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外交”与5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外交”与5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陈从阳日本投降后,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经历了较漫长的过程。1945年至1951年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期间,美国从全球冷战遏制政策出发,对日本战赔政策经历了从要求日本履行严苛的拆迁实物赔偿到逐步缓和赔偿甚至放...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随着世界格局特别是远东地区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的对日政策由打击转变为扶植与复兴。体现在日本战争赔偿问题上,就是赔偿方案几经变动,赔偿数额大幅度削减,并且在具体实施中大打折扣,终而使1951年赔偿条件异常宽大的《旧金山和约》得以缔结。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单独占领日本的有利条件,一手操纵日本的战争赔偿问题。从最初积极,坚决的拆迁赔偿,到逐步减少并宣布停止拆迁赔偿,甚至放弃赔偿,都是为美国的远东战略乃至全球战略服务的。美国赔偿政策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战争赔偿是侵略东南亚的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和美国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在军事上进一步投靠美国,以换取美国的支持,加紧向东南亚扩张。日本大藏相佐藤荣作在1959年3月20日的“每日新闻”上明白承认,修改日美“安全条约”,“可以使日本和东南亚经济合作上获得美国的有力支持”。而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向东南亚扩张的主要手段是战争赔偿、日元贷款、技术合作和私人投资。日本的赔偿是物资赔偿,因此对于日本垄断资本来说,不仅是最有利、最可靠的商品输  相似文献   

5.
美国远东政策之嬗变与日本的战争赔偿①陈从阳关于日本的战争赔偿,最早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中作了日本将履行实物赔偿的原则性规定,公告指出:“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①...  相似文献   

6.
最近发生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日本外务相重光葵访问美国的事情。重光葵访问美国的要求,是日本政府在四月一日向美国驻日大使艾利逊提出的。日本希望重光葵能在四月上旬到华盛顿和杜勒斯会谈。会谈的内容主要是:一、向美国政府“解释”日本政府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包括日本希望和中国扩大贸易的意图;二、削减日本对美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中叶美国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需要,迫使它在亚洲建立起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稳固的联盟体系。针对当时日本国内形势,美国政府制定了“支持温和的保守政府”,。建立日、韩、台、菲组成的利益共同体的策略。为保证其战略意图的实施,美国在经济、军事上实行了一系列援助日本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虽然加强了美国对日的的,量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实力逐步增强,也为日美新一轮冲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珍珠港的友人日本投降两年了。两年以来的远东形势大致是这样的:日本在麦克阿瑟「(?)容」的管制下上坡,中国则在美国积极干涉中下坡。许多眼光深锐的远东观察,都在担心日本法西斯势将「获救」,日本的野心又在蠢然思动,这将构成了远东和平的威胁,特别是中国的大患。麦克阿瑟对日宽纵政策是尽人皆知的。在政治上,他保留了日本「貌若君子」的反动「老班子」,战争罪犯的审判至今未加迅速而彻夜的进行,在表面的公开的文告中,他竟然还说「日本已经成为民主的国家,日本的战争潜力已被摧毁,她在百年之内没有挑动战争的可能了。」在经济上,美国更是处处给日本以宽大的宠遇。六月八日,美国务院及陆军部联合宣布:「对日私人贸易,将于八月十五日恢复,藉以加速日本的经济复兴;」麦师总部又表示为了「保证人民的合理生活,要使日本工业恢复一九三○——四○年的水准。」在赔偿问题上,日本管制者的麦帅仿佛成  相似文献   

9.
瞭望台     
日本投降两年日本投降两年,我们是一场空欢喜。今天笼罩在每个中国人民心头的,又是这个侵略者再起的狰狞的暗影。日本正在美国扶植政策下复兴起来。美国对日政策的目的,有如一位美国记者所指出,第一是要恢复这个最近打倒的故人的经济;第二是要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是基于其在战争中强大起来的实力实行的单独占领,其政策的指导方针主要体现在1945年9月22日公布的《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的方针》中。研究战后初期美对日的政策,对于我们了解美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了解战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史学界对此也有颇多研究,褒贬不一。本文试以宏观的角度就这个问题粗作评述,以求教于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丁翌 《科技信息》2010,(21):I0172-I0172,I0111
战后,东亚局势的急剧变化凸显了日本的战略价值,美国对日政策从打击、限制转变为支持和扶植,从而使日本成为美国对亚洲大陆实施遏制的冷战前沿。与此同时,日本审时度势,接受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美日同盟的建立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在美国的整个对外侵略、攫取世界霸权的政策里,亦即其所炫耀的'实力政策'里,积极武装德国和加紧日本军国主义化是最主要的部分.这是举世周知的事实.就日本来说,自从一九四五年秋美国开始占领日本时起,通过它所颁布的一系列的'占领指令'、'占领法规'以及其后勾结日本反动卖国政府所签订的'对日和约'、'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行政协定'、'美日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早已逐步地把日本变成了它的军事基地、侵略跳板、远东兵工厂和经济殖民地.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肯定说:美国垄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已经牢牢地控制了日本的政治和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而使其服务于华尔街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我们只要回忆一下日本在美国三年侵朝战争中在基地、劳务、运  相似文献   

13.
日美贸易摩擦于20世纪50年代拉开序幕,80年代达到高峰.为解决贸易摩擦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不仅波及到日本的金融、投资等领域,也改变了日本农业政策的基本方向.从战后超保护的农业政策逐步走向自由化与国际化,是以贸易摩擦为直接契机并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实现的,因此日本农业政策的改变具有被动性、消极性的特点.同时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开放具有显著的美国倾向性,导致其农业政策取向越发追随美国.  相似文献   

14.
亚洲民间对日索赔,是亚洲各国日本侵略战争的受害者及其遗属,以法律为武器、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加害方承担战争责任并进行谢罪赔偿的正义行动。日本政府顽固地拒绝向受害者进行道歉和赔偿,不仅与其追求的"正常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还把其降为政治上的二流国家。在对日索赔过程中,亚洲正义和友好人士的积极合作,已经成为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只有妥善解决战争受害者的赔偿问题,与受害民族达成谅解与和解,才能促进东亚和谐社会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当美国在亚洲推行的侵略政策、战争政策遭到空前失败的时候,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访问了美国,决定进一步同美国勾结。日共中央机关报《赤旗报》指出:美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它在世界达一地区的战争和侵略体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对日本垄断资本抱有厚望;忠实地代表日本垄断资本的利益的佐藤内阁要举行日美会谈的基本原因和目的,是企图依靠美国实现复活军国主义的帝国主义野心。  相似文献   

16.
美国要“提升”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肯定日本是美国亚太政策的支柱,加强在中国周边的预防性遏制—— 3月18日晚,日本首相森喜朗踏上了访美的旅途。此时森喜朗的首相宝座眼见不保,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等日本政权换马后与新首相会谈,但布什考虑到在克林顿执政后期,美国对日本的作用有所轻视,而他在竞选时就表示要重视美日关系,所以仍如期邀请了森首相访美。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美国的对日政策就已经有了一些新动向。去年10月,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发表了特别报告《美国与日本——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倡议”谋求建立“泛美自由贸易区”,保住美国在拉美后院的传统利益,同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势力抗衡。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拉美国家的使节和美国工商界代表发表讲话,提出了一项对拉美的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赵佳楹 《世界知识》2013,(16):62-64
日本于l894年发动第一次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并在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转变为全面侵华战争。两次侵华战争都存在战后赔偿问题。第一次侵华战争日本获胜,它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赔款和侵略特权并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澎湖达50年之久;第二次侵华战争日本战败,理应对中国人民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19.
日美贸易摩擦于20世纪50年代拉开序幕8,0年代达到高峰。为解决贸易摩擦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不仅波及到日本的金融、投资等领域,也改变了日本农业政策的基本方向。从战后超保护的农业政策逐步走向自由化与国际化,是以贸易摩擦为直接契机并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实现的,因此日本农业政策的改变具有被动性、消极性的特点。同...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日本政府对华援助是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大事件,这两个事件对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日本政府对华援助则有许多自身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