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封于冰层和永久冻土之下长达数世纪的长期蛰伏的细菌和病毒开始复苏。纵观历史,人类与细菌和病毒一直并存。从瘟疫到天花,为了抵御它们,我们一直在进化,而它们也相应地演化出感染我们的新方法。自从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我们拥有抗生素已有近100年的时间。作为回应,细菌也不断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这场战役永无止境:因为我们与病原体共同生存的时间太长,有时会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最近发布了对随航天飞机在太空生活13.5天的实验鼠的研究结果。这一接近两周的时间,相当于实验鼠一生中的1~2年。科学家发现,这些实验鼠的肝脏脂肪堆积速度比在地球上快得多,它们甚至已出现肝硬化征兆。在地球上,哪怕吃不健康饮食,实验鼠也要花数月到数年才会出现肝硬化。科学家警告说,对于载人深空旅行  相似文献   

3.
<正>之前看到的一则关于“超级蚊子”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有国外的传染病研究团队通过对登革热多发的越南和柬埔寨两国的蚊子开展的研究发现,当地蚊子已出现变异情况,使其对常见的杀虫剂产生免疫。查阅了相关报道还发现,当地一种传播登革热、黄疸病和寨卡病毒的蚊子出现变异的比例竟高达78%,能对合成除虫菊酯这种常见杀虫剂成分产生免疫。另外一则报道则指出,有两类蚊子的雌性个体在接触到非致命剂量的杀虫剂后,会自觉规避喷洒过杀虫剂的地方。这些报道反映出一个严重的事实,那就是在自然选择之后,蚊子似乎在逐渐习得对抗人类杀虫剂的本领,这就意味着会给传染病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最近公布了一组非同寻常的照片,它们显示出动物的"超级"本领。图为其中最强的两项本领。哪怕倒立在一个光滑平面上,亚洲织工蚁也能搬动超过其体重100倍的东西,这得益于它们那有黏性的脚。  相似文献   

5.
正蜂巢小甲虫是一种常见的蜜蜂寄生虫,严重影响养蜂业。蜂巢小甲虫在非洲的危害程度较低,因为非洲蜜蜂十分凶猛,但它们对欧洲蜜蜂会造成巨大危害。蜂巢小甲虫的成虫和幼虫会吞吃欧洲蜜蜂的蜂蜜、花粉和幼虫,还会在蜂巢内传播疾病。虽然某些杀虫剂能杀死蜂巢小甲虫,但也会杀死蜜蜂。  相似文献   

6.
天气越来越热,蚊蝇虱螨等害虫越来越猖獗,杀虫剂广告也越来越多。只要认真看看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杀虫剂广告,你会发现它们同出一辙地使用“对人畜安全无毒副作用”之类词语,有的还在产品标签、说明书和产品介绍上广泛使用,导致近年人们使用杀虫剂,因忽视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人畜急性中毒事故越来越多。 这些杀虫剂真的对人畜无毒吗?非也?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对人畜无毒的杀虫剂。逢药三分毒,何况是专门杀虫的药剂。杀虫剂对  相似文献   

7.
唯一亲密的动物地球上所有的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对动物友善,喜欢它们,能为它们付出一切;另一类则漠不关心,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家中养动物——它们能带来什么好处?何况猫、狗一般在乡下它们才"有事可干"。当然,狗守护不了房子,不能保护房主免遭偷盗和抢劫;城里的猫,不是每只都见过老鼠,哪怕只一次,但是猫和狗,以及其它的动物,住在房子里也是"有事可干"的。现代人需要它们,因为它们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在一次调查中向一些大孩子们(分别来自幸福家庭、精神病医院和感化院)提出了若干问题。问  相似文献   

8.
正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发现了一种名叫耐金属贪铜菌的细菌,它们能将自然界中分散的金子凝聚成金块。耐金属贪铜菌一般生活在富含重金属的土壤中,尤其喜欢铜。但这不表示重金属对它们无害,一旦铜的含量太高,因大量吸收铜,它们反而会被杀死。对它们来说,更加致命的是金形成的剧毒化合物。为了代谢掉这些有毒重金属,耐金属贪铜菌演化出了一套独有的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9.
徐星  赵祺 《科学通报》2016,(7):695-700
动物巨型化是一个重要的演化现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恐龙巨型化.恐龙的三大类群(植食性的蜥脚类和鸟臀类以及肉食性的兽脚类)都出现了巨型代表,其中蜥脚类演化出了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许多研究试图从环境和生物自身两个角度,回答恐龙为什么会演化出巨型体型和如何演化出巨型体型这两个问题.尽管恐龙巨型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原因之一在于现代动物当中没有能够类比的物种,环境背景资料也相对匮乏.未来的研究仍将会在环境和生物自身因素这两个方向进行探讨,解决方案将是采用整合方法,建立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
海盗  晓红 《科学之友》2013,(10):48-49
对人类而言,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是男性起到顶梁柱的作用,但是也有个别对家庭不负责的男人,把操持家庭的责任推给配偶,自己做甩手掌柜。这一点,还不如一些野生动物物。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经过科学家研究评选出的野生动物界最称职的父亲。红狐狸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在一对雄雌狐狸有了幼狐的头一个月,雌狐必须待在自己的窝里喂养幼狐和给它们取暖,因此食量增加。雄狐的工作是每隔4~6 h给雌狐提供一次食物,直到它可以离开幼狐走出巢穴,开始捕猎为止。对于幼狐来说,它们可以让父母抚养约90天,作为父母的雄雌狐狸要满足它们的需求。经过3个月的时间后,便对  相似文献   

11.
正自然界演化出了许多既奇特又美妙的基因交换途径。在此,科学家为你揭示最令人惊叹的性之奥秘。没有汉子的"女儿国"性行为会消耗诸多能量,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索性绕过它呢?好吧,有一类动物还真这么做了。蛭形轮虫是一种微小的生命体,它们经常被发现栖息于浴盆、池塘和水坑中。蛭形轮虫是一种会在阴湿环境中开始生命周期,并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当环境条件开始再次变得干燥时,它们  相似文献   

12.
高振强  高志萍 《科学通报》1997,42(3):320-323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死亡率很高.肺癌患者约有50%可以手术治疗,另外50%患者由于转移等原因不能手术而需化疗等治疗,此外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常需化疗,然而许多患者常化疗失败(无效或效果不佳),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化疗尤其不敏感.研究已经表明,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肿瘤产生耐药性,而耐药性的产生大部分由于多重耐药基因(MDR1)及其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增高,因此许多专家建议在化疗之前进行MDR1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因此克服肿瘤耐药性是肿瘤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反义技术是一种抑制基因表达的新技术,在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显示了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我们在体外用阿霉素诱导了一株肺腺癌细胞系的耐药株(GAOK),其MDR1基因表达增高.为了逆转GAOK细胞的耐药性,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将MDR1反义RNA导入耐药GAOK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宇宙中最大的星系之一似乎少了黑暗核心。天文学家正在宇宙失物招领处寻找他们认为应该存在的最大、最可怕的黑洞之一。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什么收获。星系就好比是灯火通明的一座座大城市,在它们的中心潜藏着一个饥肠辘辘、随时准备吞噬一切的恶魔,那就是质量相当于几百万甚至几十亿个太阳的超大黑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看法哪怕还算不上定律,至少也已经成了天文学界的某种共识。  相似文献   

14.
段艳芳 《自然杂志》2017,39(3):231-234
正每一个物种都拥有一套独一无二的遗传信息,哪怕是结构和功能最简单的生命体,想要在实验室里"创造"出来,也曾经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从未停止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近年来,以"通过创造来理解"为核心理念的合成生物学快速兴起,其中一个方向即通过大规模的工程化设  相似文献   

15.
李玲  顾长海 《科学》2000,(11):51-52,21
多细胞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一套复杂的免疫防御机制去抵抗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细胞免疫足机体防御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而病毒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也演化出若干反防御手段,力求在机体细胞内生存和繁殖。本文就病毒的种种反防御手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海水到底能不能喝,这要看对谁而言。人类和陆生动物哪怕终年生活在海边,也不能以海水解渴。如果航海人员不携带淡水,尽管面对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也只能"望洋兴叹",因渴而坐以待毙。两栖动物和淡水鱼类不但不能喝海水,而且海水环境成了它们的禁区。原因是人类和陆生、淡水生动物的渗透压与海水差距甚大,又缺乏对海水的淡化处理系统和调节功能,致使对喝海水  相似文献   

17.
你当然有过无数这样的体验 :当你对一件事或一个人不了解 ,不知底细和没有把握时 ,你从心底感到无所适从 ;当你对未来不能产生哪怕是稍稍明晰一点的计划和蓝图时 ,你的心灵也处于惶惶不安的担忧 ;当你年过半百 ,猛然间发现在年轻时立下的所有雄心壮志在今天还有许多没有完成 ,但你拼命想实现它们之时已感到自己廉颇老矣 ,体力、精力和能力早已不行 ,你会焦灼不安 ;当你面对一大堆限令你在一两天内必须完成的工作 ,如报表、设计、决算等 ,而你又感到难以完成时 ,你会急火攻心 ,嘴上烧起一个个大水泡。甚至当面临一大堆信息而无法穷尽和选择时…  相似文献   

18.
老鼠在干啥     
正右图中的这只老鼠正在非洲某国嗅闻地雷。科学家训练了27只这样的老鼠,让它们帮助清除内战留下的大量地雷。非洲巨囊鼠的体重为1.5千克,不足以引爆地雷,但它们却能轻松嗅探地雷。它们能探查微量梯恩梯,哪怕这些梯恩梯埋在地面下20厘米。训练一只这样的老鼠要花8000美元和9个月时间,但却很值得。每只老鼠每天能嗅探400平方米,是工程师采用探雷器探雷效率的15倍。一旦老鼠探测到少量梯恩梯,它就会把  相似文献   

19.
列奥纳多·斐波纳契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其惊世之作<算盘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兔子问题".其意思是说:假定你有雌雄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在它们生长到一个月后开始交配并在下个月产下一对兔子,那么此时应该是两对小兔.再过一个月时第一对兔子又产下一对,那么此时就成了三对.在第四个月时,第一对兔子继续产下一对小兔,而由它们产下的第一对兔子此时也会产下一对,所以在这个月共有五对小兔.  相似文献   

20.
正鲸类是哺乳动物中选择重新回到海洋生活的一支。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鲸类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演化出适合水下保暖的肥厚脂肪以及相对庞大的体型,而这却让它们成了人类眼中上佳的猎物。随着人类制造武器和舰船的技术不断提高,捕鲸者与鲸类之间的竞争不再"公平"。曾经是全球产业的商业捕鲸活动,造成了多种鲸类数量的锐减。这一段血腥的"人鲸之缘",被法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和中国的大连自然博物馆所珍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