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本文主要就英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进行探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讽喻、换喻和提喻。  相似文献   

2.
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英汉谚语在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四个方面的差异展开分析,使我们对英汉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能够更得体,更礼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许多日语谚语研究大部分是通过对一些日语谚语的研究来认识日本人以及日本人的文化思想.或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日语谚语的语义构造或特征。应根据日语谚语的复杂性与中日谚语对译的准确性.对日语谚语进行系统归类并以多种手法准确翻译。  相似文献   

5.
民族侮慢语是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表达"侮辱"、"贬低"、"歧视"的语言形式,它可以通过语义降格实现,也可以绰号、蔑称或谚语的形式实现.民族侮慢语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通常来说,战争、宗教冲突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种族歧视、时空差异、性格外貌特征以及民族优越感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习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化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口头语典范的实寻。由于习语、谚语这一口语性质,他们的遣词造句特别讲究韵美和声律美,以使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背。本着重分析英语习语与谚语的节奏、韵律形式以及由此而的美感和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7.
英汉辞格异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华 《漳州师院学报》2003,17(2):48-52,57
美汉修辞作为英汉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英汉文化的制约,而呈现各自的形式和特征。对三种英汉“对应”的辞格进行分析比较,即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有助于把英语修辞研究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语言文化交流中,现代汉语吸收了大量的英语外来词,表现出愈来愈多的词缀化倾向和多音化趋势。英汉双语词典作为特殊的翻译文本,直接参与了英语语言成分的引进。英汉双语词典文本译名的词缀化和多音节化趋势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对翻译文本的具体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英汉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区别,英语名词化和汉语动词化的不同趋势,以及两者在无灵主语运用上的差异。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视,从而熟练运用英语,达到英语写作水平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美学修辞入手 ,借助一些具代表性的例子探讨了英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语义效果。以期对更好地欣赏比喻及其它修辞手段所赋予英语谚语的美学魅力有所俾益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正如培根所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谚语也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掌握必要和常用的谚语对学好一门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从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两方面,可找出英语习语汉泽与汉语习语英译方法的相似点与差异。英汉习语翻译若干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稀疏集目标检测方法存在的特征图缺乏空间细节信息、目标特征没有做到全局上下文实例交互、全局语义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学习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自适应特征增强和实例特征交互的稀疏集目标检测算法。自适应特征增强模块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利用不同尺度的池化和卷积来丰富高级语义信息,减小低级语义信息背景噪声的干扰,降低目标错检率和漏检率。实例特征交互模块在边界框回归设计中结合transformer的多层注意力,并融合通道注意力和动态卷积网络对建议框的通道信息进行增强,改善了目标的边缘信息,提高了网络的实例特征交互效率。最后在COCO2017数据集与原始网络进行实验对比,平均精度提升了4.2%,其中在大目标上提升了4.6%,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提升了2.7%。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闽南谚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人们交际交流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闽南谚语中的隐喻形式丰富多样,是谚语的语言张力与认知解读的重要因素.闽南谚语隐喻的喻体形象灵动,达到化未知为已知,化抽象为具体的认知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受语义透明度概念的启发,仿用语用透明度这个概念来分析英汉话语的语用含义,提出把握好话语的语用透明度是话语修辞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日常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它还是评定语用翻译译文质量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文时,会有意无意地用汉语指导整个写作过程.由于英汉分属不同语系,在语义、语法、语用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学生作文中出现许多错误.写作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受汉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病,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进行病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汉语对英语作文的干扰,提高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语义神经网络的特征,在分析了汉语语义关系的特点,人工神经元的特性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础上,将概念类内部知识结构与神经元的外部结构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语义神经网络神经元作为面向对象的类来处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中的继承,重载,多态性等机制来刻画汉语间的语义关系,实现了语义神经网络神经元的面向对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具有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概括性较强等基本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模糊语言,可以增强文学表现功能,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学范畴多来源于观人学。“英”、“雄”、“英雄”就是其中之一。观人学的标志性著作《人物志·英雄》从语义发生学角度阐释“英雄”概念,将人的才性析解为聪明(英)、胆力(勇),认为“圣人淳耀,能兼二美”,达到“化境”。古代诗学的“英雄”及其衍生范畴如英分、雄分、诗胆、诗力、魂魄、变化乃至于“才胆识力”等,都是在运用观人学原理探索诗歌规律中不断升华与深化的,反映了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意识与生命意识,从而使得古代诗学更加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厦门方言英汉辞典》记录了十九世纪中晚期的厦门方言语音与词汇。经过130多年的演变,其中部分词汇的语义已经十分模糊,或者彻底消失了。厦门方言中部分表达上极具特色的方言词不复存在,现代厦门方言的表达趋于规范化,理性化,简明化。本文通过对这类词汇语义的考察,分析其不同类型的消亡原因,探寻词汇系统的内部竞争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