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神奇的垫柳     
陈家辉 《大自然》2011,(2):19-2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一首《咏柳》几乎将人们心目中柳的形象定格在了早春二月,定格在了春水旁那迎风起舞的高大乔木上。然而,您能想象吗?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对湘西世界进行的真、善、美的描绘,歌颂了原始、古朴的湘西农村生活图景和淳朴、真实的人性,构筑了作者心目中纯净自然的“世外桃源”,同时也奏响了理想与现代文明冲撞下的哀歌,以引起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释“一介之使”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各类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范文。在此文中,蔺相如对秦王讲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上海H版高一语文教材注“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有关的工具书,包括《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等,“介”字的义项中都有“通一个”之说,举的例子多为《尚书·秦誓》“如有一介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处于中心位置。小说把他塑成了一位成熟的政治家、高明的军事家和能言善辩的外交家,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与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完人”形象。同时,他也有常人的弱点和缺陷。作为丞相,政治眼光不够开阔,在罗致、使用人才上常以个人好恶取舍;作为统帅,谍略策划上也时有疏漏;作为“人”,在品质上也有缺憾之处。诸葛亮被刻画成高大完美而又真实生动的悲剧英雄,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作品中传播最广、最家喻户晓、最深入人心的篇章之一.它之所以能够这样令人喜爱,就因为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蔺相如这样一位光彩夺目,感人至深,具有智慧美、勇敢美、爱国美的艺术形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信(伸)意强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作《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篇传记的后面又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见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伸)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由此可见,司马迁在此篇之中,主要是表现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敢美.在表现这些形象美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故事的具体、形象、生动的描写来达到这一目的的.这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秦、赵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6.
一南宋时期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曾被朱熹等道学家“目之为功利之学”(《宋元学案》卷五二《艮斋学案》黄百家按语)。在道学家的心目中,“功利之学”是个贬义词,是不值得也不应该研究的学问。但是他们所指出叶适及永嘉事功学派的思想实质,倒是相当精确的。因此,当朱熹将义理与功利对立起来,并吹捧汉代董仲舒的  相似文献   

7.
再论民间文学艺术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要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耍重视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而真正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仍得不到体现,应该在观行知识产权权利类型之外设立一种新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权。本文对民间文学艺术权的主体、对象、权利内容、权利行使及权利限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卫风·淇奥》堪称是刻画君子形象的较好的代表诗篇。本文即从《卫风·淇奥》的内容入手,来探讨周人心目中的理想君子形象。  相似文献   

9.
《易经》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如果从反盗墓的角度来理解,"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应该是中国古人最朴素,也是最原始的反盗墓构思。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的生辰应是雍正元年癸卯四月十一庚申日,即公历1723年5月15日;《红楼梦》作是曹雪芹,而不是墨香;《石头记》原始作应是“石头”曹硕,他是曹雪芹的二伯父。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杂志编辑部在《你知道吗》中,请读者提出自己认为1984年发表在《大自然》中最好的文章.意想不到的是:在收到的1645封来信中,以十分集中而压倒多数的答案,评选出《野人到底有没有?我说没有》、《又有五只朱鹮起飞了》和《鸟,人类的朋友》三篇佳作.通过这次民意测验式的评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读者是有眼力的,在读者的心目中有一架符合绝大多数人判断文章优劣的天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格林童话》中森林情结的原始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进而说明《格林童话》中的森林是人类原始家园的征兆,是人类保护神的再现,是国家社稷的象征,透过《格林童话》中的森林情结可以洞察到人类远古时代树神崇拜的真正面目。  相似文献   

13.
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又称山白果、云义树,是连香树科连香树属植物。该种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种,单科植物,是较古老原始的木本植物,雌雄异株,结实较少,天然更新困难,资源稀少,已濒临灭绝状态,因此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和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连香树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通常生长在山地阴坡及沟谷林内、林缘、灌丛中或溪连。分布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2800米。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河南、山西、湖北西部、湖南、安徽、江西、浙江、四川、重庆市等地区。日本亦有分布。连香树是高大落叶乔木,高20~40米,径3~5米;树皮暗灰色,花期4~5月,果期  相似文献   

14.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对于君子,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很多。孔子关于君子的人格标准有九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先秦古籍《山海经》与美国当代科幻影片《阿凡达》都以神奇的幻想为基础,给世人展现出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但《山海经》所体现的是人类最初的原始神话思维,而《阿凡达》却是以现代科技和幻想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幻想型作品。通过两者的对比,从中对古今幻想型作品进行比较,进一步探析当代中国幻想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6.
《诗》的至高性体现为它的"法典性",即所谓"宗教性",也就是《诗》在其接受过程中呈现的若隐若现的"神性"——原始宗教思维(动作、仪式思维)。通过引《诗》、赋《诗》和用《诗》,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宗教思维围绕《诗》所发生的内化、外延和转化。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测《诗》的原始状态便是具有宗教性质的"咒语"或"祈祷辞"。  相似文献   

17.
在洪荒而漫长的蒙昧时代,原始石器的制造是原始美术的起源与萌芽时期。在秭归柳林溪遗址出土了一件石雕《祈祷人物坐像》,距今约6千年左右,它代表着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雕塑水平,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原始艺术品。是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最早,且保存完整的人物雕塑品。  相似文献   

18.
在武王《武》乐应该与《大武》乐区别对待,《逸周·世俘》是考订《武》乐的可靠线索。《武》乐乃系由三成万舞、《诗·大雅·大明》等乐歌三章编配而成,初步揭示了《武》乐与商代万舞、《韶》乐舞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报纸传播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报纸权威、官方的传统地位,使其报道在受众心目中获得特殊地位。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最多的省份,而本土少数民族形象在报纸中的呈现样式,体现了社会主流认知系统中对云南少数民族群体的认知水平和状况。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本土纸质主流传媒的代表《云南日报》和《春城晚报》的相关报道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结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在传播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西北边缘的深山大谷之中,有一个史前“遗民”桫椤的乐园,它就是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赤水县城东南四十公里处,这里巉岩嶙峋、溪水清澈,禽鸟云集、植被茂密,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中,古树参天、藤蔓交缠。这里有山茶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植物和多种珍贵树种,特别是高大茂密的桫椤树在原始常绿阔叶林衬托下显得亭亭玉立,郁郁葱葱。繁茂的桫椤林桫椤是地球上两亿多年前盛极一时的高大蕨类植物,也称树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已近濒危绝灭。现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