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0.8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再通过一步溶胀法制备了亚2μm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研究了溶胀倍数、稀释剂比例、聚合温度、搅拌速度以及致孔剂等因素对溶胀、聚合过程和最终产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溶胀倍数为8~16,SDS 0.1%,PVA 0.5%、溶胀和聚合物温度分别为30~35℃以及70~74℃,聚合时间为18~24 h、搅拌速度为120~200r/min的条件下可合成出粒径为1.8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分散系数为0.2。而且,无孔亚2μm聚合物微球比多孔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耐压性,最高耐压力可以达到28MPa。  相似文献   

2.
针对能从大量待检测的生物分子群中,高分辨性及量化检测出某种特异性生物分子的新型免疫传感器的研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完整的理论数学模型,设计仿真出这种基于悬壁梁结构及抗体微磁球技术的新型生化免疫传感器,同时实现传感器的可复用性.特别是,此种免疫传感器很容易通过微细加工技术进行批量生产.执行控制电路、读出电路及传感器利用CMOS技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片上集成微系统.针对U型悬壁梁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合经典力学的悬壁梁静态应力分布及考虑1/f噪声、白噪声,推导出了U型悬壁梁结构所需的传感器灵敏度、最小感应力,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应用ANSYS、matlab、femlab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仿真出悬臂梁表面的微电磁场分布规律.从而得到实现抗体-微磁球技术所需的微电感线圈结构.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一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合成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P GMA/EDMA)的成孔机理,首次详细研究了交联度、小分子致孔剂、高分子致孔剂等因素对P GMA/EDMA微球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其孔结构及分布,将优化合成的孔径分布范围较宽的P GMA/EDMA微球用于分离5种标准聚苯乙烯样品,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的非晶丝微磁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FeCoSiB非晶丝材料物理特性基础上,利用Fourier解析法对非晶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展开分析,对它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探讨基于非晶丝传感元件的高灵敏度微磁物理场探测技术及电路实现途径,并以CPLD芯片为核心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实验结果证明:传感器在0~60μT的量程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其分辨率可达0.1μT.这就解决了大多数磁传感器对地磁场、生物磁场等微弱物理量无法精确探测的缺陷,从而拓宽了磁传感器在微电子探测领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务从分散聚合法制备种子到一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粒径5.0μm的无孔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的新方法,对其表面用新的化学方法改性后得到一种新型的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实验考察了流动相的流速及有机溶荆等对蛋白质保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填料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在流速为5mL/min时种蛋白可在3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将其应用于鸡蛋清中溶菌酶的快速分离纯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3.0μm无孔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P(GMA/EDMA)为载体,间氨基苯硼酸为配体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硼酸基亲合色谱填料.考察了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和庆大霉素,与硼酸配体的特异性作用,以及流动相中盐离子浓度和pH对抗生素保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带有邻羟基的抗生素和硼酸基具有特异性亲合作用,且抗体结构中具有不同的邻羟基数目表现出不同的保留能力.用所合成的硼酸基亲合色谱柱纯化去甲万古霉素,结合反相色谱检测其纯化液,证明所制备的硼酸基亲和色谱柱具备纯化去甲万古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核壳式磁性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因其兼具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磁微球根据其结构可分为三类.本文中综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单车道路段交通系统中利用车辆的磁特性,使用基于微磁传感器的自动检测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处理机动车辆的流量和速度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磁传感器的SOP(Sys-tem on PCB)自动检测系统,能可靠地完成机动车辆弱磁信号的检测、信号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经过实验验证,真正实现了交通管理中车辆检测的无人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以多巴胺为前体,利用高温碳化的方法制备多孔碳纳米微球.多孔碳纳米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来进行表征.利用多孔碳纳米微球修饰玻碳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4-氨基苯酚的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实现了对4-氨基苯酚的灵敏检测,线性检测范围为0.1~120μmol/L,检出限为20nmol/L.此外,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油酰壳聚糖(OCS)包被的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粒子(OCS-PL-GA NPs).采用红外光谱分析OCS-PLGA NPs.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纳米微球形态规整、分布范围小,表面没有小孔、裂纹.PLGA浓度增大,缓释效果增强.PLGA的加入改变了疏水性内核的构造,在内核中形成网络状屏障,从而降低了药物的释放速度.OCS浓度增大,增加了纳米微球的稳定性,也增加了纳米微球外壳的厚度和致密性,增强了药物释放过程中的物理屏障,缓释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深亚微米条件下线延迟超越器件的延迟影响芯片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片上总线模型和架构.采用多值逻辑传输模式实现片上模块间的通信;采用地址预置技术,提高基于四值逻辑的片上模块间的数据传输效率.ADMS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二值地址预置总线,在保持相同数据吞吐量时,可以使总线的数量明显减少;在保持相同总线数目时,数据吞吐量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铁钛平行分选"工艺对高压辊磨超细碎的-3.2 mm钒钛磁铁矿进行选别实验,研究了强磁选对钛铁矿的分选效果.当磨矿细度为-74μm粒级占80%时,辊压产品选钛给矿的单体解离度较颚破产品高0.58%,辊压产品-19μm+11μm粒级中铁氧化物的单体含量较颚破产品低1.38%.与颚破产品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分选"工艺相比,"铁钛平行分选"得到的强磁精矿中Ti O2的回收率提高5.11%,-19μm粒级的含量降低2.62%.不同粒级钛铁矿在分选空间中的受力分析表明,当粒度降低时,钛铁矿所受的比阻力急剧增加,而比磁力却有所降低,这增加了钛铁矿颗粒被磁场捕获的难度."铁钛平行分选"能够降低选别过程中微细粒钛铁矿的新生成量,改善钛铁矿的强磁选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核酸检测工作站主要是由光、机、电等部分构成的高精度生化分析仪器,其功能模块主要有:高通量磁分离系统、微量移液系统、精确温控系统、荧光信号检测系统.根据以上系统应用要求,简要介绍了系统硬件框架.基于硬件基础,系统软件采用树形控件完成了实验流程设计;采用MFC绘图完成了美观、易操作的实验属性设置和工作台布局设置,采用多线程监控技术实现与下位机RSC-485串口通信;采用Access数据库保存实验流程及结果,并导出打印实验数据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与聚丙烯氯化铵(PAH)以层层堆积(LBL)的形式包被到金纳米棒(AuNRs)的表面,从而替换AuNRs表面具有生物毒性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将癌胚抗原(CEA)的抗体(Ab)交联到AuNRs的表面,研制出一种新的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方法.随着CEA与AuNRs表面的Ab发生特异性反应,使AuNRs发生自组装,从而导致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吸收光谱的变化可以实现CEA的定量检测.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不同修饰层结合到AuNRs表面后的变化情况;考察了溶液pH、Ab与CEA的结合时间对响应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0~100ng/mL,检测下限为3.3ng/mL.  相似文献   

15.
实验构建了一种检测人免疫球蛋白G(人IgG)的竞争型免疫传感器.采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将IgG抗体固定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基于待测IgG与IgG抗原标记的、内部包裹Ru(bpy)23+的脂质体之间的竞争,实现对人IgG的检测.结果表明,电化学发光强度与人IgG的浓度在0.1-3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803.1-206.2x(ng/mL)(n=6,R=0.99),检出限为0.05 ng/mL.对人血清中IgG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新型实验室设备──磁选柱的结构、分选原理,以及选别各种磁铁矿粗精矿的实验室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磁选柱是磁铁矿的,一种高效精选设备。磁选柱的分选特点是把磁铁矿连生体颗粒有效地从磁铁矿粗精矿中分选出来,从而获得高品位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散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水为分散介质,并二次滴加单体与分散介质混合液,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等对微球进行表征.研究反应时间、初始单体浓度、分散剂浓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引发剂浓度和分散剂用量是影响聚合物微球粒径主要因素.分散剂浓度增大,引发剂浓度减小,均使微球粒径减小,分布变窄.最佳工艺条件为PVP用量1.5%、AIBN用量1%、单体用量10%、甲醇用量为60%、反应时间为6h、温度为75℃、制得的微球粒径为1.8μm.  相似文献   

18.
选取河南信阳高岭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梯度超导磁选设备对土样进行除铁实验,探究钢毛、进浆速度、磁场强度及预处理对磁选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选用1#钢毛对超导磁分选过程提高铁去除率效果最为显著,样品的平均氧化铁含量由2.5%下降至0.93%;为保证产品质量与产量,进浆速度保持在1~1.5 cm/s为宜;分离效率与磁场强度成正相关性,磁场强度由3.5 T上升至5.5 T后,磁选后得到精矿的平均氧化铁含量由1.09%下降至0.98%;常规磁选预处理并未大幅提升超导磁分离流程的处理效率和能力,超导磁选系统可对高杂质含量的土样进行直接处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聚团分选理论,采用改性聚丙烯酰胺(HPM)选择性聚团调浆-湿式强磁选工艺,考察了药剂用量、矿浆pH以及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细粒赤铁矿强磁分选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检测、EDS能谱分析、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检测等方法研究了物料聚团磁选前后的微观形貌以及药剂作用后矿物表面特性的变化,分析了药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药剂用量10g/t、矿浆pH 10、搅拌转速954r/min的条件下,采用“选择性聚团-强磁选工艺”与常规强磁选工艺指标相比,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5.39%.添加HPM调浆后原矿中矿物颗粒表观粒径显著增加,在强磁选作业中添加HPM调浆能够强化对微细粒赤铁矿的回收,HPM对赤铁矿具有选择性絮凝聚团作用,且在赤铁矿表面存在静电吸附和氢键吸附,在石英表面不发生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转炉钢渣可磨性差和含铁量高的状况,根据铁的赋存状态对钢渣可磨性的影响,研究了钢渣可磨性、磁选提铁及两者的交互性影响.研究表明:在细磨时间3 h以上时,钢渣粒度分布的峰值在100-120μm之间,铁含量越小,钢渣可磨性越好.钢渣的细磨次数愈多,磁选提铁越彻底.经过3次磨碎以后,可得到含铁量为45%以上的样品,钢渣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