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球运动知觉学习是专门化的知觉技能训练过程,对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排球运动员认知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在前期文献基础上,对知觉技能进行了分类,探究了排球运动知觉学习的实质,整理并提出有关排球运动知觉学习的机制,对未来排球运动相关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针对排球知觉运动技能训练开展专门化知觉学习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以往关于"刺激的知觉组织会损伤时序知觉表现"的研究,笔者进一步探讨了图形朝向(包含知觉组织条件)对时序知觉的影响。采用3条线段构成的C形为实验材料,采用4(图形朝向:对向、反向、向左同向、向右同向)×8(SOA:±15 ms,±30 ms,±60 ms,±90 ms实验1;±5 ms,±15 ms,±25 ms,±35 ms实验2)的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完成时序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较长的SOA水平(实验1)和较短的SOA水平(实验2)中,对向和反向条件的时序判断正确率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同向条件的正确率受图形开口方向影响。该结果表明图形朝向影响时序知觉,但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表现的显著影响未发现。  相似文献   

3.
成就情境中的运动能力知觉、坚持性和归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了Rusel的归因维度量表等问卷对大学生的运动能力知觉、归因和坚持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优差生无论在运动能力知觉还是在以后的坚持性方面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的自我归因和对他人归因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高运动能力知觉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内部的稳定的和自我可控性归因,锻炼更具坚持性,(4)运动能力知觉和对运动结果的归因与运动坚持性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时往往会忽略出现在眼前的其他事物,这一现象被称为"不注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作者综述了当前关于不注意视盲的3种主要实验研究范式:基于电脑屏幕呈现的静态实验范式、选择性注意范式以及持续的动态实验范式。对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的关联、不注意视盲现象中的内隐知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不注意视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注意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将知觉、注意与意识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带入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不注意视盲的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时往往会忽略出现在眼前的其他事物,这一现象被称为“不注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作者综述了当前关于不注意视盲的3种主要实验研究范式:基于电脑屏幕呈现的静态实验范式、选择性注意范式以及持续的动态实验范式。对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的关联、不注意视盲现象中的内隐知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不注意视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注意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将知觉、注意与意识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带入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6.
空间感知觉是人对物体空间位置、距离判断的能力。很多运动项目对空间感知能力的要求很高。通过构建空间感知觉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空间感知觉的测量方法,对34名青年男子进行空间感知觉的实验测试与分析,确定了各指标单项评价方法和各指标权重。主要研究结果:1)累进评分法更适合于评价空间感知能力;2)运用累进评分方程加权后5个评分公式分别为睁眼4m投掷评分公式:y=3.853×(x-4.435)~2-25.56;闭眼4m投掷评分公式:y=3.024×(x-3.372)~2-24.7725;闭眼转圈2m投掷评分公式:y=2.351×(x-0.754)~2-26.7075;睁眼5m距离预测差值评分公式:y=4.0236×(6.729-x)~2-31.5;闭眼6m距离预测差值评分公式:y=3.145×(5.595-x)~2-32.355。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种双稳态刺激(实验一)和线索启动范式(实验二)考察了知觉状态对瞳孔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者观看面孔-花瓶双稳态刺激时,花瓶知觉状态下的平均瞳孔直径明显大于面孔知觉状态下的平均瞳孔直径,表明瞳孔大小受到知觉状态这一认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集中探讨了幼儿归纳推理是基于类别知识还是基于知觉相似性这一理论争议。研究假设物体熟悉性影响幼儿归纳推理的依据,同时也影响物体名称对归纳推理产生的影响。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证明了这些假设。实验1中4、5岁幼儿根据熟悉物体名称和物体间知觉相似性归纳推理物体的属性。实验2中4、5岁幼儿根据不熟悉物体名称和物体间的知觉相似性归纳推理不熟悉物体的属性。结果显示对熟悉物体属性的归纳推理是以幼儿头脑中的类别知识为依据的,而对不熟悉物体属性的归纳推理则是以物体间知觉相似性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9.
自闭症存在明显的面部知觉缺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文章对自闭症的面部知觉缺陷的脑机制进行了概括.结果显示:1)对个人面孔的识别是进行人际交往和成功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成分,这与自闭症存在的社会发展缺陷有着密切联系.2)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面部知觉控制是由梭状回(枕颞叶内侧回)中部内侧出现的一小块皮质区所控...  相似文献   

10.
朱建国 《科技信息》2009,(24):224-225
发球是排球比赛中一项重要技术,利用专门运动感知觉方面的教学练习,进行排球发球落点和辨别能力两方面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感知觉与排球发球落点效果之间有着高度相关性,能有效地提高排球发球落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审美对象存在方式的具体含义可以逻辑地表述为:“自在-自为-为我们”的“准主体”。与此相应,纯粹知觉主体则是一个“自为-自在-为对象”的“准客体”。在审美对象与知觉主体“自在-自为”的整体层面上,两者互为主体,互为客体。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两者之间的可逆性的辩证关系实则是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现代心理学对感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使感知觉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已有对10位日本学生汉语阳平和上声的知觉训练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试分析2天的适应性知觉训练阶段和4天的高变异语音训练阶段的训练效果。通过统计与比较训练前后日本学生对各类音节结构训练材料的听辨正确率,发现测试材料和训练阶段间大致存在4种类型的交互作用。据此推测,不同的音节结构类型所适用的知觉训练方法不同。探索二者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和内容,提高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研究提示,物体特性的储存/提取与知觉这些特性的脑区有关.有的研究发现知识的储存和提取恰恰激活了知觉区,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知识的储存区并不是知觉区本身,而是位于知觉区的附近,比如前部.而知觉区或其前部与对刺激不同特性的提取是否有关,尚未有针对性的研究.文中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了在颜色知觉和颜色提取过程中,腹侧枕颞区的激活特点.实验采用静止的灰度图像做控制条件,首先对被试进行颜色知觉的功能定位,然后用6d时间在扫描机器外训练被试记住颜色和运动、颜色和字母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颜色信息的直接和间接提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颜色知觉任务激活了双侧腹侧枕颞区后部,当以运动为线索,直接提取相对应的颜色信息时,这一区域也被激活;而当呈现运动和字母两种线索,要求被试(通过间接提取颜色)判断二者是否互相匹配时,除枕颞区后部外,其左侧前部也出现激活.结果为颜色信息的提取中,左侧枕颞区后部和前部在不同提取任务中的功能分离提供了证据:与颜色相关的信息储存在腹侧枕颞区两个前后相近的部位,其中后部和颜色的知觉特性相关,而前部可能和颜色相关的各种知识联系相关.  相似文献   

15.
左腹侧枕颞区在颜色特征的直接和间接提取中的功能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研究提示,物体特性的储存/提取与知觉这些特性的脑区有关.有的研究发现知识的储存和提取恰恰激活了知觉区,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知识的储存区并不是知觉区本身,而是位于知觉区的附近,比如前部.而知觉区或其前部与对刺激不同特性的提取是否有关,尚未有针对性的研究.文中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了在颜色知觉和颜色提取过程中,腹侧枕颞区的激活特点.实验采用静止的灰度图像做控制条件,首先对被试进行颜色知觉的功能定位,然后用6 d时间在扫描机器外训练被试记住颜色和运动、颜色和字母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颜色信息的直接和间接提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颜色知觉任务激活了双侧腹侧枕颞区后部,当以运动为线索,直接提取相对应的颜色信息时,这一区域也被激活;而当呈现运动和字母两种线索,要求被试(通过间接提取颜色)判断二者是否互相匹配时,除枕颞区后部外,其左侧前部也出现激活.结果为颜色信息的提取中,左侧枕颞区后部和前部在不同提取任务中的功能分离提供了证据:与颜色相关的信息储存在腹侧枕颞区两个前后相近的部位,其中后部和颜色的知觉特性相关,而前部可能和颜色相关的各种知识联系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公立和打工子弟学校387名流动儿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追踪研究,探讨了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歧视知觉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以及歧视知觉、社会支持与自尊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显著降低、幸福感显著增加;自尊在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前测社会支持、自尊和歧视知觉共同影响前测幸福感;前测幸福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后测幸福感;前测歧视知觉能够通过后测歧视知觉间接预测后测幸福感;前测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后测歧视知觉;前测社会支持无法直接预测后测幸福感,但可以通过影响后测歧视知觉间接影响后测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视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视觉信号通过视网膜接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人们所意识到的画面。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水平不同角度探讨大脑如何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和表征,但仍有很多未解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视觉信息加工的研究进展,回顾了脑视觉信息加工过程及组织形式,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视觉可塑性、知觉学习、生物社会信息知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焕 《科技信息》2009,(26):129-130
本文采用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就教师期望对初中生英语成绩影响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中的期望态度因子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学生知觉到的来自教师的期望越积极,越是正向的期望,学生的英语成绩越高。  相似文献   

19.
卫宏燕 《科技信息》2013,(18):57-57,73
多媒体英语教学代表了未来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讨论了扎根认知论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描述了Barsalou的扎根认知论和知觉符号系统,以及Ellis的频率效应理论;接着通过实验解释了知觉符号系统和频率效应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学生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对82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文化依恋与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文化适应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2)文化依恋、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文化适应压力,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能显著正向预测文化适应压力,文化依恋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3)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并且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研究表明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有显著影响,并且个体通过将文化作为依恋对象,可以激活其安全基地图式,产生心理安全感,通过保持较高的心理安全感,降低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从而减少个体的文化适应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