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路基的数值分析,按桩体承载力和土体的承羲力组合计算承载力,按桩体和土体的力学参数组合计算承载力,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加固后软弱路基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结合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对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做了探讨。对水泥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对实际加固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观测,根据实测的数据,分析总结了粉喷桩复合地基在加栽过程中的强度变形特性等,为粉喷桩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建铁路洛湛线YH5标D1K137+700-DIKl38+000段铁路路基穿越煤矿采空区,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采用强夯法加固采空区地基并制定有关施工方案,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强夯加固煤矿采空区地基的有效深度与Merlard公式计算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4.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透水性差等特点,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路基承载力及稳定性符合设计及路基规范要求。常用的路基软基处理方法很多,水泥搅拌桩是特殊路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钻孔注浆的方法加固路线经过矿区采空区地基,提高承载力,增强其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性,是近年来铁路通过各种矿区采空地区的一种常用的工程处理措施。阐述邯长邗济铁路所经铁矿采空区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案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市政道路施工涉及多个领域专业,为了提高市政道路承载力,保证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必须在施工中选择恰当的加固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高路基承载力,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文章对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何学东 《科技信息》2013,(23):343-345
由于煤矿资源的开采,使得地面下留下了许多不规则的采空区,给新建铁路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包西铁路所经区域正是存在此类采空区。为解决此类问题,包西铁路采用注浆加固法处理煤窑采空区问题,把具有流动性、填充性、胶凝性的一种或几种浆液材料,用人工的方法按一定浓度注入路基土体中,充填、渗透和挤密路基土层,以此起到对路基进行加固和提高承载能力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此类注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对黄河北大堤软弱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依据,采用注浆碎石桩加固大堤岩土工程勘察检测处理前后的物理指标,地基和承载力等各方面检测指标,以供公路路基施工时检测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工程为例,根据地质勘测分析,确定了深层搅拌桩地基处理方案。阐述了加固原理、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实践证明,深层搅拌桩可以快捷高效处理高速公路路基、桥涵的软弱地基,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适应连续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加固未经级配、粒径大小不一的抛填片石填筑的铁路路基的经验较少,本文通过强夯法对采用类似填料的大的场地的强夯加固效果的经验借鉴,对采用抛填片石的路基进行加固,并对强夯后地基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及后期观测,验证了强夯法处理后的抛填片石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后期没有发生不均匀及大的沉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延长石油主力油层油井堵水及井壁再造问题,对泡沫水泥体系中发泡剂、稳泡剂、水灰比、缓凝剂、木纤维等添加剂进行了室内优化实验,确定了适合延长石油主力油层油井堵水的泡沫水泥浆体系配方:G级油井水泥浆体系为:0.5%AES+0.3%CMC+G级油井水泥浆(水灰比为0.44~0.55)+0.2%缓凝剂+0.2%木纤维;800目超细水泥浆体系为:0.5%AES+0.3%CMC+800目超细水泥浆(水灰比为0.55~0.60)+0.2%缓凝剂+0.2%木纤维。并对优化后的泡沫水泥浆体系进行了动态封堵性能评价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泡沫水泥体系具有较强的封堵调剖能力以及封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掺入减水剂后各因素对掺电石渣的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确定水泥砂浆强度性能较佳的配方并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掺入减水剂后,对掺电石渣的水泥胶砂试样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次序分别为胶砂比、水灰比、电石渣掺量、减水剂掺量、减水剂品种、搅拌时间、减水剂的掺入方式.正交试验法确定的水泥胶砂试样较佳的配方为,电石渣掺量为5%;减水剂为J2,采用后掺方式,其掺量为0.5%;水灰比为0.377;胶砂比为1∶1.5;搅拌时间为9 min.  相似文献   

13.
静态破碎剂的研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L9(43)进行正交实验,探索了静态破碎剂配制过程中其主要成分氧化钙、水泥、石膏、膨胀润等因素对静态破碎剂膨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静态破碎剂膨胀压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氧化钙>膨胀土>水泥>石膏.确定了最佳的质量配制比例分比为:氧化钙的比例为75%,水泥的比例为9%,石膏的比例为3%,膨润土的比例为10%,减水剂的比例为1%,粉煤灰的比例为2%.与现在生产的工艺相比,该配制方法具有配制简单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4种单体合成一系列聚醚类高效减水剂, 并通过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产物结构、 分子量及其分布, 探讨单体配比与合成工艺, 考察减水剂的掺量和温度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减水率的影响,
 比较该减水剂在不同水泥应用中的适应性. 实验结果表明: 该聚醚类高效减水剂分散性较高, 初始与1 h后净浆流动度分别为310,300 mm, 减水率为35%; 在3种水泥应用中均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5.
水泥-粉煤灰加固闽江口地区软粘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泥、粉煤灰对闽江口地区的软粘土进行改良加固试验 ,测试不同水泥及粉煤灰掺入质量比、不同龄期的加固软粘土的抗压强度 ,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加固土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当水泥掺入质量比为 16 % ,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质量的 4 0 %时 ,加固土的强度最大 ,并且强度随着软粘土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着水泥掺入比、养护龄期的增长 ,水泥土及水泥 -粉煤灰加固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系外加剂GCL1-M对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GCL1-M砂浆减水率达到30%,掺砂浆28天抗压强度比达到了120%。掺GCL1-M砂浆的渗透压力比达到330%,比掺CLS的砂浆提高了1倍多。氮吸附测试和电子扫描显微观测等结果表明,GCL1-M减慢了水泥水化反应放热速度,降低砂浆的总孔容积,阻塞毛细管通道,提高砂浆的抗渗能力。吸附性能、Zeta电位及环境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GCL1-M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吸附,增加了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位能,增强了对水泥砂浆的分散和保水作用,有利于提高水泥砂浆的抗渗性能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7.
在蒸压条件下对废弃水泥基材料的再生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再生废弃水泥基材料的密度、强度、吸水率等随水泥掺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废弃水泥净浆、废弃水泥胶砂的强度及密度不断增大,吸水率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强度增大,密度无显著变化,吸水率在水泥掺量为15%-20%时达到最小值后回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前期合成的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应用XRD、SEM-EDS等研究了随石膏掺量的改变对新型胶凝材料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水化程度及水化浆体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石膏掺量增加,水化浆体的水化程度大致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最佳铝硫比为1.0/1.0,此时硬化浆体在标准稠度加水量下1d、3d和28d龄期的水化程度分别达到48.3%、57.6%和75.3%.XRD及SEM-EDS分析表明在最佳铝硫比1d、3d龄期时水化产物就已大量形成,结构致密.  相似文献   

19.
使用硅酸钠对水泥进行改性实验,检测改性试样的气孔率、吸水率、抗渗性,利用XRD分析与SEM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硅酸钠对水泥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可提高水泥抗渗性,最佳质量配比为1.5~2%。硅酸钠促进硅酸钙类结晶物的生成,结晶物堵塞孔隙,从而提高了水泥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20.
掺合料对水泥复合浆体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三河市的矿渣、粉煤灰,进行了掺量与水泥浆体流动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在40%掺量范围内,净浆流动性随掺量的增大而增大,矿渣在60%范围内随掺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