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过程中,如何应对投资风险、把握政府参与程度、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罢工案例的破析,反映出我国矿产企业在赞比亚投资过程中对劳资关系、员工工作环境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折射出中外企业制度差异、中国企业的"本土化"、复合型人才短缺等主要问题.劳资纠纷与领导人更迭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促使罢工屡次发生,凸显出东道国整体投资环境对中国企业对非投资的影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对象遍布全球,其中对亚洲各国(地区)的投资最为集中,尤其对日本的直接投资增速较快.为了确保对日本直接投资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中国企业应在充分了解日本外国投资政策的基础上,以发挥比较优势绕开贸易壁垒、扩大产业内垂直贸易规模、获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动机,相应地采取稳定市场型、追求知识型和注重研发型的直接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近年的对外投资情况,检验国际直接投资周期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际投资周期理论有很高的适应性,并且经过对理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国际直接投资周期的第二阶段。然而,中国在符合国际直接投资周期理论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迅速下降和较快上升的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伴随日本对亚洲投资的增加,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在规模、产业结构、地区分布及企业投资意愿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中国经济重地的广东省,在新形势下应转变观念和发展路径,在制造业领域引入日资时应走高端工业路线,同时在广东急需的非制造业技术领域应加大力度推动日资的入驻,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日贸易在双边经济中都有占有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对中日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收支平衡方面的特点分析,发现中国对日本的货物贸易在结构上不断优化,在空间布局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日服务贸易以旅游、运输为主;日本对中国投资以制造业为主,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并已由环渤海地区转向长三角地区.借此提出了中日双边贸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其直接投资在全部外国投资中,份额越来越小.在中国的日本关系(以下简称日系)企业虽然市场份额不小,但多数经营不良.这是因为日本奉行所谓“雁行发展模式”的结果.日系在我国企业的出路是冲出这一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王艳  鲁俊 《科技资讯》2006,(5):227-228
当前,由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照搬西方建筑,而失去了其本来的面貌。作者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住宅的同异性,强调日本在精神方面采取保护自身民族传统,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吸收外来文化的态度。从而肯定了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应该有中国的美,中国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前后几年留日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日本人,其中日本女子占很大比重,并且类型多样,个性特征丰富,美好与丑恶并存。小说中日本女子与中国男子存在爱恋、婚姻和一般交往三种关系形态。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中日关系的某些方面,曲折地表现了留日作家复杂矛盾的日本观,折射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夏燕 《工程与建设》2007,21(2):235-236
公路建设的"BT"投资模式正处在一个探索阶段.由于投资主体变化,给传统公路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带来部分变革.文章主要从公路工程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移交阶段、回购阶段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工程档案收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源外交开始对中东产油国发挥影响力.中国人不仅凭借手中雄厚资金在沙特和伊朗兴建炼油厂,而且还积极投资铁路、港口等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本<选择>杂志2010年1月号文章指出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将提升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力,牵制其石油定价权力,并进而影响日本获取能源的安全.日本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2009年中国从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日均进口石油超过只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性及其分类情况,剖析了作为长期资本流动的海外直接投资倍受各国重视而居国际资本流动主导地位的原因;针对多年来庞大的海外投资军团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扩大引资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及负面影响。提出了要客观分析海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从更高层面上认真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Japan is the largest trade mate of China. But the share of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mong al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Most Japanese rela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running badly.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swan ranks development model" . Workers employed by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becoming fewer and fewer as a result of shifting production workshops abroad; on the other hand, resold goods from overseas Japanese related enterprises to Japa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industry hollowing out", the process of which is nothing, but the process of alliance of regional economy in Southeast Asia, creating larg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Japan. This is inevitable for Japan, who desires to be an economical power in the world. The way out of Japanese rela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to rush ou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wan ranks" model.  相似文献   

13.
境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辽宁省境外投资额在全国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呈现出民营企业成为辽宁境外投资主力军、大企业海外并购势头良好和大连境外直接投资占全省较大比重的特点。为了促进辽宁省境外投资的顺利发展,各级政府需加大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机构,构建投资合作的融资平台,同时也要为企业筹资开辟更多的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14.
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日益加强是我国走向国际化的外在因素,资源、能源的缺乏促使我国加快海外直接投资。目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海外投资法规滞后,投资激励机制缺位和海外投资的审批程序繁锁等问题。国家应完善海外投资法规,改善海外投资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海外投资信息服务系统,简化审批程序等方面来刺激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福建省自贸区更有效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运用合成控制法,通过对比处理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福建自贸区的政策实施效果,由此评估福建自贸区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福建自贸区对FDI流入的正向影响于2015年自贸区建立后的第一个季度开始显现,并在2017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弱直至2019年第三季度起才开始得到恢复,这与同期全国自贸区政策全面铺开、中美关税战与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导向及福建自贸区本身制度创新不足等因素有关。为获取吸引FDI的持续性促进效应,福建自贸区应采取抓好系统集成创新及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借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率先开放试点等多项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两岸"三通"将对厦门的投资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既有利于增强外商和台商投资厦门的信心,提高厦门的投资效率,也会导致厦门本地资金和外资大力投向服务业;当然在短期内也会对本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造成本地企业人才的流失,增加改造环境的成本等负面影响,应设法加强两岸合作,提高吸引台资的质量,建立厦门经济的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刘巍 《科技促进发展》2015,11(5):676-681
日本拥有数量众多且富有创造力的中小企业。随着日本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大企业海外转移等问题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中国是日本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对于提升中国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日本中小企业在对华投资的比例和意愿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后需要从改善中日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等方面创造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以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例,研究了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所涉及的企业法律形态选择的法律风险及应对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不同国家采取何种企业形式较为合适受制于东道国的国内法,存在差异。投资者所关注的大多为采用何种企业形式以避免不利因素。合资经营企业具有其特定的优点和作用,但具有内在不稳定性,需应对不同文化冲突的困扰、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关联交易问题以及对重要事项决策陷入的僵局。合营企业采取公司形式较好。外资企业大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母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基本形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直接投资绩效问题是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宏观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对增进出口的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外汇储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是负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没有显著的长期或短期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对FDI流入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上,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不成立,两者短期因果关系也不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绩效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