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泳姿     
湘泓 《青年科学》2008,(6):18-19
动物不仅起源于水中,而且能在水中生活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多。不仅绝大多数水生动物是"泳坛高手",有很多陆生动物也能在水里游泳,例如爬行动物中的蛇,鸟类中的翠鸟,哺乳动物中的鼠等。游泳也是人类凭借肢体运动在水中行进的技能,在奥运会上,游泳的比赛项目有自由泳、蝶泳、仰泳、蛙泳和混合泳等,很多姿势都是由模仿动物而来。而动物游泳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以及其他生物间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部门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仿生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学科的发展。本期为读者遴选、介绍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期刊中与动物行为学相关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以及其他生物间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部门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仿生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学科的发展。本期为读者遴选、介绍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期刊中与动物行为学相关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茂密生长的绿色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以及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人类的祖先也在绿色森林中生活,因而,森林被喻为人类进化的摇篮是恰如其分的.森林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无论土壤中、地面上,还是林下灌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定义了动物知识、动物文化等概念。又通过分析当某种生态位因素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动物种群的反应过程,指出动物文化、动物行为.动物躯体因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多条正反馈促进环路,因此动物文化-动物行为-动物躯体因素的同步进化是可能的。文中据此提出了有脑动物的同步进化(CBASE)假说及多态进化观。与达尔文式进化相比较,CBASE是一种在效率上要高得多的定向进化,它很可能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创立了动物行为学.本文是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动物行为中的信息流、动物行为中的信息反馈控制以及动物行为机制等进行探讨,试图用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动物行为的过程与机制,以加深对动物行为的理解,把动物学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说来有趣,“君臣尊卑”在动物世界中也存在,而且在某些种类的动物中还很普遍。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小组对非洲卢旺达和扎伊尔两地大猩猩考察时发现:已当首领的雄性大猩猩,都是凭借远在青少  相似文献   

14.
神经系统在调节动物生理功能、控制动物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涡虫因其独特的再生特性,已被用作研究神经再生机制的模式生物。基于三种涡虫神经再生相关文献,着重对涡虫神经再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分布、作用机制及重要信号通路等内容进行综述,探讨涡虫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为研究高等动物如人类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相关疾病的治疗等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
薛志洪 《大自然》2015,(2):24-25
潮虫俗称鼠妇、木虱、土鳖或西瓜虫等,是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在我国南方喀斯特洞穴中,潮虫也较为常见,既有陆生种类,也有十分珍稀的水生种类。潮虫俗称鼠妇、木虱、土鳖或西瓜虫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是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目前全球已知约3700种,而我国已记录的尚不足100种。潮虫喜欢在潮湿阴暗处生活,受到惊扰时会加速逃跑,某些种类  相似文献   

16.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除6条腿的昆虫外,蛛形纲(Arachnida)8条腿的蛛形类动物就争雄不让了。蛛形类寂然无声地匿居在我们周围,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并不危及人畜健康,只是在受扰时迎击,而危害人畜。因此虽然某些种类被列入卫生害虫之类,实际上有许多蛛形类不仅无害,常属有益类群。迄今所知蛛形类有5万余种,此类动物包括蜘蛛、蝎、蜱、螨等类群、它们以一对螯肢四对足、全  相似文献   

17.
孙少武 《大自然》2009,(2):40-45
人们普遍认为动物行为主要包括繁殖、觅食、防御、社群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拍摄动物行为是生态摄影中比较难掌握的技能。要拍摄动物行为这类图片,首先必须对拍摄对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拍摄水下的动物行为,比陆地上更难以捕捉,因此对拍摄技巧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每次下水的时间和潜点定位等等,  相似文献   

18.
苔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小类群,为典型的固着型动物,目前已报道约4000种,我国有199种.苔藓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污损生物的主要组成,我国渤海海域分布有15种.淡水苔虫的种类很少,只有几十种,我国已记录11种,分布在北京、杭州、沈...  相似文献   

19.
远古的冲突和协调人类在200-300万年漫长的进化岁月中,大约有90%的时间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属于原始社会。经考古学家研究,当时人类猎获动植物时,除了因为图腾崇拜,禁止杀戮某些特殊种类外,很少考虑保护资源。大规模围猎或用火烧林丛,迫使动物落入陷阱的方法,往往造成大批动物死亡。可以认为这是人类与生物界的冲突。但这个时期的一些大型动物,如猛犸象、披毛犀、大角鹿等的绝灭,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据对一些古人类遗址动物遗骨堆的研究,发现当时的猎杀活动大多是季节性尾随和有选择性的,如人们较多地猎杀公鹿,大概是因为鹿角可用以制…  相似文献   

20.
对近30 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周边森林、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长白山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急剧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土地利用率较10 a前增加了10倍,在保护区内消失的动物种类有9种,包括犬科动物(Canidae)、东北虎(Panthera tigrislongipilis)、远东豹(Panthera pardus)、黑鹳(Ciconia nigra)、金雕(Aquila chrysaetos)、青羊(Naemorhedus goral)和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处于濒危的种类有19种,包括棕熊(Ursw arctos)、黑熊(Setenarctos thibetanus)、水獭(Lutra lutra)、马鹿(Ceruus elaphus)等.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的土地过度利用、林产品采集和人口急剧增加是导致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动物食物链断裂、动物多样性趋于减少的主要因素.在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