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创造"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它使中国传统的实事求是实现了由学风到思想路线的提升,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转换,使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实现了新的飞跃,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推向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文化和指导思想上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转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结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生动力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纽带。这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学者们从二者的关系、结合必要性、存在异同、结合原则及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家传统文化现代化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与新征程,如何创建与中国梦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彰显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课题。鉴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于传统儒文化的客观需要,以及中国梦的儒文化意蕴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了以方法与德性的统一来会通马克思主义与儒文化的新理路,期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理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后不同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主导意识形态,是适合中国一定时期的社会需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有价值的理论体系。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从包括理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真正被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就必须解决与历史上曾经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包括理学在内的儒学的关系问题,重视发掘和批判继承理学文化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11.
康龙 《当代地方科技》2010,(6):140-140,15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未来走向和新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的交汇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根本途径。回顾历史,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时代是催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前提条件和客观历史因素;文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二者结合的文化规律因素;内容和理论品质的契合之处是二者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内在因素,中国马克恩主义者高度的理论自觉是二者结合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各具自身特色的个性命题,分别具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侧重点和实现路径;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它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奴性”思想是长期封建社会对中国人民实行愚民统治的结果,虽经多次“革命”洪流的洗礼,仍然在现代中国人身上若隐若现。进入新世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从“奴性”思想的由来着笔,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提出破除四个“万能论”,树立“独立思考,以真理为衡”的观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中实现新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认识论。它既是完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又是完全中国的,其共同的基本特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突出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长期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科学实践观、认识的辩证法、哲学的认识路线、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规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一脉相承并保留至今的古老文化。现代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向西方先进文化靠近。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现代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整合和重构这两个方面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文化界、思想界和学者界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有学者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有学者完全继承传统文化,而笔者认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客观分析,并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以佛教中国化为参照系,看其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