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高考体育加试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2004至2006年高考体育加试成绩的分析,探讨加试成绩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体育加试项目设置的合理性.结论表明,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四项测试指标之间显著相关,集中反映了速度和力量两个方面的素质;四项指标成绩与体育教育本科阶段武术、篮球、体操的普修成绩之间无显著相关,表明目前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高考体育加试的项目设置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所需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身体素质要求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2007-2010级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入学时的体育加试成绩为原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 IS)对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的体育加试成绩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00m项目中,皖南地区总体成绩要优于皖中和皖北地区;在原地推铅球项目中,皖北地区总体成绩要优于皖中和皖南地区;在立定三级跳远项目中,皖南和皖中地区总体成绩要优于皖北地区;在800m项目中,皖北和皖中地区总体成绩要优于皖南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考加试体育,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反响,褒贬不一.是提倡还是排斥?本文从体育加试对完善升学招生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对体育的教学质量的影响等来分析探讨升学加试体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2005年新疆乌市、喀什、奎屯高考体育加试成绩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招生考试机制的逐步完善,组织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相关规章制度的逐步建立,体育加试工作的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2005年新疆乌市、喀什、奎屯三个高考体育加试考点中学生的各测试项目成绩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今后新疆的体育加试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市199名初三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学年度追踪测试,分析年度变化特征及各阶段的变化特征,探索中考体育加试政策对初三学生耐力素质变化的驱动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初三学生耐力素质在上学期有显著性提高,寒假期间也有明显提高;中考体育加试前一直在提高,在中考体育加试时达到最高峰,但随后则一直明显下降;整个初三学年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变化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营养学,生理学,心理学,药物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高考体育加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适宜的运动强力手段,为教练员以及考生提供有益参考,以期达到提高高考体育加试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高考生术科加试期间的应试准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体育高考生参加体育高考加试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伤害事故等进行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得出体育高考生参加体育高考术科加试时,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克服各种不良因素和环境的影响,才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获得个人理想的术科加试成绩.  相似文献   

8.
原地推铅球是历年来体育高考加试项目,综观近几年考试现场,大多数考生在此项目上失分较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考生出现失分现象有很多共同点,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广大同仁和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07年四川省1500名参加体育专业测试的考生及50名带考体育教练进行了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在体育高考加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调整不佳而造成体育高考加试失败.建议加强和提高体育考生的考前心理训练,并对提高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克服考试中影响考生的不良状态和消极心理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曹正如 《科技信息》2009,(35):329-329,372
如何将体育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实效,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钓热点,还是广大体育工作者苦于探求的焦点。为r增强青少年体质,确保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全国不少地区陆续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考体育加试制度,且将加试所得分计人中考总分。对于学生的“命根”——分数.学校丝毫不敢含糊,重视体育课的程度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各地区都规定了相应的考试内容,故,不少学校自学生入学至毕业,都要求体育教师围绕中考规定项目对其上体育课。体育课成了训练课,生动、活泼的场面悄然匿迹,学生无乐趣可寻,无兴趣可感,被动学习,积极性下降,只能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完成练习”。于是,有人建议废除中考体育加试制度,还体育课“真实面目”.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玩”得开心。笔者认为,此建议不可取。  相似文献   

11.
余伟超 《科技信息》2009,(8):206-206
近年来,体育加试在升中考试总分中比例越来越高,短跑200米更被设置成必考项目。针对田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短跑运动不够重视的情况,本文对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对短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提出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吴斌  杨洁 《科技信息》2010,(28):283-284
本文就当前部分高中或基层教练员对核心力量区域力量训练的认识不足,从核心力量的概念出发,结合高考体育加试的项目(100米,800米或1500米,立定三级跳远或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阐述核心力量在几个项目训练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训练手段。旨在为基层教练员提供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安徽省体育专业高考测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方面的原因造成考试失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在每年体育高考加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调整不佳,造成体育高考加试失败的考生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加强和提高体育考生的考前心理训练势在必行.本文对提高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克服考试中影响考生的不良状态和消极心理因素进行探讨,有效地帮助体育考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形成最佳的考前情绪和状态,增强获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马腾斯(Martens)运动竞赛状态焦虑调查表(CSAI-2),对参加体育高考体育加试的徐州考点的55名考生进行不同天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高考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随着比赛的深入而升高,状态自信心随着比赛的深入而下降;考前一天体育高考生的躯体状态焦虑水平是区分遗传因数多的短跑与遗传因素少的中长跑项目的因子.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近三年安徽省体育高考成绩数据,统计分析安徽省《体育加试四项素质评分表》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评分标准有失公平、四项素质的评分标准不一致、男女考生的评分结果不可比,建议尽快对安徽省《体育加试四项素质评分表》进行修订和调整,可从严格控制满分率、平衡男女考生四项素质的评分标准等方面研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玉兰 《科技信息》2011,(28):281-281,284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及学校体育方面等因素引起的。通过中考加试体育,在高中试行加试体育,合理安排学生膳食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等对策,以期能改变学生体质的现状,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体育加试成绩对体育考生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2008年山东省高考体育测试数据库,进行多项指标的数据统计,对专项素质的考试成绩及各专项考试成绩进行评析,为我省高考体育改革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学体育训练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翟传刚 《科技信息》2011,(24):380-380
中考体育加试已在全国施行多年,促进了学校体育及教学工作,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责任感,改变了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的偏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习惯。但是在考试棒的指挥下,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产生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9.
李拥军  王付家 《科技信息》2011,(31):I0120-I0120
铅球是中小学体育比赛的重要项目,也是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必考项目。在身体素质及爆发力一定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铅球成绩,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平时教学、训练以及对安徽省体育高考学生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学生在推球前的瞬间身体姿态五花八门,导致学生有劲使不出,发挥不出学生应有的潜能,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铅球推球前身体变形,形成不了“双曲线”。长期实践发现,在铅球推求瞬间能做出身体“双曲线”的学生铅球成绩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白晓亮 《科技信息》2012,(26):332-332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因其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等特点常作为中学生升学体育加试项目之一,也是国家测验评定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主要项目,笔者从实践教学经验中总结提炼出跳远对学生学习能力、吃苦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作用,对中学生提高立定跳远认识和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些许帮助,共同提高立定跳远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