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为明晰化学成分变化对模铸保护渣物性的影响机制,采用Raman光谱对CaO-SiO2-Al2O3-Na2O-MgO系熔融模铸保护渣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解析.熔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熔渣中存在QSi0,QSi1,QSi2,QSi3,QSi4五种硅氧四面体结构和QAl2,QAl3,QAl4三种铝氧四面体结构,随着碱度升高和Al2O3质量分数减小,高聚合度四面体结构向低聚合度转变,熔渣非桥氧数增多,聚合程度降低.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黏度随Al2O3质量分数增大而升高,随碱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长8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将长8储层按区域分为5个体系,运用矿物岩石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压实、胶结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对压实率、胶结率、孔隙度变化与压实胶结作用的相关性进行定量计算。研究发现,压实作用具有早期快速埋深和埋藏时间长的特点;胶结作用发生于整个成岩过程,包括硅质和碳酸盐胶结。压实率统计表明,储层处于中等—强压实程度。压实作用造成的长81层各体系孔隙度损失:东北 > 西北 > 南部 > 西南 > 西部;长82层:西北 > 西部 > 西南 > 东北 > 南部。压实孔隙度损失平均大于19%。胶结率统计表明,储层为弱中等胶结,胶结孔隙度损失在11%~16%。胶结作用造成的长81层各体系孔隙度损失:西部 > 东北 > 西北 > 南部 > 西南,长82层:东北 > 南部 > 西部 > 西南 > 西北。压实作用对孔隙度造成的损失比胶结作用大,是鄂尔多斯长8储层物性的主要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设p1,…,pr为不同的奇素数,h,l,u,v都是正整数,δ∈{±1}以及x1=4hl+δ.证明了:当D=2p1…pr(1≤r≤4)时除2(4x12-3)(4x12-1)(2x12-1)=Du2或2(2x12-1)=Dv2外,不定方程x2-2l(22h-1l+δ)y2=1与y2-Dz2=4h均仅有平凡解(x,y,z)=(±(4hl+δ),±2h,0).  相似文献   

4.
设p1,…,pr是不同的奇素数,x1=2k+1,u,v均为正整数.该文证明了当D=2p1…pr(1≤r≤4)时,除开2(4x12-3)(4x12-1)(2x12-1)=Du2或2(2x12-1)=Dv2外,不定方程组x2-k(k+1)y2=1与y2-Dz2=4仅有平凡解(x,y,z)=(±(2k+1),±2,0).  相似文献   

5.
针对线性双曲最优控制问题,通过非标准的P02-P1混合有限元方法,利用椭圆投影、标准L2投影、标准L2-正交投影算子等理论,其中状态和对偶状态采用P02-P1混合有限元逼近,控制变量采用分片常数逼近,给出问题模型中所有变量的先验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6.
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WO42-插层的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WO42-),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改善水性涂料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DH-WO4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结构完整、尺寸均一的LDH-WO42-。使用盐雾试验和浸泡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LDH-WO42-的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性涂料中添加适量的LDH-WO42-可以有效提高水性涂层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当LDH-WO42-的添加浓度为3%(LDH-WO42-占水性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时,水性涂层的防护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山23段致密砂岩为例,在分析储层特征和气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二者的相关性,揭示强充注源内成藏致密储层气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山23段砂岩以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为主,山23段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为4%~8%,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为(0.1~0.5)×10-3μm2。子州地区山23段储层部分样品渗透率为(1~100)×10-3μm2,是典型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主要以Ⅱ类和Ⅲ类细喉道类型为主。子州气田山23段砂岩天然气充注强度高,含气饱和度主要分布在60%~80%。通过压力系统分析可知,气田由多个岩性圈闭构成,气层呈不连续分布状态,现今气藏类型以典型的低渗透岩性气藏为主。子州气田山2  相似文献   

8.
湘桂交界处南岭西段山地上广泛发育了夷平面,而对其地貌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该区地貌演化的认识.本文基于30 m的DEM数据,在ArcGIS 10.3中,通过均值变点法和最小误差分析法分别限定夷平面的高程和坡度,并结合面积指标,提取了该区的夷平面.结果显示,该区夷平面的坡度介于0~13°,海拔介于1 416~1 780 m,且主要分布在南山、鸡公山和越城岭上,面积分别为165.41、154.41和83.75 km2;夷平面主要切割印支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结合坡向分析显示,3座山脉的夷平面分布高程大体一致,且接近水平,这表明这些夷平面为一个区域性夷平面的残余面,且该区地形曾经历了漫长的侵蚀夷平阶段,其后期构造抬升以水平抬升为主;夷平面的广泛存在表明该区地形演化还处于地貌侵蚀循环的青壮年期,也是南山牧场形成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
结合阴离子光电子能谱(Negative Ion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NIPES)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广泛存在于大气气溶胶中的SO3和HSO3的电子结构、微溶剂化作用及其稳定化机制.首先,基于高分辨NIPES测得了上述两种阴离子SO3和HSO3的垂直电离能((3.31±0.02)和(3.91±0.02) eV)和绝热电离能((3.02±0.05)和(3.56±0.05) eV).进一步发现,结合核系综方法和Dyson轨道计算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验测得NIPES,而传统基于态密度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核振动效应、电离概率和电离过程中的轨道弛豫效应.此外,系统研究了HSO3·(H2O)n (n=0~5)体系的微溶剂化效应,结果发现,随着水分子数目的增加,络合体系的稳定性增强,其中静电作用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Mn并去除NH4+-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ρ(NH4+-N)、ρ(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 d时,出水中的CODMn、ρ(NH4+-N)、ρ(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且CODMn最先达标,生物除锰效果受到NH4+-N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O2--N的影响.净化的沿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净化启动的进行, CODMn的降低率和NH4+-N的去除率逐渐提高,稳定阶段CODMn、NH4+  相似文献   

11.
针对磨溪雷一1气藏中储层有效厚度薄、渗透性差、天然气含硫的问题,开展了精细气藏描述及井下管柱安全生产的相关研究。为确认磨溪雷一1气藏的储层有效厚度及储层物性,采用了测井资料与地震信息结合方法,形成了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精细气藏描述技术,精确划分层段、识别储层甜点,形成了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化储层改造技术、水平井开发结合井网优化技术等气藏高效开发技术。针对井下管柱腐蚀、堵塞严重的问题,对井下油管及玻璃钢油管进行寿命评价,采用了预防性更换油管,形成了修井延长井筒腐蚀气井开采期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藏实现持续25 a的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典范,目前实现累计生产天然气110×108 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绘制热力学相图, 针对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反应)和H2S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两个化学反应过程, 判别其发生的可能性、方向和物理化学条件, 求取不同温度下CaSO4 (或SO42−)被直接还原为H2S的离子浓度、pH和氧化还原条件; 指出在地质体系中, 当CaCO3处于沉淀–溶解的边界时, 少量酸性流体的加入就会使沉淀转为溶解, 而当Ca2+和CO32−浓度升高时, 又达到新的沉淀–溶解平衡。H2S对CaCO3的溶蚀在深度约为1000 m时达到最佳效果, 长期、多次的TSR反应才能产生充足的酸性流体(即H2S), 这是溶蚀改造碳酸盐岩储层达到明显效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紧迫性分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为例, 通过粒度反推法和景观连通性识别重要生态用地, 通过邻域分析法构建生态阻力面, 采用MCR模型构建北京生态安全格局,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建设用地扩张概率, 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保护紧迫性分级。结果表明, 北京市重要生态用地面积为 6488.53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山区, 小部分位于东南平原。一级生态用地面积为4482.48 km2,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 二级生态用地面积为1338.27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远郊山区、西南部近郊平原和东南部平原; 三级生态用地面积为669.77 km2, 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东南部平原。重要生态廊道长度为2410.47 km, 分布在远郊城镇以及城乡交界处。一级生态廊道长度为1477.63 km,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远郊山区; 二级生态廊道长度为390.91 km, 主要分布在远郊平原的生态用地附近; 三级生态廊道长度为 541.93 km, 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 呈环状包围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皖西大别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侵蚀强度与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的关系.基于信息熵模型评价地形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2010年土壤侵蚀总量为1844.30×10~4t,平均侵蚀模数为1415.05t/km~2·a.区域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52.95%和31.99%,侵蚀强度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加剧.(2)坡度和海拔主导着区域内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随着坡度和海拔增加,侵蚀强度不断加剧,强度侵蚀的面积比例增加,微度侵蚀的面积减少;在坡度15-25°区域、海拔200-500m区域的土壤侵蚀总量最大.坡向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较小,土壤侵蚀强度在东南坡向较其它坡向略强.(3)地形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强弱为:坡度海拔坡向.坡度是安徽省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形如P_(6k+5)~3∪P_n~3的非连通并图的优美性,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P_(6k+5)~3∪P_n~3的优美标号,并证明P_(6k+5)~3∪P_n~3是交错图.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图P6k+43∪Pn3的优美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形如P63k+4∪Pn3非连通并图的优美性,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P36k+4∪Pn3的优美标号,并证明P63k+4∪Pn3是交错图.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深层的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接替层系,以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观察和均一化温度测试,结合埋藏史和热史模拟,分析了研究区油气充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储层经历过1 期油气充注,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而北坡经历过3 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于沙三段沉积期、馆陶组沉积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期至今;南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油源来自于上覆的沙三下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北坡比南坡埋深更大,且有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的贡献;不同的地质背景、油气来源及生储配置关系,导致东营凹陷南、北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油气充注期次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形如P(6k+2)^3∪Pn^3非连通并图的优美性,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P(6k+2)^3∪Pn^3的优美标号,并证明P(6k+2)^3∪Pn^3是交错图。  相似文献   

19.
GIS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GIS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造原理和方法,用离散点移动拟合距离加权平衡插值方法生成了GIS数字高程模型(DEM),以DEM为基础,用离散点插值数值拟合方法构造了DTM的数学模型,用该模型从DEM中提取地面单元的平均高程、相对高程、高差、高程变形、坡度、坡向、地面粗糙度、坡面形态、谷脊特征线、沟谷密度、沟谷深度等各种地形结构线,由EDM产生了三维地形立体模型和各种地形剖面,以及地面幅照度的计算和地形阴阳坡的划分等,用该方法对晋西离石羊道沟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