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定丽棘蜥12SRNA、16SRNA、Cyt 6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15种有鳞目动物的同源序列,以鳄目的2个种(Alligator sinensis和Cairman crocodilus)作为外群,构建MP、NJ和ML分子系统树,探讨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MP、NJ和ML分子系统树聚类的结果显示:蛇蜥亚目、壁虎亚目、蚓蜥亚目、石龙子亚目和鬣蜥亚目能够完全分开,蛇亚目和蜥蜴亚目在有鳞目中为姐妹支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41°26'N,106°58'E,) 荒漠,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为蜥蜴群落的优势种,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无斑沙蜥(P.immaculatus)为伴生种.3种蜥蜴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大于0.7.变色沙蜥具最大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9.72)却具最小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2.99),而密点麻蜥却相反(1.02和5.58),这2种蜥蜴的空间和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54和0.60,这两项指标在2种沙蜥之间分别为0.75和0.51.无斑沙蜥与密点麻蜥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0.11),但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却最大(0.92).  相似文献   

3.
人工灌丛生境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生态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柠条灌丛生境,丽斑麻蜥(Eremiasargus)主要栖息于灌丛之中,而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则主要栖息于灌丛之间的空地.二者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低,而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维重叠指数较高.以Nelson相似性系数衡量两种蜥蜴对资源的相互竞争能力,在空间生态位,草原沙蜥的竞争力大于丽斑麻蜥,而在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一维则相反.以各种因素衡量,丽斑麻蜥对灌从生境的适应能力强于草原沙蜥.  相似文献   

4.
蜡皮蜥——你离灭绝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别名山马、沙鰌、坡马,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鬣蜥科,《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等级,目前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名录”中,但尚未列入省级保护动物。蜡皮蜥是一种古老而较大的蜥蜴类动物,体长15厘米左右,无鬣鳞,背腹略扁平,躯干和四肢背面灰褐色,雄性密布鲜明的橘黄色或橘红色镶黑圈的眼斑,体侧具有显著橘黄色或橘红色短横纹,雌性不明显;四肢强壮,爪发达;以昆虫为食,产纤维质膜卵。蜡皮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澳门、海南、广西的沿海沙地区域,国外分布于越南。在海南其典型的生活环境为沿海木麻…  相似文献   

5.
蜥蜴亚目5种动物视网膜结构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蜥蜴亚目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铜蜥(Lygosoma indicum)、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和耳疣壁虎(Gekko auriverrucosus)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经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昼行性的北草蜥、丽斑麻蜥和铜蜥的视网膜结构相似,而夜行性或晨昏性活动的两种壁虎视网膜结构相似,显示了蜥蜴亚目视网膜结构和机能与各自的生活习性的一致性。其中,北草蜥视盘的基部有栉膜伸入玻璃体。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爬行纲、蜥蜴亚目、鬣蜥科、攀蜥属一新种,命名为巴塘攀蜥(Japalura batangensis)。新种与草绿攀蜥(Japalura flaviceps Barbour and Dunn)相似,但又与后者有显著差别;颈侧褶下具有发达的小腔,体背具7-9条连续或不连续横纹,雄性体背两侧各有一条灰白色纵纹,体侧大棱鳞多为白色。  相似文献   

7.
以草原沙蜥和避役的骨骼解剖为素材,证明它们是较原始的蜥蜴,两者共同的原始性为:颞窝宽大,顶骨呈板状,牙齿三尖,下颌板骨前端参加下颌联合,环椎的间椎体同神经弧松散结合,荐椎无分化,尾椎脉弧呈Y型,腕骨超过9枚。各自的原始性状:草原沙蜥为顶骨孔发达,上颞骨存在,腭部骨片未退缩,而且排列位置未变。避役为上颞弧由后眶鳞骨构成。归纳喙头蜥、(?)鳞蜥、草原沙蜥和避役的骨骼结构,为原始蜥蜴特征提供新的证据。同时分析了游舌部蜥蜴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8.
辽西冀北晚中生代的化石蜥蜴类(爬行纲:有鳞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蜥矢部部龙趾大具有辽西冀北晚中生代已记录的蜥蜴类化石共4属5种,及2个未命名属种。这些化石自下而上可划分4蜴类化石带:中侏罗世杨氏矢部龙带(Yabeinosaurus youngi Zone)、早白垩世早期长趾大凌河蜥-细小龙组合带(Dalinghosaurus longidigitus-Yabeinosaurus tenuis Assemblage Zone)、早白垩世早期细小矢带(Yabeinosaurus tenuis Zone)及早白垩世晚期炭德氏蜥带(Teilhardosaurus canbonarius Zone)凌河蜥-细小矢部龙组合带中的蜥蜴类属种最为丰富且分布较广,为研究早期蜥蜴类的地理地史分重要价值。布长等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某电视台的动物节目介绍了一种被称之为“鳄蜥”的新西兰特有爬行动物,这既不确切,也不妥当。尽管这一动物与蜥蜴目及鳄目动物同属爬行纲,却是喙头目(亦称喙头蜥目)的楔齿蜥(Sphenodon puncta-tum),十分珍贵;而鳄蜥属于蜥蜴目、鳄蜥科,仅存在中国广西大瑶山。将楔齿蜥称作“鳄蜥”,岂不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沙蜥属的分类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蜥属Phrynocephalus是Kaup于1825年建立的新属,属模为Phrynocephalusguttatus(Gmelin)本属系鬣蜥科AGAMIDAE中的古北界类群,也是蜥蜴目较为原始的类型。关于沙蜥的研究,Boulenger(1885),Bedriaga(1907-1909),Nikolskii(1915)等曾有过比较详细的叙述,特别是Bedriaga在《普热瓦尔斯基中亚旅行的科学成果》一书内所整理的沙蜥检索表曾被认为是较为重要的专著,记载的沙蜥达37种。但是,由于沙蜥  相似文献   

11.
贵州之有爬行动物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之《普安州志》,记有蛇数种,归之于鳞类,其次为嘉靖十五年(1536)的《思南府志》,仅有鳌一种,归入介属,与蟹、蚌并列。稍后,在《贵州通志》(1555)中则有龟、蛇、蜥蜴的名称,归于虫属。康熙三十七年(1698),田雯撰《黔书》两卷,指出贵州有脆蛇,不仅有正确描述,并且还说明它的药用价值:脆蛇“长尺许,围如钱,背黑腹白,暗鳞斑斑,可翫也,生黔地,伏草泽间,出入往来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径,则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少缓则自碎,故名脆,暴之使干,已风去厉”。此脆蛇即今之脆蛇蜥。乾隆六年  相似文献   

12.
河西三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补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的两栖爬行动物多分布在东南部,只有蜥蜴类则以西北部分布的种类较多。有关甘肃蝎蜥类的资料虽然曾见于Bedriaga(1907—1909),Nikolskii(1915),Pope(1935),四川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1977)。赵肯堂(1981)等的著作中,但总的来说,过去已有的调查地点偏少,资料积累不够丰富,特别是生态资料贫乏。解放以来甘肃各兄弟院校也只是多在本省东南部进行动物资源调查,因此保存蜴蜥类标本的种数都较少。我们为配合《甘肃脊椎动物志》的编写工作,特组织了这次以蜥蜴类为主的河西三地区两栖爬行动  相似文献   

13.
石龙子的猎物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自然条件下的春季食性,实验研究石龙子的猎物选择及其捕食量摄入率。结果表明,石龙子在晚春的主要猎物组成为腹足纲螺类及鞘翅目昆虫,大小在11-20mm的猎物出现频次最高。石龙子在6种实验猎物中更偏爱捕食鞘鞘翅目成虫及鳞翅目成虫,对猎物种类存在选择性;而且,石龙子在同一种类不同大小的猎物间更多地捕食体长在11-20mm的个体,对猎物的大小同样存在选择性,通过进一步测量石龙子捕食不同猎物种类及不同大小猎物的摄食时间来分析捕食能量摄入率,获知石龙子有选择地捕食猎物种类及猎物大小有利于提高捕食能量摄入率,符合最佳摄食理论。  相似文献   

14.
青海沙蜥和密点麻蜥生存环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分布于青海高原的青海沙蜥(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Stauch) 和密点麻蜥( Eremias multiocellate Guenther) 的生存环境,总结了这两种蜥蜴的生存与所栖息地植被、土质、海拔有密切关系,对生存环境有严格的选择性和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苏省野生动物案件中两栖爬行动物的特点,了解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走向,为预防非法猎捕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提供的2017—2019年江苏省涉两栖爬行动物案件基本数据,对近3年两栖爬行动物的案件类型、案件数量、涉案时间和涉案地域,涉案物种种类、数量、保护等级、涉案物种间的关联性等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近3年江苏省两栖爬行动物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龟鳖目的案件数量和涉案物种数量年增长率最高。②涉案两栖爬行动物中,76.0%的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③66.0%的案件中涉案动物不止1种。同属一目的动物出现在同一案件中的关联性最大。有尾目与蛇亚目、蜥蜴亚目与龟鳖目、蜥蜴亚目与鳄形目、无尾目与蜥蜴亚目动物间均具有正关联性,其关联性依次降低。④根据送检单位行政区划,江苏省两栖爬行动物案件分布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分布地域覆盖全省。其中,南京、盐城、徐州是案件数量最多的城市,累计占全省案件总数的51.3%。无尾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盐城;鳄形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南京;龟鳖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南京和无锡;蛇亚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徐州和南京;蜥蜴亚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南京和常州。龟鳖目和蜥蜴亚目动物常出现在宠物市场;蛇亚目动物常出现在宠物市场和餐饮市场;无尾目动物常出现在餐饮市场。⑤根据案发时间分布,江苏省两栖爬行动物案件的高发期在5—9月。其中无尾目动物的案件量在8月最高;龟鳖目动物的案件量在9月最高,蛇亚目动物的案件量在6月最高;有尾目、蜥蜴亚目以及鳄形目动物的案发时间相对较为分散。【结论】①两栖与爬行动物案件数量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涉案的动物类群呈多样性。②根据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去向,应对宠物市场、餐饮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③根据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涉案动物类型和不同类型动物案件的高发期,建议对该地区敏感时期的常涉案物种进行重点保护。此外,应加强野生动物的进出口管理预评估对外来物种的潜在危险,完善外来物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闽北地区系指福建西北部,包括浦城、崇安、光泽、邵武、松溪、政和、建阳、建瓯、顺昌、南平、泰宁、建宁、将乐等县,为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地区。多年来,我们在这个地区采集到爬行动物,计有82种。其中龟鳖目3种,蜥蜴目16种,蛇目63种,占全省爬行动物种类总数(115种)的71.3 %。本文就该地区的爬行动物区系作初步分折如下。属于华南区种类有18种:即丽棘蜥、壁虎、纵斑蜥虎、光蜥、股鳞堰蜒、南草蜥、蟒  相似文献   

17.
翼龙在晚三叠世末期出现,是地球历史上最早获得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神奇的翼膜和独特的骨骼构造使它们稳坐空中霸主的交椅.翼龙家族成员各具特色,每一次化石发掘和研究都让人充满期待与惊喜.那么,最近翼龙家族又有哪些新鲜事呢? 翼龙类(Pterosaurs),其学名来自希腊文,意为“有翼的蜥蜴”,即会飞的爬行动物.所谓爬行动物,简单地说就是在陆地上产蛋(羊膜卯)的动物(少数为卯胎生),身上披有鳞片或甲板,在地上爬行或者水中游泳,蛇、蜥蜴及鳄等都是常见的现生爬行动物.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当时爬行动物非常繁盛,辐射演化异常剧烈,不同类型的爬行动物占据不同的生态空间,无论在陆地上、水体中,还是空中,都有它们活动的身影.陆地上主要以形形色色的恐龙为主,河流湖泊中以龟鳖类和鳄类为主,海洋中主要以鱼龙、蛇颈龙及沧龙为主.辽阔的空中则由翼龙掌握着制空权,堪称当时的空中霸主.  相似文献   

18.
蛇年谈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大自然》杂志的罗娅萍编辑邀我写稿,在蛇年谈谈关于蛇的故事。考虑到目前我国部分人吃蛇成风,导致蛇类大量被捕杀,严重影响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当前的和长远的危害,因而撰写此文。希望人们增加对蛇的了解,不吃蛇,保护蛇。蛇的来龙去脉爬行动物中蜥蜴类和蛇类各约有3000种。一般认为蛇类是白垩纪早期某类蜥蜴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生活、身体变细长、四肢退化消失而形成的,因而是高度特化的蜥蜴类,也是爬行  相似文献   

19.
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静止代谢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1990年4-5月对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静止代谢率的研究,两种蜥蜴的静止代谢率均与环境温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89;与体重呈负指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63,驯化试验表明在禁食条件下两种蜥蜴的体重减轻率也与环境温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1。  相似文献   

20.
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主要储能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爬行动动物育肥和禁食个体的腹脂肪体能值、肝脏能值、尾能值及去尾躯干能值的组间差异显著;北草蜥腹脂肪体、肝脏和尾的能量动用活跃,是该种动物主要的储能部位;中国石龙子腹脂肪体、肝脏、尾和去尾躯干是该种动物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动物主要储能部位无明显差异,育肥可使动物各储能部位迅速储存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