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透水地面温度受到太阳辐射、表面对流换热、蒸发散热等多种因素影响,较难确定.文中在热量与湿度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对透水地面与周边环境的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解析,推导出透水地面不同深度下的逐时温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计算程序计算透水地面温度,并与实测透水地面温度进行对比,发现数值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最大相对误差在3. 5%以内,说明推导得到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作为预测透水地面温度的有效方法.文中还以此为基础引出等效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概念,该系数可直接用于评价不同含水率透水地面的太阳得热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述了由组成三元系的二元系预示三元系性质的各种经验方法并讨论了对多组元体系的推广。使用亚正规溶液模型比较了这些方法并推导了若干可作直接比较的表达式。 对于对称体系的处理,推荐了一项通用的数值方法和等价的解析方法。对于非对称体系的处理,除了强调将非对称三元系转换为交互系进行处理和使用形式上对称的表达式的可能性以外,还推荐了一项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地对我国煤矿顶板透水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进行分析,提供了成功地控制顶板透水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提供了预测顶板透水的方法与技术,防止煤矿顸板透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维大变形固结(CS2)模型,引入半透水边界条件,建立了半透水边界下土体大变形非线性固结(IBC)模型.将其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可以考虑半透水边界条件的小应变线性解析解和小应变非线性数值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半透水边界土体固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变大小、半透水参数和土体自重)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应力越大,半透水条件下土体固结越快;半透水参数为0.01是完全不透水边界与半透水边界的临界值,而半透水参数为100是半透水边界与完全透水边界的临界值;土体自重对于半透水边界条件下土体固结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由空间中两个带电导体接触瞬间,即可实现电荷的重新分配.由于导体合二为一,构成了形状复杂的单一导体,带来了电荷分配计算的困难.采用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模型是不同尺寸的接触导体球对.采用优化离散表面点电荷体系位形的方法实现总能量最小化,求得了导体球对电荷分配与其尺寸之间的数值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书主题是多复变量多项式系的数值解法。由于代数几何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复变量多项式系的数值解法已由求弧立解发展到求正维数解集,成为数值代数几何这门新兴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是多项式系数值解的代数几何方法、特别是正维数解集研究方面第一本专著。  相似文献   

7.
用传统的模型试验或通过经验公式求解射流的方法,所获得的列车车内气流组织的结果是不太精确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已被广泛应用,但通常计算时没有考虑太阳辐射引起室内负荷的再分配的问题,从而使计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首先由Monte-Carlo和Gebhart方法计算出了太阳辐射室内负荷的再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空调列车气流组织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采用k-ε双方程模型作为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与实验结果对照表明,数值计算所建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及简化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从优化水泥基体角度出发,搭配使用不同掺量的再生细骨料,旨在全面提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渗透性和耐久性. 首先,采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对水泥(C)、粉煤灰(FA)和硅灰(SF)组成的三元胶凝体系进行优化设计,获得高性能水泥基体. 然后,分析了高性能水泥基体和再生骨料质量分数(0%、30%和50%)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试验发现,使用高性能胶凝材料,可以显著提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冻融耐久性,且可满足渗透性要求. 当再生骨料质量分数为0%、30%和50%时,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72.4%、100%和44.2%;50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分别为1.5%、2.2%和2.5%. 此外,研究发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破坏模式与胶凝材料性能和再生骨料质量分数相关,可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井间示踪剂测试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两相(油、水)四组分(油、水、分配性及非分配性示踪剂)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成计算机软件.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值分析,得到地层中任意时刻的压力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进而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现场应用实例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的地层参数的精度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成型方法、水灰比、骨灰比、骨料粒径及聚合物等对透水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成型方法和参数能使透水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性能指标;骨灰比、骨料粒径是影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的变化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对透水系数影响较大;聚合物的掺入能够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来锋 《山东科学》1991,4(2):52-55,64
本文从醇对活性剂临界度束浓度的影响研究了醇浓度与醇分配系数的关系,利用荧光探测试研究了醇的增溶所引起的胶束内部环境的变化,并对醇分配系数不同测定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证明,胶束中醇的增溶对醇的分配系数有很大的影响,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可相差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实测出工作面开采后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提出了含水层判断导高的新判据。新判据分析认为,利用井下导高观测仪观测导水裂缝带高度时,观测钻孔施工过程中若穿透覆岩上方含水层,使承压水从钻孔内泻出,则说明导水裂缝带未发育至含水层层位高度。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对导高进行合理预计的基础上,根据含水层是否被破坏分析含水层与导水裂缝带的层位关系可以作为确定导高的新判据。结合多个矿井工作面导高观测实例,验证了新判据判断覆岩导高值更为准确合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漫衰减系数K(z)是湖泊光学研究中的重要光学参数,而其中下行漫衰减系数Kd(z)目前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经验算法,而这些方法对于理解Kd(z)以及影响Kd(z)计算不确定性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本文通过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得到K(z)的解析模型,分析固有光学属性bab((zz))以及表观光学属性ud(1z)和uu(1z)对计算K(z)时误差引入的敏感度,根据其敏感度为0的分界点,推演出Kd(z)在bab((zz))1和bab((zz))1条件下的综合分段模型,预测值与Hydrolight模拟值方差为1.002 3,标准差为1.001 1.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孔隙介质锰吸附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了天津市浅部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的土样性质后,选出7类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样对锰的吸附符合Langnuir吸附模式。利用土柱实验确定锰在含水层迁移的弥散系数、弥散度和滞后系数,建立了锰在含水层中迁移的一维模型,并给出解析解。研究了锰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表明锰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能力比较差,而且在有咸水区的迁移能力更差。  相似文献   

15.
16.
提出了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选择性系数K_■~■的精确测定方法.用多次标准添加法取得截点活度以上的双离子响应区的实验数据,借助PC—1500计算机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求出K_(?)~(?),E′和S,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作者按照E.K.webb给定的大气温度廓线提出了分层区计算折光系数的模式之三。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提高折光系数的精度不但可能,而且行之有效。本文充分注意到了水汽梯度对折光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用PitzerKS的电解质溶液理论,建立了弱电解质电离度a和浓度m(m<6M)之间的函数关系,扩大了a的应用范围,得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Cs,Sr在土壤中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铯、锶在砂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和滞留因子Rd。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溶液中核素浓度较低时,铯、锶的分配系数Kd基本保持不变;核素浓度较高时,分配系数Kd随浓度增加而减小; Kd值还随pH升高而变大,随溶液中其它阳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小。动态模拟试验表明:铯的迁移速度小于锶的迁移速度。虽然动态试验与静态试验的分配系数有一定差异,但其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土壤渗透能力较弱地区,常规透水铺装的应用效果有待提高。通过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弱渗水土质的含渗透管的新型透水铺装对雨水径流水量的控制作用。实验表明:含渗透管的透水铺装比普通路面及常规透水路面的产流时间均有延长,增加百分比介于50.0%~200.0%之间;含渗透管的透水铺装比常规透水路面在洪峰流量削减方面效果显著,洪峰流量削减率提高了9.4%~43.7%;相比常规透水路面,含渗透管的透水铺装路面雨水径流深度减少了20.83%~66.67%。研究表明:在弱渗水土质地区,利用含渗透管的透水铺装对雨水径流的水量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透水路面,开拓了弱渗水土质地区透水铺装研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