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首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遭到曾经受日本侵略过的中国、朝鲜、韩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今年以来,由于日本的一系列错误做法,使中日关系降到了自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点。反对首相“参靖”的国民是少数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以下简称“参靖”),小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小泉上任以来已经四次参拜了靖国神社,小泉的手下最近又表示,小泉今年还会参拜。现任日本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被认为是小泉接班人的安倍晋三4月28日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如果当上首相如何对应“参靖”引起的麻烦时说:“我现在还在参拜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唐家璇:小泉参拜,严重冲击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进程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日,即将离任的日本首相小泉悍然参拜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自2001年就任以来,小泉第六次参拜(其他五次分别在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参拜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电视公司6月13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日本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人数首次超过支持者。与此同时,日本臭名昭著的右翼团体——“遗族会”,也于6月11日在东京召开干部会议,要求小泉首相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要“考虑邻国的感情”。这个拥有800万成员的民间团体,人员主要是二战期间战死的日本军人的后代,其政治诉求就是要为战争翻案,要求首相“理直气壮”地参拜靖国神社。这样一个极右团体却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其中原因,耐人寻味。利益考量决定民意转向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这样的国情造就了日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正>中日关系篇在经历了小泉纯一郎时期中日关系的冰点状态后,2006年10月安倍首次就任首相后仅12天即"闪电访华",开启中日关系"破冰之旅"。但在两国领导人一系列"融冰""迎春""暖春"互访后,一度回暖的中日关系很快再遭冰封。2012年因日本制造"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中日关系陷入"政冷经冷人冷心冷"谷底。正在此时安倍再度拜相,他上台前后通过参拜靖国神社或供奉祭品、指责中国和朝鲜恶化日本安保环境等言行,为此逆流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5.
何晓松 《世界知识》2014,(23):72-72
<正>2014年11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与他进行了简短会见。此前,安倍派遣高官来华,与中国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为中日领导人见面创造了条件。安倍是历届日本首相中最保守和右倾的,他于2013年12月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因日方2012年"国有化"钓鱼岛而迅速走低的中日关系进入冰点。此次,安倍谋求中日  相似文献   

6.
锦松漫画     
4月22日,小泉在万隆会议上背诵“村山谈话”台词表示了道歉,但同一天,他的168名“同志”却浩浩荡荡地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双簧乎?诚为信之本!日本要想处理好中日关系,不能口惠而实不至,还是胡锦涛主席说得好:“要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不能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国家人民感情的事。”  相似文献   

7.
言论     
《世界博览》2014,(9):7-7
正事件:在首相安倍此前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之后,部分日本国会议员的春季参拜"大戏"集中上演:约150名日本众参两院议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抵日访问的前一天参与此次"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参拜活动的日本国会议员中,也不乏现任政府和执政党高官。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营义伟就此辩称,向"为国作战牺牲"者祈祷冥福,表达"尊崇之念",是理所当然之事。他并一口否认安倍内阁高官在奥巴马即将访日之际前往参拜之  相似文献   

8.
来自靖国神社的警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不明智的选择今年4月23日,日本自民党88名议员和新进党32名议员参加了靖国神社的“春季大祭”,而桥本那时没有像往年那样前往参拜。同年5月27日桥本表示,“既然进了首相官邸,8月15日就不能去了”。然而,言犹在耳,他却于7月29日上午突然参拜了靖国神社,并在登记时写明身份:“内阁总理大臣”。桥本称他之所以选择这天参拜靖国神社,一是因为这天是他的生日,二是避开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另外  相似文献   

9.
“经济热,政治冷”已经成为描述当前中日关系的一般说法。就中日关系而言,经济交流的加深,正影响着政治关系。一年多来,中日之间发生了西安演出闹剧事件、珠海嫖娼事件、钓鱼岛纠纷事件等,但中日双方都从大局着眼理性应对,处理得比较好。这里特别提出来的是,日本舆论不同于过去几年,冷静而理性的声音较为突出,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在香港“民主派”闹事问题上,日本媒体炒得并不多,在台湾领导人选举问题上也表态谨慎。台湾选举结束后,在日的台独势力曾企图聘请“强硬派”政治家安倍晋三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来提高…  相似文献   

10.
6月6日,由日本首相小泉与外相麻生等组成的“海外经济合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将日本外务省今年3月末单方面冻结的2005财政年度(至2006年3月31日)对中国提供的日元低息贷款予以解冻。小泉会后表示,日本任何时候都重视对华关系,并强调做出上述决定是考虑到了日中关系的重要性。近来,日本政界人士频频对中国示好。5月23日,中日外长在卡塔尔举行了会晤,外相麻生期待7月在马来西亚再次举行中日外长会晤。27日,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东京出席“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前夕,会见日本经济产业相二阶俊博,双方在中长期经贸合作方面达成共识,日本媒体…  相似文献   

11.
我们7月4日对中日关系7—9月份发展趋势的预测出现了较大误差(见本刊第14期),在此请求读者们的原谅并对此次预测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一、2004年7—9月中日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7月,中日关系下降。该月较重要的负面事件是:2日,日本首相小泉强调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7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就日本政府派船到有争议的东海海域进行海  相似文献   

12.
新事 新言     
“(10月)17日是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胜利返回之日,中国人民正在庆贺,小泉在这一天参拜靖国神社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对日本首相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非常愤慨。“中国在这回合领先我们一局,是1比0。我们已充分意识到我们的太空发展计划必须要包括载人宇宙飞船。”——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席立川敬二承认中国最近的航天成果,是刺激日本积极发展其航天事业的强大动力。他表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未来10年将致力研究探月计划的可行性,并评估日本是否应发展载人航天计划。“如果布…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午餐演讲。答问环节中,日本东京大学高原明生教授就中日关系提问,他首先评价"日中关系有了新的局面",然后引用了今年以来中日关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如4月中日领导人第二次会晤、5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3000人友好访华团并发表热情讲话等。耐人寻味的是,他问题的落脚点并不仅限于中日关系本身,而是以一句话的方式,询及"中方将采取什么措施推进‘一带一路’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两年来,日本对华政策再次出现重要变化.2010年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对我渔民渔船实施非法抓扣、2012年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2013年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典型体现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对抗性,中日关系持续低位徘徊.2017年,日本对华政策出现调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政策出现积极变化,尝试接触与合...  相似文献   

15.
4月21日,麻生太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献祭祀品,成为第三位在任向靖国神社奉献供品的首相。麻生太郎的举动引起了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07年底时,福田康夫曾冒着严寒造访北京,期望中日关系在破冰、融冰之后迎来春天,看来中日"春天"的到来并不是那么顺利。而在德国方面,自默克尔上台后,曾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总理府会见达赖,中德关系也是波折不断,时时透出股股寒意。中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如何,这与政府政策和态度密切相关,毕竟涉及到国家立场、利益方面的问题,我不想在这上面做什么言论,但是这却引发了我对德日两国的探究。下面我主要从德日两国政治、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的原因,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1月4日,我们对中日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穴见本刊今年第2期雪。现在三个月已过,在此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2004年1~3月中日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1月,中日关系出现较大下滑。该月较重要的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分别是: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中方对此提出严正交涉;16日,日本自民党通过的2004年运动方针中,明确写进了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的内容,这是自民党自成立以来首次将参拜靖国神社写入年度运动方针。2月,中日关系继续下滑,但降幅较小。该月较重要的正面和负面事…  相似文献   

17.
开展连续性的外交大平内阁诞生近四个月了。大平正芳首相在组阁时,将福田内阁的外交大臣园田直留任。同时,他表示:新内阁将“珍视前人的遗产”,并加强和充实以往的政策。这表明了大平内阁在外交上同田中、福田内阁的连续性。大平首相曾任田中内阁的外相。当时,日本是在依靠和运用日美“安全条约”的大前  相似文献   

18.
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三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在东北三省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泉的言行激起中国大学生的强烈不满,对中日青年友好关系造成极大破坏。  相似文献   

1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说过:‘与国人交,止于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贵国人们也常说:‘无信不立’。我希望安倍首相能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温家宝总理访日前夕在接受日本闻媒体联合采访中用“信”字来劝戒日本首相安倍不要再参拜靖国神社,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自由民主党前大平派重要成员铃木善幸7月17日组成新内阁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铃木上台时明确表示,要继承和坚持大平内阁的对外政策,并任命同大平首相有四十五年至交、曾任大平内阁官房长官、对大平外交非常熟悉的伊东正义为外相。同时,还任命大平的智囊、前外相大来佐武郎为对外问题的政府代表。伊东外相表示“要在外交方面执行大平内阁的政策,保持和提高已故大平首相建立起来的国际信誉”。“多边自主”外交要有它的继承性,这是已故大平首相的一贯主张。1972年7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