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试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融入国际社会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各种利益主体的需求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内容.持续运用并发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模式,使其在国际社会中仍能凸现其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从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作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认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可持续发展,基点在于,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优化内部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力量;3)做好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工作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可持续发展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旨在辩证的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1)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可持续发展;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包括: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能力和竞技潜力的可持续发展;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1)明确我国目前竞技体育体制的管理主体,对症下药,责权明确;2)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竞技体育发展问题,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合理、健康的开发竞技体育资源;3)辩证的看待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市场化以及体教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构建和完善"教体合一"、"体教结合"和"多元化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学校"多级化"竞赛等方式,有利于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面和规模,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才率.只有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才能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登上金牌榜首位,奖牌数也达到新高。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发表了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讲话,提出北京奥运会后我国还将长期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作为中国竞技体育重要成功经验之一的"举国体制"再次成为中外媒体热议的焦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体教结合"能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的优势,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体教结合"的内涵、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时期下,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的运动员是高文化、高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管理的现状,同时从江苏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以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全方位地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并为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中实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为体育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湘浓  任洁 《科技资讯》2011,(14):213-213,215
近年来,吉林省的竞技体育取得重大突破。继北京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之后,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又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省在竞技体育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本研究将理论、政策和吉林省实际紧密结合,研究方法上运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将结构性静态分析和功能性动态研究紧密结合,在准确的把握吉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对吉林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根据“资源配置--运行--效益”模式,科学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利于竞技体育的良性运行,有利于奥运战略的完成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盖丽静  乔凌华 《科技信息》2012,(16):276-276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把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整个现代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增强环境支撑能力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竞技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等方面。我国竞技体育50余年的发展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后,这些问题不解决,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会出现危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0.
丁忠满 《科技信息》2008,(9):232-23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结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结构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以社会转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省内各省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的问卷调查,对影响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通过个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专家调查法获取研究资料,采用逻辑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内蒙古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内蒙古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内蒙古竞技体育的近期与长期发展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内蒙古竞技体育应通过宏观调控,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走依托社会办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新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因素,完善以学校为中心的三级训练网络,不断改进该系统发展条件、克服限制因素,寻求新疆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对于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实现新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利伟 《科技信息》2011,(12):24-24,2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认为当前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教练员因素、运动员学习和训练因素、管理因素、后备人才选拔和培训因素等。针对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我省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体育保险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对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发展现状、供求矛盾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中国竞技体育保险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主体人性化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自身的"人性化"和对待竞技体育主体"人性化"两个方面.通过竞技体育主体人性化的内涵、外延、意义来展开,指出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源,探索竞技体育主体"人性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菲菲 《科技信息》2011,(10):397-397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必要性和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存的不足,对如何使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目标、模式及其特征、评价标准、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体育代表队在仁川亚运会的表现入手,结合张文秀的兴奋剂事件、林丹的"嘲讽"事件等分析我国竞技体育职业道德风险,进而从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经济伦理诸方面来系统分析我国竞技体育道德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通过强化制度创新、重视竞技体育伦理道德教育等来规避竞技体育职业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顺应国家战略,有利于赋能城市发展,融入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综合分析中国竞技体育现况及对比各省水平差异性,首先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空间耦合协调法对中国2019年4个地区31个省份的竞技体育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处理,计算得出各省的评分及排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东、中、西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呈现出从西到东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中国竞技体育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晓霞  朱杰 《甘肃科技》2005,21(10):133-134
科学化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己具备了较为完善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进一步理顺科学化发展的脉络,明晰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总体认识和把握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趋势,最终完成竞技体育科学化体系的建构,将是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超越、不断完善过程中必须面对并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