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回归与文化引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香港回归,祖国大陆与香港间架设“一国两制”条件下的文化引桥,应从实际出发,实行以我为主,借鉴香港,加强交流,取优去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爱国主义为旗帜,承认不同社会制度下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用中华优秀文化去促进香港同胞的文化认同,充分发挥文化自身的功能,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群 《科技信息》2008,(5):177-177
本文以自己的实际感受为基础,介绍了香港的文化建设状况,浅议了香港所特有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至6月,我在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做了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在此期间,主要学习任务是为硕十毕业论文查找相关资料,并选修相关的课程。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位于香港新界沙田道风山,风景秀丽。研究所的前身是挪威汉学家艾香德博士于1930年创办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中的学术研究部,旨在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及与其他中国宗教的对话。在此研究部基础上,1995年正式成立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与研究所相毗邻的是香港信义宗神学院,也是我们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教师和图书馆对我们的学习裨益甚多。  相似文献   

4.
36.目前香港文化的特点是:一、香港文化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又有西方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它是东西方两种文化在此互相碰撞和交融的结果。二、香港作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航运和信息中心之一,也使其发展成为多元化文化交流中心。中外传统与现代文化在这里交融,香港文化体现了港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三、香港文化是在殖民统治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土壤中生长的,带有较强的“殖民性”和“商业性”印  相似文献   

5.
港式饮茶具有香港人身份认同的社会作用 ,它是香港人社会关系得以强化以及建构身份认同的文化领域。以饮茶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和消费行为是都市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式饮茶在香港表现出自助、自动和自由选拔的意识 ,成为官方文化和普及文化一致接受的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学角度透视旅游业——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香港为例,对文化旅游业研究进行了回顾,对其代表性景点的文化和历史建构进行了审视,试图以此探讨香港政府与原住民间的冲突,归纳总结了诸如权力关系、民族认同、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变迁及文化的意义的重要性,从人类学的角度透视了香港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原创文化”(Original Culture)研究是大陆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杨适教授、浙大哲学系陈村富教授于2000年同香港学者陈剑光博士共同商议的。陈剑光博士同北大、浙大有多年交往,2000年春他转告我们:世界四大会计行之一的“德勤”会计行香港分行总会计师劳启明先生有感于现在人文精神衰落、道德和教育滑坡、文化庸俗化(什么茶文化、月饼文化、厕所文化……),愿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一个典型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人口密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在香港,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生活习俗相互交融已形成复杂的语言关系。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两文三语”的语言新政体现了中西合璧复杂的语言关系。对于闽籍港人来说,他们面对的语言情况就更为复杂。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初探两代闽港人使用的语言和用语的偏好。  相似文献   

9.
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赖于教育的发展。香港和澳门都程度不同地大力发展其极具特色的教育。而在两地的教育发展中,教育体系呈现出许多相同的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大异其趣的地方。本文从香港和澳门的教育体系渊源、特征、优缺点进行比较;以期更好地把握两地教育体系在历史的变迁和东西文化的撞击下程度不同的变革;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港澳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自 1 9世纪末以来 ,香港的凉茶铺在香港人的生活、社会关系的交往以及文化的认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凉茶铺历史的简要回顾 ,可以揭示出香港人身份认同的有趣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凉茶铺的再次流行可以看做是香港人在经历 1 5 0年的英国统治后回归祖国的思乡情结 ,它标志着香港人在重新寻找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香港"这个论题的提出,是想探究"文学"在形成"香港"文化身份的过程中究竟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特别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基本规划单位的现代,香港作为一个大都市,它是否有可能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从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都市文化认同的建构当然不能依赖于刻板的想象方式,"文学"为香港文化身份的获得提供了不同的想象和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香港本是片文化空白的地方。愈是空白之地,就愈能吸引、容纳不同文化的到来,互相迸撞,甚至产生冲突。香港地铁是一个震撼寰宇的商业神话,每天240万人的乘客量,使它成为  相似文献   

13.
2001年,香港的女性导演拍北京,讲述北漂年轻人的故事,而且还是和摇滚追梦相关的剧情,剧中随处可见新生代年轻人的困惑、新旧文化思潮的碰撞、改革与反叛充斥等氛围。导演能够把北京话展示得如此地道、如此合情合理还被观众接受,实属不易。最关键的是影片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命运,还折射出对香港和北京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文化交流与磨合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香港地域狭小,旅游资源先天不足。但是,香港充分利用它本身特有的经济、地理和文化条件,大力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开发具有香港特色的旅游项目,成功地树立了独特的香港旅游形象。香港是驰名世界的“购物天堂”。作为免税贸易港,香港是世界各地商品的竞销市场,不仅品种丰富,而且物美价廉,能满足各方游客的购物需求。香港是闻名遐迩的“美食中心”。这里汇聚了全球的佳肴美点,游客不论来自何方,都能大饱口福。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小说表现了上海,香港半殖民殖民文化的矛盾性,寄生性和腐朽性,好以商业文化的金钱,性爱,名誉三大要素为主题,在殖民背景下考察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塑造了具有文化意蕴的“上海人”,上海边缘人和寄生者,并用独具特色的形式给予表现。  相似文献   

16.
封丹 《科技智囊》2011,(12):55-59
“点心债”——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深受英国文化影响的香港人,迄今依然保有喝午茶的习惯,而点心则是午茶最佳伴侣。  相似文献   

17.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和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炎教授应澳门大学校长的邀请,专程出席“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华炎黄文化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华炎黄文化基金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计划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首届会议于4年前在北京举行,第2届会议于两年前在香港举办,这次在澳门大学举办的会议是第3届。  相似文献   

18.
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 2 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人类学支派 ,饮食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在国内有待进一步介绍。港式茶餐厅象征着香港的文化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 ,它源自对欧式户外饮食方式的模仿 ,随着饮食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变化 ,港式茶餐逐渐具有了代表香港大众文化传统的深层意蕴 ,成为香港人对香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诗歌中国的格局中,如果说,大陆的诗歌创作以诗与意识形态的纠缠迎拒为特色,台湾的诗歌处于现代主义与乡土主义的张力场中,那么,香港诗歌最引人注目之点,该是其城市书写和想象了:香港诗歌对于现代汉诗的,不仅仅因为在这个雅俗并兼、商政交缠的特殊文化空间里...  相似文献   

20.
战后香港经济发展的若干特点杨成竹香港是战后东亚的一颗璀璨明珠。香港的崛起已备受世人的关注。本文试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某些特点作一介绍和探讨。一香港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一个国际工业中心,不再单纯依赖转口贸易,这是香港经济发展中的首要特点。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