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 (N12 )地层中 ,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 ,自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滨—浅湖滩坝亚相和湖泊三角洲相。这一结论对正确估算柴北缘地区的第三系油气储量及促进青海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N2^1)地层中,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自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滨-浅湖滩坝亚相和湖泊三角洲相。这一结论对正确估算柴北缘地区的第三系油气储量及促进青海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七月廿六日至廿八日三天内,辽南大部分地区降大雨或暴雨,尤其是老帽山区普降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地区的最大降水量达644毫米。在老帽山周围(包括其北的华尖子山,魏家岭和绵羊顶子山等)形成特大洪水(下称81.7洪水)并造成巨大灾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区,位于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大陆边缘活动带。中生代内陆断陷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紫红色类磨拉石建造,奠定了丹霞地貌造形成景的岩石地层基础;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地壳差异性抬升,形成了南岭和武夷山脉等构造山地。紫红色砂砾岩建造在强烈的流水切割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发育了一大批极具观赏价值的丹霞地貌,构成了武夷山丹霞地貌密集带等区域性的重要旅游景观资源。从燕山期岩石地层建造到喜山期改造成景,区域构造作用始终是主导性的地球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于低渗透气藏,由于储层的渗透率本身很低,在气藏生产过程中,随着流体的产出,地层压力下降而引起岩石变形,会对渗透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产能下降。文章在常温和模拟地层温度,并考虑原始地层应力条件下,对苏里格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山1段和盒8段砂岩进行了应力敏感性实验,采用应力敏感性系数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不同层段岩样对比显示岩屑含量越高其应力敏感性越强。常温条件下,盒8段应力敏感性强,山1段应力敏感性极强;高温条件下,盒8和山1应力敏感性均属于中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江北地区广泛发育先寒武纪地层,是我国南方型先寒武纪地层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些地层中含有铁、铜、磷及稀有元素等有经济价值的矿产。所以该区这些地层层序与划分的研究将丰富我国先寒武纪地质资料,并有利于矿产的寻找及地质构造的再造。 本文根据作者在该区从事先寒武纪地层工作近二十年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并参考地质测量与勘探的大量新成果及同位素年令数据,提出了对该地区广大范围内的皖鄂大别山区、苏皖张八岭区、胶南苏北区及其他地区先寒武纪地层的统一划分,恢复正常层序,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些先寒武纪地层除了分出最新的震旦系外,还分为五个群。有两个重要的地层界面。分别置于下、中、上元古代。  相似文献   

7.
大坪金矿床是哀牢山成矿带上的大型金矿床,已有千年开采历史,早期开采主要在老金山矿段。老金山矿段位于大坪金矿床南部,产在志留纪地层中,缓倾正断层控矿。该矿段所在的山峰被称为老金山。老金山位于一向斜中,东翼岩层向南西倾,西翼岩层向南东倾。但是,老金山南坡、中部地层产状南倾,其北部地层北东倾。老金山南部,志留纪中上统青山组和志留纪中上统康廊组呈弧形不整合接触;老金山北部,发育多条放射状、环状断裂。该矿段岩浆活动发育,说明老金山是岩浆上升形成的穹窿构造,老金山矿段控矿断层为该穹隆构造的次级构造。该矿段发育2期隐爆角砾岩和层状高硫化物矿体,是寻找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老金山矿段隐伏斑岩体向深部矿化蚀变逐渐增强,在大坪金矿床周围有哈播铜钼金矿床、长安冲铜钼矿床和铜厂铜钼矿床等斑岩型矿床。由以上证据,推测老金山矿段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椐腾北煤田煤系上覆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组合,进一步阐述了鲁西南地区晚侏罗世地层的存在,并首次发现了该区零星分布的老第三纪中—晚始新世官庄组沉积,为本区中、新生代地层层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它日错深凹陷位于青藏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中,其内发育有主含油气系统和子含油气系统。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郎山组,储层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盖层为下第三系牛堡组。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距今54Ma,有效圈闭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构造圈闭,期探有利区为新生代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它日错深凹陷位于青藏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中,其内发育有主含油气系统和子含油气系统。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郎山组,储层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盖层为下第三系牛堡组。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距今54Ma,有效圈闭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构造圈闭,勘探有利区为新生代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克提什坎金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克提什坎金矿床位于阿尔泰诺尔特地区南缘东段 ,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地层中 ,区内出露有二长花岗岩体。阿克提什坎金矿床不同地质体铅同位素特征表明 ,矿床铅不是单一来源的正常铅 ,而是混合型多来源的异常铅。矿石铅既具有地幔铅的特征 ,又具有上地壳铅的特征 ,并且具有造山带铅的特点 ,成矿作用与造山作用关系密切 ,铅来源于造山带物质 ,本质上是壳幔混合铅。阿克提什坎金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符合三元混合模型 ,三端元为地幔铅、上地壳铅及地层铅。  相似文献   

12.
于景强 《科技信息》2013,(23):488-488,489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具有山高坡陡、沟梁相间的地貌特征。早在第三纪沉积时期,由于控盆断层在不同区域上活动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基底特征,其上发育了多期成因各异的砂砾岩扇体。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砂砾岩体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明确了砂砾岩体不同阶段的层序发育规律,并建立了盐家地区退积式和利津地区进积退积叠覆式两种沉积模式。该项研究对指导砂砾岩体的期次划分以及有效储层的预测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的二叠系及其与三叠系界线的划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在该区长期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前人地层划分成果及当地使用习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古地磁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三地区的二叠系进行了综合划分与对比。结果将新疆北部二叠系分别称下、中、上统,与中国南方及国际标准的3个统对应;中二叠统对应于瓜德鲁普统,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290~265 Ma),中、上二叠统界线在中二叠统塔尔郎组上部,上二叠统与三叠系界线在上二叠统锅底坑组内;中二叠统分布于准噶尔盆地中南部、吐哈盆地北部和三塘湖盆地南部。结论建议将大龙口、锅底坑、塔尔郎沟、照壁山剖面和跃进沟剖面分别作为北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标准剖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乌海桌子山地区岗德尔山寒武系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电镜、阴极发光、氧碳同位素等一些新的鉴定方法,研究了10种岩石类型和15种重要环境标志。将寒武系沉积环境划分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指出了各组地层沉积环境的主要特点。古地理面貌的恢复,为进一步研究华北地台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人居与城镇建设安全的重大隐患,正确认识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开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预测预警、工程治理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保障黄土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解决滑坡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对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本文在对甘肃省东乡县陈家下坪山滑坡进行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面调查、钻探和探槽等多种手段,结合区域环境详细研究滑坡发育的特征,阐明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水文地质、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滑坡的影响。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评价了下坪山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下坪山滑坡为老滑坡整体复活,属于中型黄土—泥岩滑坡,其运动特征为间隙性下错的牵引式低速滑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滑坡稳定性的敏感因素;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受裂缝大量发育的影响,局部有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但未来环境变化会导致滑坡整体滑移失稳的可能性大;依据滑体原始冲沟为界将下坪山滑坡分为东西两块,西侧整体稳定性好于东侧,东西两处滑坡块体在遇暴雨或地震沿现有滑面发生再次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在西北内陆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该区黄土老滑坡存在复活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天山库车河地区山着二叠-三叠系的连续剖面,剖面中地层界线清楚,化石较为丰富。在上二叠统比尤勒包谷孜群中发现了安加拉大陆晚二叠世植物群的典型代表“Callipteris”zeilleri和俄罗斯库滋涅茨克煤田上二叠统顶部的特有种Yavoskya mungatica。而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的植物化石具明显的中生代面貌。因此,库车河地区海西期花岗岩之上覆盖着晚二叠世晚期地层,它与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地震地层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塔中地区存在上奥陶统的恰尔巴克组,并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地层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SSQ6层序对应奥陶系中下统、SSQ7层序对应奥陶系上统。SQ1层序对应蓬莱坝组,SQ2层序对应鹰山组下部云灰岩段,SQ3层序对应鹰山组上部灰岩段,SQ4层序对应一间房租,SQ5层序对应恰尔巴克组,SQ6层序对应良里塔格组,SQ7+SQ8层序对应桑塔木组,塔中大部分地区缺失SQ4层序。在沉积演化上经历了弱-无镶边陆架型台地→孤立台地的演化,最后晚奥陶系为一套桑塔木组混积陆棚相沉积。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北部的沉积岩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演化的阶段产物,其中青海海西州茫崖镇地区晚古生代早石炭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独具特色。本文讨论了该地区下向上石拐子组和大干沟组地层组剖面岩石组合特征,以薄片显微图像说明典型岩石组构、矿物组合等为特色,探讨了各岩性组地层的沉积环境,得出石拐子组上下两段沉积环境分别为浅海砂岩相和浅海-陆棚碳酸盐相,大干沟组沉积环境属于浅海碳酸岩相和浅海-陆棚碳酸岩相。为该地区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层序地层分析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金的成矿条件,并将桂北中一上元古代和下古生代地层的含金性与邻近地区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桂北地区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断裂构造等成矿条件。指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找金前景,并对今后的找金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二维重力正演拟合的方法,导出湖北武当山地区地下地层的可能分布,认为该地区是老地层覆盖在新地层之上,从而佐证了推覆体的存在。同时还得出:在川陕鄂地区的地壳中普遍存在低密度体,该低密度体可能是麻粒岩受压后析出自由水发生破碎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