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和局部的。没有真正全面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是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反映,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的组织形式。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改造物质世界和意识本身。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同时又认为意识对于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的表现,第一,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二,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的这种能动作用,正如列宁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毛泽东同志说过:“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的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为理论前提,历来注重阐发精神本源和实质。当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说“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列宁选集》第2卷,第65页),他们的立意是鲜明的:强调意识是反映产物,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也即强调意识对存在的依存关系。毫无疑问,当这种反映论被用来解释文艺现象时,它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揭示文艺的根本来源和一般性质。毛泽东同志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基线,试图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对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对自由界定的基本内涵加以重新涵定,目的在于清除那些意欲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由概念完全相悖的谬想。应当看到,恩格斯的自由观并不含有决定论的内涵,它也并没有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相对立,二者恰恰在“自由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公式上有着惊人的几乎一致。对恩格斯自由观进行的审慎的理论研究还表明:恩格斯对“人成为自由以致人可以控制和改变世界”的根源赋予了更多的内容,这不仅揭示了恩格斯思想的独特性,更说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自由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实践不是认识的手段、中介和桥梁,不是主客观的统一,不含主观的因素,而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相似文献   

6.
蒋庆春等三位同志不同意笔者的《错误的意识未必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的观点,发表了《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此,笔者作出回答,应对错误的意识作客观的,辨证的分析,鉴别出错误的意识中有的达到了以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的则没达到。“未必”之说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及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的。  相似文献   

7.
罗素否认摹状词的客观基础,进而用他所谓的“想象”、思想、感情的“实在世界”去取代客观的物质世界,实意味着客观物质世界的消亡,这是不可能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它和物质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否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发现,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实践中,住客体之间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我们要注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按照主观目的性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实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另外还须提高人口的质量,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林彪、“四人帮”“他们完全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极端夸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认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进行所谓变革和改造。”“他们反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用他们的所谓阶级斗争代替生产斗争。”叶剑英同志的讲话不仅批判了林彪、“四人帮”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意识反映了客观世界 ,错误的意识未必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就是要达到主客观的相符合和一致 ,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实质。错误的意识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 ,不能简单地用“歪曲”、“颠倒”来诠释。有些错误的意识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明确错误的意识并非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既有理论意义 ,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已经成为理论上的习惯提法。细细地考证下来,它仍有不够严密的地方。实践的结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较之前者更科学更严密一点。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思考,在于科学不能有半点的模糊和偏差。 什么是实践?尽管规范的定义不尽一致,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  相似文献   

12.
泰山旅游由来已久,但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不过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十几年来,泰山旅游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之中,旅游从业者的大胆开拓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它决定于存在,但又反作用于存在。某地旅游发展意识是根据该地实际,围绕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认识的总和,其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正确的旅游发展意识将有效地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随泰山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及国内外旅游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泰山旅游无疑会有更大发展,“意识”也必将会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根据泰山旅游的现状,强化如下几种意识,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吴文”有些论述与其基本观点自相矛盾。“吴文”否认有的错误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反映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空前的大革命”。①它一经创立就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毕生的革命斗争中最为注意的事情是:“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②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是用唯物辩证法来改造微积分学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技术革命潮流冲击着世界各个角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迅猛。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又一次飞跃,而且是比以往历史上所有过的更巨大的飞跃。马克思在讲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曾经说过:“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页),恩格斯也说过:“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事实正是如此,现在面临的这一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不但正在引起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而且必将引起社会生活等一切方面的深刻变化,同样,对教育领域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研究这一动  相似文献   

16.
党风是世界观的外在体现 ,改造世界观是转变党风的根本所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时代体现。顺应时代要求改造世界观 ,就是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坚持理论学习、实践改造与自我修养相结合 ,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切实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物质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它蕴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本体论上,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二是认识论上,我们意识或观念的内容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条线索梳理了物质范畴从古希腊到近代英国的流变,认为在本体论上,亚里士多德式的物质观难以真正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而在认识论上,英国经验论的物质观却又导致了观念中客观实在性的失落。本文结论是,在本体论上解决精神和物质矛盾的只有法国唯物主义,而在认识论上则直到马克思的实践学说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现代性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向度并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马克思的未来追求正是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到对商品的分析、即资本的批判即现代性扩散的世界市场即世界历史的大门打开的。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获得过程,全球化是流动的现代性。全球化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全球化的理论精品,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点看待、把握、应对新全球化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蕴含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思想对于当代后发式国家寻找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具有重大启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是从俄国公社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上来考虑社会制度层面的跨越的。生产力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在于现代世界历史的出现。在当代,后发式国家拥有了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平台,可以吸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文明成果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息是必须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生产力来改造自己,从而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既定的政策影响下运行,但经济运行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它在不断受到政策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对政策产生着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往往对政策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其作用强度来说,这种客观存在的反作用与政策作用于经济相比,要弱得多,而且必须要通过人的反复感知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就要求“政策反馈通道”必须畅通,“政策决策人”必须信息灵通、了解经济运行状况,且善于将这种反作用作为政策制定、政策调整的一个基础依据。具体来说,经济对政策的反作用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激励作用当政策的方向正确,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