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秭归乐平里的骚坛诗社因屈原而兴起、发展。屈原人格、作品、精神,以及乐平里独特的屈原文化等元素,影响着骚坛诗社的农民诗人,并为骚坛诗人创作诗词提供了独特的文学素材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骚坛诗社的发展进行了历史的梳理,表达了对其前景的忧虑,进而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秭归骚坛诗是一种因祭祀屈原产生并发展的民间诗歌,是屈原故里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基因和民间文学种类。它自宋代创制,至今延续了近千年。作为中国第一农民诗社,它的主要成员是泥腿子,诗歌内容以纪念和歌颂屈原为主,体裁以写古体七律、七绝诗为主,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道颇具有研究价值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骚坛诗人在秭归乐平里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构建了对屈原的认知和想象。他们为屈原故里子民而自豪,并由此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的身份意识和价值判断。在当今受到物质与外来文化的多重冲击下,骚坛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文化焦虑这种文化焦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骚坛"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昭明选》作为一部按体选录各类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选》的性质及作编纂目的相关的;从《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又重“质”的学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骚坛诗社置于语文教育、当代文学、打工浪潮、招商引资等因素之下进行考查,指出上述因素对诗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社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辛酸与悲苦、反叛与抗争这一题义的描述 ,阐明了侗族歌谣的“骚味”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姜夔自己的诗歌理论为参考,对张炎提出的“骚雅”、“清空”之说进行具体阐释;再结合创作实践,分析这种词风的形成机制;最后从词人身世、人性、化背景以及词自身发展等角度,说明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骚怨"精神的伟大开创者,而柳宗元则是优秀的继承者。就情感意向,屈原主要指向受蒙蔽的国君、妒忌中伤忠良的奸佞小人以及在政治革新中的变质弟子;而柳宗元则在幽怨自怜中指斥落井投石的小人。两人人格均具强烈的孤独感、注重自身修养和坚持中正、美政的理想,但内涵有别。屈原是政治、精神的孤独,柳除此之外,还有生活的孤单。在中正、美政理想的追求中,两人目标坚定,但柳宗元缺乏屈原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的精神。而人格修养,屈原表里澄澈;柳宗元则有时模糊其说。因此两人情感虽哀深怨重,但就人格境界,柳宗元却缺乏屈原的悲壮、崇高而显得凄美与悲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的屈骚,其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历史形态、神话形态这四大精神家园之媒介,在诗人溯古探今、上天入地的不息追寻中,强烈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固持操守、忠君爱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具有崇高、悲壮、凄怆意蕴的屈骚意境审美特征。屈骚意境,经过杜甫的潜心揣摩与自然融通,形成了其诗所蕴含的崇高悲壮、沉郁顿挫风格的意境之美,从而使其诗歌别具骚雅之魂魄而焕发出空前的艺术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和屈原都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卓越诗人.屈之骚赋多含幽怨之作,而辛弃疾正因为在许多方面与屈有着相似性,故其词作受屈骚之熏陶较深,在接受的同时,其作品也呈现一种中国古代传统"怨"诗的色彩,并表现出自己的悲剧性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和屈原都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卓越诗人。屈之骚赋多含幽怨之作,而辛弃疾正因为在许多方面与屈有着相似性,故其词作受屈骚之熏陶较深,在接受的同时,其作品也呈现一种中国古代传统“怨”诗的色彩,并表现出自己的悲剧性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是有制约作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地域特征所造就的作家的气质、禀赋、作品风格差别甚大,这些差别又给文学作品以鲜明的地域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语言都有很大的影响。屈骚就是楚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风情陶冶下的产物,它最终成为楚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楚地浪漫感伤文学风格的形成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战国纷争的形势为统一的专制政权所取代,士人在功名追求中渐渐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也就日渐失去自己作为知识群体而存在于社会的主体自由,士人由此而落入功名追求与个体人格的矛盾和困惑之中.生活在汉代的士人是最早感受到这种矛盾与困惑的士人.汉代士人对屈骚的评论,就反映了他们所面对的困境与出路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屈原的诗歌充满着浓厚的悲剧意味,因而从美学悲剧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屈原苦难的悲剧人生和精神发展历程,来分析屈骚的意象和意境的内在含义,从而达到对具体作品的微观分析归结到整体把握屈骚的悲剧美学风貌,着眼于整体分析,即把全部屈骚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单篇作品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分散的单篇诗歌。  相似文献   

16.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对于他的诗,过去现代文学史很少评述。考察杨骚抒情诗的内容和形式,是别具一格的“鹰燕”之歌。他遵照鲁迅对于新诗的意见,向外国文学和民间文学学习,给“左联”诗坛吹来清新朴素的诗风,对于今天新诗的建设也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神农氏又称"炎帝"或"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古史传说中著名的"三皇"之一。"神农"的得名,同农耕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神农氏曾教民农耕、辟土种谷、制作耒耜、发明医药、始作琴瑟、筑城设市,其重要遗迹有神农故里、神农故都、神农城、神农冢、神农庙、神农尝谷处、神农拾嘉禾处、神农尝药处、神农涧等。神农氏是我国神权时代的部族首领,除到泰山封禅外,还要筑坛祭天,其进行祭祀活动所筑之坛,称为"神农坛"、"神农祭天坛"、"紫金坛"等,该坛位于太行山神农峰之巅,筑于灵台之上,从坛址发现的草木灰烬,说明古时确曾在此举行过燔柴祭天的仪式,这里是理想的祭祀圣地。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壮丽的太行天然景色,筹就了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使之成为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8.
“离骚”一词,向来解说纷坛。本文突破传统的单纯从训估学角度训释方法,采用了以现代心理学、词汇学和训诂学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手段,诉求于《离骚》的命意构成和命题选择上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基于对屈原所有作品的整体心理学把握,从内驱力和外驱力两个方面加以辅助性论证,最后得出《离骚》题意应为“明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全人工采苗之前,为了促使壳孢子集中大量放散,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是“下海刺激法”。  相似文献   

20.
曹植的诗歌精神及其艺术形式能够取得卓异的成就,除其本身的天赋灵质及人生的深沉感慨之外,也有对前代优秀成果的继承,其对屈骚的继承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与屈骚儒家人生价值理念一脉相承;二、对屈骚“怨”的主题的继承;三、对屈骚“香草美人”模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