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前提出发,创立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提出了通过“道德修养”方式就能实现理想人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3.
孟子关于性善论、舍生取义、浩然之气、大丈夫以及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格思想,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而且对当今人格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详细探讨了人格与孟子人格思想,分析了大学生人格现状,把孟子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有机融合,借鉴其人格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分析利用孟子人格思想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人格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红霞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77-79,91
孟子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承袭孔子所开示的人格意识基础,以“仁义”道德观为出发点与自律标准,以“性善论”作为心理基础,明确了理想人格的层次与最高典范,确立了人格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孟子又进一步深化了人格理论的实践路线,既有明确的人格培养策略,又在与“利”、“势”、“奴性人格”的对抗中磨炼光辉人格,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最终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人格思想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养心论"与其"性善论"息息相关,"心"与"性"是二为一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孟子认为至善之"心"丢失的原因有两点:一为耳目食色之欲的诱惑;一为个人道德自觉的缺乏。孟子对"性"有独特的认识,他的"养心论"关注的重心仍然放在了反求本心。注重人的道德自觉,达到"尽心知性"的境界,这是孟子"养心论"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表现在爱国奉献意识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缺失,意志力薄弱,人际关系失调等等。本文为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陷寻找突破口,从孟子人格思想中提炼出有指导价值的内容,以期知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关于心的论述都很丰富。孟子荀子有关心论的论述有心的内涵、心是否为标准、养心的途径与目的、心论产生的背景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表现。这种比较既可以帮助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也可以观照数千年来儒家心论的分派源头和肇始状况。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问题是一个永恒的社会问题,文中从心理素质角度对青少年的人格和塑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话题。孟子最早对人的道德境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明确指出人的道德境界存在善、信、美、大、圣、神的次第,人性本善的思想是此境界学说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而要真正修善成德,还需要充养善性的道德实践工夫。  相似文献   

10.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话题。孟子最早对人的道德境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明确指出人的道德境界存在“善、信、美、大、圣、神”的次第,人性本善的思想是此境界学说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而要真正修善成德,还需要充养善性的道德实践工夫。  相似文献   

11.
成人思想是既古老又崭新的一个课题,先秦儒家学者孟子对成人思想作了很好地探讨。他提出了人禽相异之说,架构了成人"仁义礼智"的道德体系,主张"求放心"、养浩然正气的修养功夫,其成人的理想人格是具有大义凛然、果敢英勇、不与世俗妥协的刚毅品格的"大丈夫"。  相似文献   

12.
13.
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本文分析了青少年人格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阐述了“三维一体”的健康人格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孟子思想可以用“法先王”“行仁政”“反霸道”“民为贵”“重义轻利”来概括,本文认为批判地继承孟子的政治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文化环境建设、廉政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富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民族新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表现。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应从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民主法制观念、心理品质、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要打破传统化的观念框架,以现代社会化体系和价值观设计、塑造符合现代中国化精神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6.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关得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得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长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批评家,以人格论批评著称于世。他以西方美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为参照,对中国古代人格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建构了现代个体人格论,对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鲁迅等伟大作家的人格进行了深入体察和阐释。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批评方法,更在于通过对伟大作家人格的追寻,探寻现代理想人格建构的方式,重振民族精神。可以说,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过程就是他追寻理想人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就天人关系而言,孟子主张以诚为纽带实现天人合一;就人与万物关系而论,孟子提出仁民爱物之说,肯定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论,孟子主张寡欲养气不违农时,要求人们克服贪欲,注重对本心的修养。此外,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要求人们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域,形成平等对待自然万物的宇宙意识。总之,孟子主张在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学术界将孟子心性论与其他相近或相关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孟子荀子心性论的关系及优劣是非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孟子荀子心性论有内在联系,荀子对孟子批评中实际上又有继承;但二者论断的优劣是非问题仍迄无定论。学者还将孟子心性论与以下的心性学说相比较或联系进行考察,包括:孔子心性论、《管子》心性论、朱熹及宋明儒学心性论、老庄心性之学、佛教心性学说、近代来华传教士心性论、弗洛姆性善论、卢梭等西方哲学家人性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