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见《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八期)中,孙冶方同志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与恩格斯《反杜林论》一书中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作了比较。其观点之一认为:  相似文献   

2.
杨敏 《科技信息》2014,(11):78+72
教师的角色冲突这一概念自从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B.R.)于1962年发表《教师的角色:一种社会学分析》一书以后,逐渐成为国外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而在我国,直到1985年林秉贤教授著作《社会心理学》引用到了教师角色冲突这一概念,教师的角色冲突问题才越来越受我国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正式生效实施,同时,施行了近14年的《食品卫生法》被废止。在《食品卫生法》出台前,曾有人大代表认为,现在的保健食品既不是药品,也不算食品,建议取消"保健食品"这一概念。而最初提交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去掉了保健食品,引起了保健品行业集体震惊。  相似文献   

4.
陈蕾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14-118
在文体学界,"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享有广泛的影响。学者们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的。但任何概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有其历史渊源。关于这一概念的溯源问题,前人(如曹禧修等)有所涉及,可惜尚不深入。从布斯所给的"隐含作者"定义出发,从中西文论史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溯源,明确了这一概念在文体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页)也就是说,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有相应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然而,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似乎其中生产关系发展,相对于生产力发展,呈现一定的滞后关系,生产力并未同步决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是目前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词汇,具有创造、变异、变革等多重含义。熊彼特(J.A.Schumpeter)在其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把创新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随后又在其《经济周期》(1939年)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年)等著作中进一步完善了  相似文献   

7.
对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前提 ,目前在理论界有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和论证 ,提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关键性理论前提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 ,并认为这一理论问题的初步解决是邓小平同志在 196 2年《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所提出的以生产力作为衡量生产关系优劣标准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张高远 《科技信息》2007,(30):171-173
词汇论与转换论这一机械二分法在DN分析中证明行不通。乔姆斯基《论名词化》(1970)之所以遇到困难,是因为未采用"词汇化"这一概念,同时了忽视构词手段的不同能产性及词项的不同词汇化程度。名词化研究宜以语言的认知功能观为导向。  相似文献   

9.
孔媛媛 《科技资讯》2011,(26):239-240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突出于背景之上的事物。因为前景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美学效果,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文体分析中。把前景化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有利于更好的评价文学效果在翻译中的保存或流失。本论文运用前景化理论,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翻译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把前景化这一概念更好的运用到小说翻译研究之中。作者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翻译进行的研究表明,译者注意到了该小说中的部分前景化现象,并尽力对此进行了保留;然而也忽视了部分前景化现象,导致了小说文学效果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
生产关系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理解的成熟程度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成熟程度.这一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包括最初萌芽、进一步探讨、初步形成和科学制定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生产关系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既是社会历史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与普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论战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125-125
成果名称完成人成果载体索引情况甲基红-高碘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铱侯能邦《分析科学学报》Vol.19No.3被“CA”收录怎样做好立体几何直观图马立《数学通讯》2003年第6期PVA、苯丙乳液、囊化Ca(OH)2对涂层耐水洗性关系的研究刘品华《化学世界》2004年第2期耦合极限环系统同步的振幅效应张廷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激波环境下FINEMET合金设计原理的失效及其机制周效锋《稀有金属》2003年第5期《CHEMICALABSTRACTS》2004年第15期TheoreticalStudiesontheReactionsbetween1,3-dichrolo-1,3-dipheny1-2-Az…  相似文献   

12.
严林彪同志在《生产力研究》(太原出版)1993年第6期上发表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一文,笔者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严文中提出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能成为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等观点则不敢苟同,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安全创新基地(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on Base)是一个新的安全概念,它首现于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美国"必须捍卫我们的国家安全创新基地以对抗竞争对手"。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概要)延续了这一概念,声称美国国防战略要"利用和保护国家安全创新基地"。在2019年12月召开的里根国防论坛和2020年1月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  相似文献   

14.
(一) 关于“自我”的理论研究和文学表现,已风靡于世。但这一概念,我国现有许多词书,包括《现代汉语新词词典》都未列条目;《现代汉语词典》虽有条目,解说为“自己”,仅只涉及和“双音动词”的关系,显然是不足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说“自我”为“相继的意识状态的主体。现代心理学中,‘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大潮 “知识经济”,这一术语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70年代初,托夫勒在其十分畅销的图书《第三次浪潮》中首次提出所谓“后工业经济”;之后又有人提出“信息经济”;英国人提出了“高科技经济”;1990年,联合国的研究机构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关系是中心环节。它一方面与生产力构成一对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一对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不仅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而且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而这后一个对立统一更加重要。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的生产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和广义政治经济学对象上,必然逻到生产方式的含义问题。目前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其实只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前者是生产力的实现形式,后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都论述过社会主义,他们所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既同且异,它们的生产力的性质以及由其决定的基本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相同的,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由其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则不相同。从现代历史的经验看来,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即生产力的水平),应该是相互联系,又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使用大机器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高维春  王慧  江务学 《创新科技》2013,(9):78-79,104
本研究总结了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基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简称SEEQ)创新性地提出VSEEQ(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这一概念,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讨VSEEQ问卷的维度结构,编制一个便于学生操作,突出教师特征和教学行为的,符合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评价问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