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伊犁地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常年受西风控制的新疆伊犁地区厚约20 m的黄土剖面中记录有丰富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信息.剖面粒度分析表明,与极地和北大西洋地区类似,末次冰期该区气候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与寒冷的Heinrich事件相对应,伊犁地区黄土沉积中小于10μm颗粒含量减少,表明西风风力增强;而相对温暖的间冰阶,小于10 μm颗粒含量增加,标志着西风风力减弱.由此可见,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可能具有全球意义.  相似文献   

2.
硅藻贡献了海洋40%的初级生产力, 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全球碳固定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大洋硅藻席沉积是硅藻大规模“勃发”的产物, 通过对东菲律宾海136°~140°E, 15°~21°N区域内藻席的分析鉴定发现, 出现于这一低纬西太平洋的硅藻席的成席藻类为Ethmodiscus rex (Wallich) Hendey; 同时, 大量的AMS14C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富含硅藻席的沉积物形成于16000 ~ 28600 a BP (14C年龄)期间, 即硅藻“勃发”发生于末次冰期, 而其他层位并未发现藻席沉积. 初步分析表明, 末次冰期由于南极中层水(AAIW)北扩, 将富含硅酸盐的海水带入了研究区, 即南大洋的“硅溢漏”作用, 使该区域硅藻得以勃发; 同时, 末次冰期铁输入的增加, 也可能促进了该区硅藻的勃发.  相似文献   

3.
末次冰期以来陆架环境演化及沉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次冰期以来陆架环境演化及沉积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蕴珊近年来,使用新的海上探测手段所获得的资料表明,只有将陆架上的沉积作用与陆架的环境演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才有可能揭示出沉积作用时空变化的机制。我们把晚更新世末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南沙海区末次冰期以来黑碳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位于南沙海区的17962柱状样提供了约 30 ka以来的沉积记录.从中提取的反映火灾历史的黑碳数据揭示出在冰期,特别是在 18 kaBP前后的盛冰期,黑碳含量和堆积速率波动较大,而全新世则相对稳定得多.黑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从冰期到全新世,其燃烧的前身物主要是以C4植物为主的草本植物.南海南部周围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的亚高山、高山植被带是可能的黑碳来源区.冰期与全新世该地区垂直植被带的变化导致了黑碳沉积特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楔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保田 《科学通报》1992,37(17):1599-1599
青藏高原第四纪期间受冰期气候的影响,多年冻土下限强烈下降,广大地区笼罩于冰缘环境之下,发育了大量的古冰缘遗迹.在众多的古冰缘现象中,冰楔假型(Ice-wedge casts)因其重要的古环境重建意义而倍受注意.70年代末,郭东信和张维信等根据~(14)C测年资料,指出青藏高原存在23500±1200a B.P.以前的末次冰期冰楔.80年代中期,徐叔鹰等在青海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大青山水磨沟发现晚第四纪冰川堆积物.冰碛物主要为红褐色泥砾混杂堆积,不发育层理,杂基支撑,泥砂质成分约占60%,砾石占40%.砾石磨圆好,表面发育铁质膜及不同方向擦痕.大于50%的砾石发生了蠕动剪切变形,形成各种张扭剪切破裂.分析认为,松散堆积物中大量砾石具有这种变形破裂,很可能是冰川蠕动变形的结果.上覆沉积物的~(14)C测年结果限定这套冰碛物形成于1.3万年之前.因此,这应该是华北北部41°N附近的中低山区发现的可靠的末次冰期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7.
末次冰期以来钱塘江河口湾充填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甲  李从先 《科学通报》1997,42(16):1741-1744
更新世末(约20000a)以来,中国东部的海面经历了急剧下降-快速上升-最大海侵-高位小幅振荡的变化。钱塘江河口湾地区产生了下切河谷形成-古河谷楔形体充填-海泛沉积- 河口湾充填的沉积旋回。其沉积量十分庞大,仅沙坎沉积估计就有425×10~8m~3。1 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的沉积量计算  相似文献   

8.
末次冰期晚期黄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不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黄土高原长武,洛川和渭南3个典型黄土剖面蜗牛化石的研究,探讨末次冰期晚期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末次盛冰期以来菲律宾南部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菲律宾南部深海钻孔MD06-3075 上半部分的孢粉分析,结合氧同位素记录, 得知冰盛期时由于温度的下降, 该区热带高山雨林向低海拔地区下移, 在深海沉积中记录到了这一类型花粉的增加; 而到全新世时植被类型以热带低地雨林为主, 并且红树林广泛发育. 红树林和高山雨林的变化, 分别指示了海平面的上升和温度的增加, 而其他的草本、蕨类等变化则显示冰盛期时湿度比现在要略干. 在全新世中后期红树林明显退缩表明全新世时期气候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影响红树林发育的河流径流量有所下降, 同时喜湿且主要依靠河流搬运的蕨类孢子减少, 也说明河流径流量下降. 这些变化可能是受东亚季风强弱变化控制的结果, 也可能和ENSO 的变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汪品先 《科学通报》1995,40(1):51-51
边缘海在冰期旋回的环境变迁中,可以产生“放大效应”.如南海北部的冬季表层水温,间冰期可比冰期高6~9℃,远远超出太平洋同纬度区的温差.我们曾经推测:南海这种“放大效应”,应与冰期时表层环流的根本改组有关,但这种推测有待论证.数值模拟就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模拟和诊断初探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于革  陈星  刘健  王苏民 《科学通报》2000,45(20):2153-2159
采用“国际球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对21kbBP的边界的共同设置,包括地球轨道控制下太阳辐射变化、北半球第四纪冰盖、海洋表面温度(SST)和大气CO2浓度,并尝试采用东亚地区21ka海陆界面和植被状况进行古气候模拟,报道所运行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对21ka的模拟结果,与地质资料的对比表明,该气候模拟与东亚气侯空间格局基本一致,植被敏感性试验反映21ka植被改变对地面温度和降水均有较大作用,特别是青藏高  相似文献   

12.
末次盛冰期中国湖泊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于革  薛滨  王苏民  刘健 《科学通报》2000,45(3):250-255
根据中国古湖泊数据库提供的湖泊水量空间信息和系统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在末次盛冰期(LGM)时期存在着湖面比现代高、面积比现代大、水质体比现代淡化的湖泊,这与中国中、东部 的低湖面或干枯湖盆有着巨大的反差,这些高湖面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的高湖面连成一带,但南与印度中南部的低湖面,北与中西伯利亚若干个低湖面皆形成反差,根据国际古气候模型对LGM时期模拟,我国西部地区有效降水有所增加,变化幅度70 ̄95  相似文献   

13.
末次冰期南海表层环流的数值模拟及其验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末次冰期冰楔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鹏飞 《科学通报》1996,41(2):160-163
  相似文献   

15.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末次冰期冰楔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古冰缘现象研究中,冰楔假形(ice-wedge casts)因具有定量的古环境意义而倍受人们注意.自1957年裴文中在哈尔滨首次发现晚更新世古冰缘现象以来,在我国中纬度地带的华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以及西北地区发现了许多寒冷气候作用的冰楔假形证据.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在地处我国东西部过渡地区的腾格里沙漠发育冰楔假形的报道.近两年,我们在贺兰山地区考察时,发现了末次冰期发育的冰楔假形(图1),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6.
陇西黄土高原末次冰期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发虎  饶志国  张家武  金明  马剑英 《科学通报》2006,51(11):1310-1317
利用陇西黄土高原西南部高分辨率(100年间隔)的塬堡黄土剖面, 讨论了末次冰期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因素. 结果发现, 该区域末次冰期以来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于−22.6‰ ~ −27.5‰之间. 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不同, 研究区末次间冰段有机碳显著偏负于早晚末次冰期, 偏负达4‰. 末次冰期有机碳同位素指示了纯C3植物对温度、降水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耦合响应. 从末次冰期间冰段到盛冰期, 降温和大气CO2浓度减少导致有机碳同位素偏正1.5‰ ~ 2.0‰, 塬堡剖面末次冰期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主要记录了季风降水的大幅度变化, 可以用来重建古降水, 估算出间冰段降水比盛冰期偏多250~310 mm, 比早末次冰期高出100 mm.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 塬堡黄土剖面末次冰期有机碳同位素的波动可能记录了千年尺度季风降水的快速变化. 同时, 黄土高原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相当复杂, 不能简单将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归结成C3/C4丰度变化而用来指示夏季风强弱.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国内实验室基因操纵技术的进展,美国政府正在对包括基础研究基金在内的这些实验追加投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些项目中——农业,医药,环境或能源——哪一项应获得最佳公共基金的财政投资?在确定研究投资时,会碰到一个不可避免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对一项预定的研究怎样选择让这项从先或那项暂缓?该不该对所设计的有关人类生活的重点项目,例如抗癌性,城市环境保护,保护美国节能问题或使数以千百计的人们免除饥饿给予优先?国内分子生物学家正在利用遗传工程——一项尚不足七年的技术——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最近农业研究所使用的技术表明农业上应用的公共投资希望最可靠。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末次冰期以来, 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变化是否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季风产生影响以及高原季风本身的变化规律是仍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22 m厚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合作盆地黄土-古土壤剖面高分辨率的粒度记录表明, 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冬季风存在明显的可与北半球高纬地区相对比的千年尺度变化, 但对冷事件(Heinrich事件)的响应明显强于对暖事件(Dansgarrd-Oeschger事件)的响应, 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对青藏高原冬季风和高空西风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万年尺度上, 高原冬季风存在两个明显不同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记录的变化, 一是在36 kaBP附近(H4事件)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增强; 二是在43~36 kaBP期间, 高原冬季风显著减弱, 可能指示了高原冬季风在万年尺度上除了受到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系统影响外, 还受到其他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科学通报》1998,43(17):1873-1877
在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转换时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一次气候回返事件,这次事件与Younger dryas事件呈“镜象”式对应关系,是全球气候系统从间冰期向冰期转换过程中的暖性反弹。在北京斋堂黄土记录中,这一回返事件有突出表现,且对应于一条弱发育的古土壤条带,因而具有古气候学和地层学的双重意义,表明这一事件的发生与冬夏季风变化和大气粉尘、水消气 波动有成因上的关联,对于这一事件的深入研究,将为揭示Y  相似文献   

20.
薛祥煦  周卫建  周杰 《科学通报》1999,44(22):2444-2448
在陕西关中西安与咸阳地区间的河流阶地沉积剖面中采集到一批古菱齿象-披毛犀化石,在研究化石标本的基础上,作了^14C年代测定及孢粉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区末次冰期极盛期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大约在距今20ka时,气候温凉偏湿,适于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稍后气候明显变干,变冷,许多动物难于适应而大量死亡。事实说明,末次冰期极盛期似乎存在气候环境的冷干、凉湿颤动。其间的凉湿阶段似反映了北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