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熄香烟     
吸烟引起火灾的报道不少。我设计了一种自熄烟,在香烟的过滤嘴与烟的交界处放上一个小小的水囊,在吸烟时,不影响吸烟效果,而想把烟头熄灭时,只需轻轻地在香烟的过滤嘴上一按,水就从这个囊中向烟头方向射出,使烟头火熄灭。省新昌城关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2.
食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保健美容佳品。一、保健作用:吸烟不成瘾。吸烟前先在舌尖上舔点盐,吸烟不易成瘾;如果有烟瘾者,舔盐后再吸可渐渐减少烟量,有助于戒烟。消除脚部疲劳。将脚泡在温盐水中数分钟,再用冷水冲净即可。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美国爬虫学家比尔·吉尔伯特,在墨西哥的索诺拉沙漠地区考察蜥蜴时,发现这里的晰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奇形怪状,色彩绚丽,行动神秘。其中有一种表皮坚韧的小蜥蜴善施骗术,它能从眼中喷射出一串高达1.8米的血珠吓阻其天敌。这种蜥蜴通常被称为角蜥。角蜥有良好的保护色,它浑身呈沙色.与沙漠环境的色调一模一样,这样即使是一些凶猛的大型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很难发现它们。角蜥利用保护色,不仅可以对付敌害,还能迷惑猎物。它们常常呆在一处按兵不动,一旦猎物将它们误认为是沙丘、岩石,向它们走来,角蜥就会张开…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歌颂生活时,常常用“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来形容。在人们的印象中,蜜是甜的,将蜜同甜联系起来,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然而,大自然也有例外。工蜂有一个类似舌头的器官,尖端有一个蜜匙,工蜂每钻到一朵花里,蜜匙碰到蜜斗,舌头一伸一缩,就会将蜜汁由小管子吸到蜜胃里去,吸完一朵再吸另一朵,直到吸满蜜胃为止。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吸烟对人体的极大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吸烟损害人体健康,是产生疾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其主要原因是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科研人员将香烟点燃后释放出的烟雾分为两类,一是被吸烟者吸入体内的烟雾,叫主流烟(主动吸烟行为);二是未被吸烟者吸入体内的剩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无毒新烟,我们首先研究了吸烟对人体的作用。1961年,经初步研究,了解到吸烟的因素有二氧化碳、烟碱、调节植物性神经的作用、香料的生理影响,心理影响等五个方面。否定了百年来认为吸烟的主要因素是烟碱一种的流行看法。1964年,见到美国也在否定烟碱的主要作用。吸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受我国古代“吸水烟”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古生物研究小组于近日在缅甸发现了一个巨型蜥蜴的化石。这种蜥蜴生活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科学家分析后认为,该物种曾是陆地上生活过的巨形蜥蜴之一。研究表明,"蜥蜴王"体长约1.83米,体重可达27.2千克。它为研究食草性爬行动物及其近亲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哺乳动物竞争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8.
武侠小说中,各路武林高手的功夫让人叹为观止,殊不知,动物中也有不少“武林高手”,它们有着比人类更为高明的“绝世武功”. 凌波微步 蛇怪蜥蜴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河流边,主要以小昆虫为食.遇到危险时,它能够飞快地从水面上逃走.蛇怪蜥蜴在水上逃跑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1.5 m/s.  相似文献   

9.
《科学24小时》2009,(12):53-5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如果不仔细看,你一定会认为它是飒飒秋风中的一片枯叶,但它实际上是一只活蹦乱跳的蜥蜴,它的伪装术是如此的高明,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看上去与一片树叶无异,要在树叶中辨认出它卷曲的身体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这只蜥蜴的体色为稍浅的棕色。将你的眼睛移动到画面右侧,你会看到,  相似文献   

10.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咔嚓"一声,一位外国乘客点燃香烟,正欲吞云吐雾,冷不防,身旁一名女士忿忿然,疾言厉色;"到厕所抽去,你想自杀,我还要活命呢!"这并非影视镜头,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人们已日益认识到:吸烟,已成为生活中的一大杀手。科学反复证明:吸烟是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疾患的重大诱因之一,即使是吸"二手烟"(被动吸烟),也难逃上述厄运。国外的医学家们警告:烟民的配偶比非烟民患癌症的危险高出2至3倍。统计数据是冷酷无情的:美国每年因吸烟而患病弃世者逾40万之多,比它在二次大战和越战中阵亡的人数总和还多,而整个世界,每年至少有250万到300万人"香烟"裹尸,命赴黄泉。无怪乎,有人把烟与战争、饥荒和瘟疫相提并论,若选和平时期首要"战犯"和"刽子手",怕非烟草莫属了。  相似文献   

11.
吸烟导致肺癌可以说已成定论.那是什么导致吸烟的?冰岛遗传解码公司(Decode Genetics)的研究人员不久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虽然没有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们认为已经找到了为什么一些吸烟者适量吸烟而另一些吸烟者手里则很少不拿烟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从遗传角度说--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罹患肺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据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吸烟孕妇能将潜在的致癌物质传给她们的婴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根据从孕妇吸烟妇女所生新生儿的尿样检测到亚硝胺团(NNK),这是一种从尼古丁中衍生出来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只有在烟草中才会发现,它能诱发啮齿类动物患及各种癌症。在所采集到的48名婴儿的尿液中,其中有引名婴儿的母亲在孕期吸过烟,22名婴儿的尿液中被检查出含有NNAL和NNAL-Glue的NNK代谢产物。对比发现,在孕期内未吸烟母亲所生的其他17名婴儿,其尿液中则没有发现含有上述物质。不仅如此,吸烟母亲所生婴儿尿液中还含…  相似文献   

13.
动物怪杰     
背上长矛的"武士" 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隆吉斯克瓦马蜥蜴,背上长着十几根长刺,样子很吓人.当它被敌人逼得无路可走时,它就用这种长矛般的棘刺作为武器,向对方猛扎. 隆吉斯克瓦马蜥蜴背上的棘刺终生都在生长,所以年龄越大,棘刺就越长.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美国爬虫学家比尔·吉尔伯特在墨西哥的索诺拉沙漠地区考察蜥蜴时,发现这里的蜥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长得奇形怪状,色彩绚丽,行为诡秘。其中有一种表皮坚韧的小蜥蜴,能从眼中喷射出一串高达1.8米的鲜血吓阻天敌。这种蜥蜴就是角蜥。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一名游客在肯尼亚偏远地带偶然拍摄到一种很像是蛇的蜥蜴——石龙子蜥蜴。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条长度超过50厘米的"蛇"有4条小小的腿(这是蜥蜴和蛇的重要差异之一。另外,石龙子蜥蜴的舌头也与蛇的明显有别。)科学家说,活的石龙子蜥蜴的照片非常稀有,这与它们栖息于非常偏远、人迹罕至的地带有关。科学家曾经以为这种蜥蜴已经灭绝。石龙子蜥蜴只见于东部非洲国家例如肯尼亚、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它们捕食昆虫和蜘蛛,对人则无害。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6,(6):4-4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都存在。化石证据表明,蛇和蜥蜴的制毒能力都源于一种生活在  相似文献   

17.
沙漠毒蜥     
丹尼尔·D·贝克是一位热衷于蜥蜴研究的动物学者。在他眼里,看起来丑陋、懒惰的蜥蜴其实充满了灵气。下面就是丹尼尔讲述的他在墨西哥北部沙漠里考察沙漠毒蜥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正1"我有罪……"良久,主教仍未回复。黎明,却不见曙光。我化好妆,换上新兴的时装。给电子烟注满红酒,我猛吸一口,恍惚着,迎接"旧"的一天。那对顾客,向我咨询造娃的事情。我半句也不愿讲,但我不能,我必须履行职责。收起情绪,我尽量展示出饱满的微笑,然后依照话术,对他们的夫妻相夸赞一番。他们想要个普通的孩子,不用他出人头地,也不要成才成器,只要像同龄人一样就好。我给出现成的方案,让他们看完再来费我口舌。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1,(1):9-9
科学家最近惊讶地发现,越南餐馆中一种美食蜥蜴竟然是一个此前不为科学所知的蜥蜴新种。而更惊人的是,这种蜥蜴并非“凡夫俗子”——这个全为雌性的新种晰蝎无需雄性,只需通过克隆(复制)就能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7,(10):5-5
最近,在风暴肆虐的新西兰库克海峡斯蒂芬斯岛上,科学家“放生”了一只外形和真正的新西兰大蜥蜴几乎完全一样的机器大蜥蜴,只不过这只机器蜥蜴的皮肤不是由鳞片构成,而是由橡胶制作,机器蜥蜴的“心脏”则是一只镍镉电池。新西兰大蜥蜴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蜥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亿年前,目前这种蜥蜴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科学家“放生”机器蜥蜴的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大蜥蜴的行为特点尤其是求偶和繁殖习惯,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