory, the authors prove that in a monopoly market, there exists a unique equilibrium of linear strategy of intensity in a closed form, such that the insider can make positive profits and at which, all of the private information on the value of the stock is released; and the more accurate the information on the value of the stock observed by the market makers, the less the positive profits are made by the insider, and even go to zero. However, there is no Nash equilibrium in a Cournot competition market between two insiders if they both adopt a linear strategy of intensity.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中国电子交易市场现货买卖流动性不对等的特点. 基于固定合约、电子交易市场的期权交易和现货交易三种交易方式,研究了单一生产商、单一零售商和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均衡决策问题,讨论了生产商的固定合约最优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多渠道最优采购策略,分析了不对等的现货流动性对供应链均衡策略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分别讨论了现货买入流动性和现货卖出流动性对参与者行为的影响. 结论表明,现货流动性的提高可以带来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升;零售商更偏好现货买入流动性好的市场,并随之减少合约订购量和期初总预定量;而现货卖出 流动性好的市场则对生产商更为有利,会同时抬高生产商的固定合约定价和零售商的合约订购量.  相似文献   

3.
在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中,股票市场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效的市场透明度能够促进价格发现效率,提高市场质量.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7月1日开盘集合竞价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的事件,选择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无偏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股票市场透明度对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并从信息角度解释. 得到结论:市场透明度提高后市场流动性降低;知情交易者在开放式集合竞价期间的参与度降低,开盘价并没有反映出知情交易者的信息,阻碍了价格发现,导致开盘价格发现效率降低;这意味着开盘集合竞价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有效提高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强制碳减排政策下,企业希望通过寻租等手段逃避减排责任的动机强烈,而现行的环境规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过多的寻租空间.构建基于SWARM的碳交易市场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寻租环境下碳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从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三个方面衡量市场运行效率,考察碳排放权免费分配方式下,不同寻租环境对碳交易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寻租行为会通过改变初始配额的分配总量和结构,影响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但对市场价格波动没有显著作用.寻租行为对市场运行效率"不降反升"的影响反映出初始配额免费分配法并不能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减少政府对碳交易市场的干预,从免费分配方式向定价出售或拍卖方式过渡,不仅能明确价格信号,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还能从源头上切断企业寻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团购成员企业在相互合作的同时也相互竞争.论文同时考虑了团购成员的合作与竞争,针对成员先后决策,序贯博弈的情形,研究了两家零售商面对斯塔克伯格团购博弈时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库存和定价策略,并解出了两家零售商库存、定价的均衡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两家零售商的市场潜力差距较小,即两家零售商实力更相近时,双方都偏好团购.此外产品替代程度和批量折扣程度会综合影响两家零售商的定价,订购量以及利润,且往往与双方的市场实力差距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交易机制为参数, 构造了一个含有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人工股票市场, 并采用改进的交易者混合策略三因素模型和交易意愿更新模型刻画了有限理性异质交易者的投资行为. 通过对不同市场状态下的重复仿真实验的统计和计量分析, 探讨不同回转交易制度对市场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我国股市现有交易机制和投资者结构下, 当日回转交易机制的引入带来的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是以波动性的增加为代价的; 稳定市场中的当日回转交易显著增加了单位波动下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 从而改善了市场质量; 而增长或衰落市场中充斥着非理性当日回转交易行为, 加剧了波动性, 降低了定价效率, 从而使市场质量恶化. 因此, 建议应首先着力引导理性投资行为, 在理性市场中逐步放开回转交易制度才能有效提高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扩展后的EKOP模型, 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 以沪市A股2005至2009年年报与次年一季度报在同一天发布的402只股票为样本, 分别计算了公告前后样本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AdjPIN)以及信息性和流动性交易者的交易强度, 发现相对于公告前, 信息性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在公告后的交易强度都有提高, 样本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也有升高; 通过对样本股票公告前后日均交易量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 相对于信息性交易者, 流动性交易者公告前后的交易强度变化较大, 是样本股票交易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日内流动性的综合度量、特征与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是一个包含量、价、时的多属性概念,现有的度量方法只涵盖了流动性的部分属性.本文综合考虑股票交易数量、价格波动性和交易时间, 提出用单位时间内价格波动一单位所能吸收的交易量来度量日内流动性的新方法.进而用这种方法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日内模式,建立对数自回归条件流动性(LACL)模型对流动性建模,探寻拟合和预测流动性的最佳模型并分析流动性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表现出与传统指标类似的显著的日内模式; 残差项服从Weibull分布的LACL模型(WLACL)拟合日内流动性、买方流动性和卖方流动性序列的效果最理想; 流动性过程是一个均值回复过程, 当前时刻的流动性对未来期望流动性有影响, 其影响呈Weibull形式衰减.最后, 通过核平滑估计得出个股在不同时点的流动性分布, 应用相对熵度量流动性分布的变化作为市场在交易中吸收的信息含量的代理变量, 发现10:30~11:30市场吸收的信息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Madhavan等给出了一个著名的价差分解模型:MRR模型. MRR模型利用广义矩方法估计参数,这使得该模型在扩展上受到矩条件限制. 考虑到价格演变存在条件异方差现象基础上,本文给出一类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使MRR模型在模型扩展中增加的变量不受矩条件限制. 以上证180成分股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带限定条件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准确地捕捉了交易中的信息参数及流动成本,同时在原模型估计及扩展上有很好的稳定性. 模型扩展上,进一步检验了交易强度对信息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着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交易策略来控制流动性冲击,采取更加激进的交易策略来应对信息风险。在最大化期望收益的目标约束下,知情交易者的最优交易策略是特定市场状态下的均衡策略。研究结论揭示了“市场状态-投资者行为-价格发现”的微观传导过程,拓展了对交易策略、信息传递与价格效率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订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为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技术,利用正则表达式检索和提取公司年报风险段落,并以风险关联词度量年报风险披露的程度,实证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说明披露的风险越多,市场风险感知越强,投资者交易行为更加谨慎,股票流动性越低;在风险披露影响股票流动性的过程中,投资者情绪起到了不完全中介作用;相比于国有、信息质量较高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好的企业,在非国有、信息质量较低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差的企业中,风险披露与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风险披露语调和非模板化程度同更高的流动性相关;不同于风险披露与长期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风险披露与短期异常流动性正相关。系统性地检验了中国风险信息披露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丰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市场流动性相关的文献。在实证基础上,指出中国风险信息披露现有不足,建议加强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制度规范的政策,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基本利益,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vestors’ feedback to the price change by modelling the price-related dynamics of trading intensity. A component decomposition duration modeling approach, called the component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duration (CACD) model, is proposed to capture the variation of trading intensity across time intervals between price change events. Based on the CACD model,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that covers different market status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CD model can capture the price-related dynamics of trading intensity, which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the feedback effect and is robust across different market statuses. The authors also study how the investors react to the price change by examining the driven factors of the price-related dynamics of trading intensity.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trading can be triggered by the fast rise in the price level and the high trading volume. Besides, investor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price change direction in the sideways market than in the upward or downward markets.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机仿真构建了基于投资者策略的跨市场金融平台,提出了异常波动下交易限制措施对市场质量的评价体系.从股指期货交易限制的角度,研究在现货市场异常波动期间管制措施对期货和现货市场质量的影响,并比较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管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对于股指期货的交易限制措施在短期内有效,但中长期内无法发挥股指期货基本功能.另外,交易限制的短期效果在一个新进杠杆资金较少的市场上是最好的,而在中长期市场中适当增加的投机和套利活动能抵消交易限制措施的效果,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使市场更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异常波动下的股指期货交易限制应该是临时性的,在市场企稳后应该及时逐步恢复原有的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两种证券市场混合交易机制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艳  黄俊辉  王浣尘 《系统工程学报》2004,19(2):128-134,147
通过拍卖模型研究了专家经纪人和限价指令簿,以及限价指令簿和多元做市商混合市场结构,并从流动性需求者的角度将其与当前的限价指令簿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称、线性均衡环境下,发现相对限价指令簿市场,流动性需求者(尤其是大额指令需求者)总是偏好于限价指令簿和专家经纪人混合市场,在其他情况下,并不存在总是最优的市场结构,在和同的市场设计和市场状态下,流动性需求者偏好于某一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钢材交易市场拥有三种类型:现货、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它们的价格信号对基本面信息的反映能力如何,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呈现何种动态演化趋势,是产业链成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热点.依据向量误差修正原理和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过去的市场信息对多个市场动态条件协方差阵的影响,建立时变信息份额模型,研究中国钢材市场长区间价格发现功能的动态演化.研究显示:热卷板期货上市前,电子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优于现货市场;期货上市后,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对价格发现过程有所贡献.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呈现较好动态演化趋势,多数时期对价格发现过程的贡献大于其它两类市场.尽管电子交易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角色由主导者演化为从属者,但其功能发挥较稳定,亦不时具有最先反映基本面信息的能力.在中国钢材市场,保证金水平高低、交易量多寡,以及流动性强弱,都未显示出与价格发现功能有方向性关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5年股指期货市场实行交易限制措施事件作为自然实验样本,研究了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短期动态价格发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有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出现反转,但其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负面影响却进一步加剧,本文分析这一现象是由于交易限制规则实施后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极度匮乏、逆向选择效应增强所致.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可以更有效地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揭示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外,本研究结果在以双重差分模型和以互联网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检验中同样稳健.  相似文献   

17.
Stock index forecasting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widely investigated topics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 forecasting. Related studies typically advocate for tuning the parameters of forecasting models by minimizing learning errors measured using statistical metrics such as the mean squared error or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The authors argue that statistical metrics used to guide parameter tuning of forecasting models may not be meaningful,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forecasting is to facilitate investment decisions with expected profits in the future. The authors therefore introduce the Sharpe ratio into the process of model building and take it as the profit metric to guide parameter tuning rather than using the commonly adopted statistical metrics. The authors consider three widely used trading strategies, which include a na¨?ve strategy, a filter strategy and a dual moving average strategy, as investment scenario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rofit guided approach, the authors carry out sim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three global mainstream stock market indi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fit guided forecasting models are competitive, and in many cases produce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s than statistical error guided models. This implies thatprofit guided stock index forecasting is a worthwhile alternative over traditional stock index forecast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股票日内高频价格序列分解为价格上涨事件和价格下跌事件,采用价格强度模型刻画股票价格的动态特征,并捕捉日内微观尺度下交易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易量对价格起助涨助跌的顺势推动作用:上涨后放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股票价格,下跌后放量则进一步压低股票价格.此外,交易量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上涨时的助涨效应较下跌时的助跌效应更为明显.基于价格强度模型设计的高频交易策略可以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表明A股市场仍然不是弱式有效市场.相比于纯价格数据,交易量数据具有预测价格的额外信息.本文为高频价格动态研究提供了新的建模分析框架,同时为日内量价关系和市场有效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B股向境内开放对A、B股流动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介绍关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研究现状,然后,给出了报价驱动交易机制下流动性度量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深度,宽度,弹性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指令驱动机制下流动性度量的相应指标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这种方法研究中国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政策对各项流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股市场有关各项流动性指标与B股市场有关各项流动性指标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验中国市场条件下反转效应是否存在以及投资者是否可以利用反转效应获利,通过股票流动性对收益率序列相关性模式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两个证券市场中都存在显著的短期反转现象,最强的反转效应以及潜在最大的反转策略赢利发生在同时具有高换手率和高非流动性指标的输家组合中.原因是市场中非知情交易者流动性需求所造成的价格压力导致了投资组合收益率序列出现负相关性,但是潜在的反转策略赢利还不足以抵偿由于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因此,由于市场摩擦存在,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条件下不能通过反转策略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