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词典条目的编排、提供的信息、翻译原则以及例证等几个方面对<汉语熟语英译词典>进行分析.它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作为一部高质量的熟语词典,不仅对汉语学习者很有帮助,对双语词典编纂者的工作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动态意义观”认为意义受制于特定的交流环境,因此强调译者要做到在交流中把握意义。“动态意义观”对于汉诗英译中的词汇翻译有较强的启示作用:译者应在充分考虑诗词的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以及原作者的情感系统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词义并做出得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汉语新词的英译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实例就其中语言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文化信息的缺失、表达悖于习惯、政治性词语措辞不够谨慎等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汉语特色新词英译应采取异化策略,并提出了音译加解释和直译加解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奈达的“动态对应”理论的关照下,论述了中国古诗的可译性。动态翻译注重接受者的反应,旨在使译文对接受者产生与原文对其接受者一样的反应。奈达承认诗歌翻译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他认为关键是保持原著的“风格和精神”。简要介绍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与不可译的矛盾;接着通过对一些中国古诗的研读,肯定了中国古诗的可译性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如风格的移植、音韵的移植、文化的移植等。同时指出动态对应理论有其局限性,因此翻译中国古诗并无一定的方法或原则,关键是保持原诗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对汉语典籍英译时,译者要运用关联思维,秉承与时俱退和互文的理念,遵循“得意一忘言一循意得言一得言忘意”的翻译过程,探求原作的“言外之意”,然后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展现原作语言层面之下蕴舍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汉语特色新词语的概念界定、主要特点和分类构成,梳理并探析了国内外在汉语特色新词语英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汉语特色新词语准确英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和实用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直译法、直译加译法、合成词法、意译法和音译法这五种汉语新词应用的主要英译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从不同翻译方法对原语处理的侧重点以及翻译的效果入手,剖析以上五种翻译方法各自的精妙之处以及所存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刘文飞 《科技信息》2010,(28):25-26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浓缩的文学体裁,以寥寥数语,就表达了丰富的意境与情感。汉诗英译作为译学界一个不小的领域,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翻译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韵律的处理,意境再现来详细分析了古诗英译的实践过程当中的难点之所在,并进一步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典籍英译在很长一段时期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事这方面翻译的学者们大多只是进行一些比较零散的翻译活动。本文从不同角度,结合典籍英译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典籍英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新词的英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需确当地处理好文本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追求译文的可读性与创新性.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汉语新词英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提出研究新词英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西方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说明中译英并不成功。中国译者的翻译与西方读者之间的矛盾,有语言层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文化因素对译作的操控,主要体现在选材。只有强化文化意识,提倡不同学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中译英的地位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典汉诗英译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正在探索阶段。古典汉诗与英诗既有共性,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古典汉诗既有可译性,又有某些不可译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新词大量产生,这些新词时尚个性,诙谐幽默,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也引起了众多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关注。大部分的网络新词表达个性,形象活泼,对于传统语言来说是一股新鲜的血液,对汉语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网络新词也有它的局限性,部分新词语表达随意、表意模糊、粗俗不堪,因此,对于网络新词必须加以规范。为此,本文就网络新词的特点和汉语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讨论了汉语新词新语荚译的现状(2001-2010),并指出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新词新语翻译策略,以期对新词新语的有效使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文典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典籍英译无疑是让世界其他民族了解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积极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典籍英译可以一方面提高文化素质,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语蕴含着丰富的国俗词和国俗语义,探讨了汉语词汇国俗语义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闫朝鼎 《科技信息》2006,(4):259-260
翻译中的等效论和诗歌的可译性都是翻译界一直以来长期争论的话题,本文把这两个话题结合在一起,从等同效果论的角度出发,针对汉语诗歌的特点,探讨了汉诗英译达到等效的重要性,困难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奚新远 《科技资讯》2005,(22):142-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新词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词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世界,让世界更快地了解中国,就成了翻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翻译这些汉语中出现的新词,浅谈了几种译法。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篇的哲学观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梦秋 《科技资讯》2009,(32):165-165
本文拟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英汉语篇语义的不同点,进而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哲学观。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比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英汉语比较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文章坚持使用的术语是“比较”而不是“对比”,旨在倡导研究方法上从“重异”转移到“异同并重”或“重同”,因为这是人类思维本质的共同点所规定的。从近百年的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历史中,文章归纳出十个研究目的;一、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二、促进现代汉语研究;三、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四、深化汉语教学改革;五、为翻译学建设打基础;六、革新英汉、汉英词典编纂工作;七、革新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工作;八、深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九、促进英汉语类型学研究;十、进一步认识语言与思维及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