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公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诚信”二字。对我国公证诚信制度的构筑进行思考,并就公证法律制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图走进公证法学研究与公证实践联姻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陈协心 《海峡科学》2011,(10):10-12,15
当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正在对能动司法进行热烈的讨论。作为归属于大司法概念下的公证,也存在着能动公证的问题,尤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公证作为法律服务的社会组织,要把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作为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合法权益的要求,发挥公证的能动性,彰显公证职能作用与价值,使公证发展成为服务型、主动型、高效型的行业。  相似文献   

3.
公证是一项有效的证明方式,在现今社会,公证的用途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公证滥用的情况日益增多。公证滥用对公证行业的危害是很大的。公证行业要正视该问题,要总结公证滥用出现的原因、表现方式和预防措施,并应学会在公证被滥用,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救济,对滥用者进行制裁,以此来减低公证的风险,维护公证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周锋 《科技信息》2012,(17):470-470
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各种机构和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担当者不同的角色,公证做一种预防途径应被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公证特有的职能作用和效力也决定了公证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法国是拉丁公证制度的典型代表,其公证法律责任制度臻于完善,其公证法律责任主体制度、公证法律责任类型与形式制度和公证法律责任保障制度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这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进一步发挥公正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公证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公证活动真实性、公正性的信赖和认可程度。公信力是公证制度的根基和生命所在。然而,公证丑闻的频频报道使其公信力逐渐受到侵蚀,本文从分析影响公信力的因素入手,寻求提升公证社会公信力的途径,以保证公证制度在国家信用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证人员的渎职犯罪可直接称为公证犯罪,骗取、勾结公证人员渎职出具虚假公证书的行为可称为公证手段犯罪,两者合称为公证领域犯罪.公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两者在审计组织体系中各有其特殊性:强制监督与委托公证的目的各有侧重;行政监督与民间公证的权力差别较大;无偿监督与有偿公证的范围及内容各有侧重;宏观监督与微观公证的层次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公证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弊端。而试行的主办公证员制也未触及原有体制的根本症结。我国应建立与世界接轨的个体联合性质的公证师事务所制,以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的效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陆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对公证制度法制化、规范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台湾公证制度历史较长,而且亦比较完善。对大陆与台湾地区公证制度进行比较,有利于我国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本文对大陆与台湾公证制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婚前财产公证已成为一个前沿的话题。一方面,它对于保障夫妻婚后家庭生活的和谐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真正接受它仍需时日。什么是婚前财产公证?怎样办理好婚前财产公证?这是摆在公证行业同仁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监管决策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以来,浦东新区的社会诚信体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市经信委的指导下,根据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的总体部署,以政府诚信建设为重点,以信用信息共享、信用产品使用和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为抓手,培育社会诚信意识和社会诚信环境,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保全证据公证与现场监督公证是两种不同的公证行为,但是,在公证办理过程中,有的业内人士因现场监督公证具有一定的证据作用,就将其随意定性为保全证据公证;而保全证据公证因均是在公证员现场监督下进行,就将其简单归入现场监督公证的范畴,以致"公证事项定性不准"常被专业法律人所诟病。为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两类公证行为进行细致区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诚信资源匮乏的原因,从完善诚信制度、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对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诚信资源匮乏的原因,从完善诚信制度、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对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当前诚信问题已变成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一般的诚信体系相比,政府诚信是一种代理者诚信,是一种非利润刺激诚信,也是一种非对等基础上的特殊诚信。政府诚信是政府自身存在的根本,也是社会诚信的核心。当前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某些诚信缺失的问题,其治理路径在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机制与监督制约机制的同时依法治官、依法治吏,加强公务员的诚信道德建设。政府的诚信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诚信度,建设诚信政府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公平社会的首要基础,更是治理国家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诚信反映社会存在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诚信活动的存在与诚信概念的产生呈现出不同步性;诚信主要构筑了一个从个人到人际交往再到政治统治不同层面上的道德行为调节体系;在阶级社会条件下,一些人对诚信的遵守趋向和另一些人的诚信缺失趋向同时存在;只有在社会主义“三大文明”高度协同发展、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诚信缺失现象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82年4月颁布实施以来,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为严明法纪、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制止犯罪、保障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促进国际间交流和两岸和平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订的《条例》已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社会对公证立法的呼吁之声日盛一日。笔者认为,公证是“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这种行为特有的社会职责本身就决定了它理应是一种法律行为。公证立法的确迫在眉睫。15年前的《条例》面对当前新异的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已显得捉襟见肘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向好,但公众评价堪忧。社会诚信缺失是个人的一种利益博弈选择,这种选择造成目前一部分人的失信,对社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非常有害。在构建诚信社会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诚信教化是基础、政府诚信是重点、立法惩戒是关键、建章立制是保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武怡 《科技资讯》2012,(8):241-241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诚信社会。诚实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和制度基础。然而,在社会诚信体系中,政府诚信是核心,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因此,政府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