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非线性元件交错相位反转器和激光分束器制备三模纠缠相干态作为量子隐形传态的信道,同时通过引入辅助模和采用阈探测器对光子数的探测,实现两模纠缠相干态的量子隐形传送.  相似文献   

2.
将普适可编程量子处理器推广到d-能级的量子系统情况,并给出了一个实现普适量子门阵列的具体方案。中的普适量子门阵列由一个Bell测量和3个推广的控制非门组成。为了完成d-能级系统的Bell测量和控制非门操作,现引入推广的Bell基和推广的控制非门操作,并讨论了这些Bell基及控制非门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量子纠缠态这种有用的量子信息"资源",在共振相互作用的腔量子电动力学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原子纠缠态的制备过程.提出了制备最大的纠缠态--GHZ态及非最大纠缠态--W态的方案.两种态的最大区别是:GHZ态的任意两粒子是可分态,多粒子才是纠缠态;而W态的任意两个粒子都是纠缠态,则对于W态的多粒子来说,即使丢失其中一个或多个粒子,剩余的两粒子仍然保持纠缠.该过程有望用现在的腔量子电动力学实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遗传算法完成量子隐形传态电路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新的一维编码模式,即利用码的位置信息来存储量子门的位置信息. 这种编码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效率更高,编解码更方便,能很好地反映量子电路的结构,且容易推广到多位量子电路. 设计了合适的适应度函数,分两部分判断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详细探讨了遗传算法的改进及相应实验结果,得到了更优的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双模腔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情况下系统态矢的演化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模腔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隐形传送双模双光子纠缠态的方案,该方案不需要进行Bell基测量,其成功几率为1/9,并且该方案可推广到双模多光子纠缠态的传送.  相似文献   

6.
提出利用一个EPR态作为量子通道来传送三粒子GHZ态,跟以往的隐彤传送方案相比,此方案不仅节省了纠缠资源,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双模腔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情况下系统态矢的演化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模腔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隐形传送双模双光子纠缠态的方案,该方案不需要进行Bell基测量,其成功几率为1/9,并且该方案可推广到双模多光子纠缠态的传送  相似文献   

8.
研究经典Bell态在PT-对称量子理论中的纠缠度变化问题。利用CPT内积,分别讨论PT-对称量子理论下四个Bell态的CPT纠缠度,计算这些经典的最大纠缠态在PT-对称量子系统中的纠缠度,证明在PT-对称量子理论中Bell态|φ~+〉,|ψ~-〉仍然是最大纠缠态,而|φ~-〉,|ψ~+〉在PT-对称量子理论中不再总是最大纠缠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虑Alice设备内部的统计波动,研究了弱真空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方案中该统计波动对双向系统非信任源的密钥产生率和最大安全距离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密钥产生率和最大安全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实验中可行的利用部分纠缠态实现多原子类猫态的离物传送.在此方案中,离物传送多原子纠缠态的成功几率等于作为量子通道的部分纠缠态的较小叠加系数的模的平方的两倍,即,利用此类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传送实现量子离物传态的最大几率.另外,由于原子是与大失谐的真空腔场相互作用,所以此方案不受腔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定点悬停控制,从应用层面提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协同控制算法.在飞行器整体硬件架构基础上分析量测系统的各个传感器,对于姿态测量通道提出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于高度测量通道提出互补滤波算法,对于水平位置测量通道提出双传感器融合算法.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状态空间及其小扰动线性化模型,设计了与之相结合的协同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最后在物理平台上对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表明多传感器融合与协同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的定点悬停精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坐标、动量本征态和相干态构造了三种不对称投影算符,并利用IWOP技术证明了这三种投影算符就是量子力学中的傅立叶变换算符.该算符可以实现坐标与动量本征态之间的傅立叶变换,以及坐标与动量算符之间的幺正变换.  相似文献   

13.
基于第一性原理总能量平面波全势方法,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的不同的交换关联势,分别计算面心结构(NaCl结构)PbS的总能,并给出了体系平衡时的晶格常数.讨论了不同交换关联势对晶格常数的影响;分析了体系平衡时的能带结构、能隙、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结果表明交换关联对电子结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曲Euler公式[1],证明了双曲平面H上的一类乘闭子集S2与一类幺正矩阵群U2[2]同构,具体刻划了H平面上的线性变换与Lorentz变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义离散测量事件,从量化定性测量信号中提取出定量信息,并与连续测量信号一起应用到混合系统状态估计中,以改善状态估计的结果,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讨论了由离散测量事件提取的信息在混合系统状态估计中的应用方案,并给出了设计步骤与实现方法.仿真实验证实,利用离散测量事件修正状态估计结果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提高状态估计的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函数变换理论,提出了对建模数据进行a^cos(x)(a〉1)变换,理论上证明了这种变换可以有效地提高建模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拓广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实例验证了所建GM(1,1)模型精度优于“对数幂函数”法所建模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个利用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实现原子纠缠纯化的方案,并将该方法推广到多原子部分纠缠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对不同原子数的部分纠缠态,纯化的概率都为2b2.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只需引入一个辅助腔场,然后进行局域操作就能实现原子的纠缠纯化,这在实验上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线性组合算符法,并通过简单的幺正变换,导出了极性晶体中强耦合表面极化子的有效哈密顿量.对于电子靠近晶体表面和远离表面的两种极限情况,得到了镜像势和自陷能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