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互省中,提出了另一种更为开放的"整体性",极力还原事实经验多个层面不断演化生成的整体世界。全面把握叶维廉的"整体性"及其在叶维廉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呈现,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历史整体性”是由学者、现代诗人叶维廉提出的一种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角度,其主要目的是强调回归事物历史情境的过程中,以跨文化视野达到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汇通状态。在具体结合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现代语境中的传播、现代诗与古典诗歌的汇通,中国现代诗的语言和“自我”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前提下,大致勾勒出叶维廉现代诗理论研究的总体轮廓,能够为现代诗的发展提供启示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维山水小诗是考察盛唐文人审美经验之历史原态的绝佳标本。面对此一标本,出现了如下四种解读:宇文所安把它读成一种“隐喻”,其方法论背景是颇有形上学意味的抒情论;叶维廉提出“任物自然”说,将山水诗的美学源头上溯自道家学说,而对禅宗与现象学作了相当的误读;萧驰认为王维晚期山水小品的观法是一种如来清静禅的禅观,其意境是直观下的“心境”;张节末则以为传统观法牵引着空观主导下的王维,其山水小诗达到了纯粹看与纯粹听,“现象空观”发明了山水诗境。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籍华人叶维廉是一位有着独特人生阅历并在诗歌创作和比较文学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学者,他的《比较文学》在1983年由台湾东大出版公司出版,其中在《东西方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先生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模子"理论,在比较文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这篇论文着重分析叶维廉先生的比较文学理论和他的道家美学境界,以期对叶先生的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叶维廉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从现代到古典、从西方到东方的转变和回归。跨时代、跨文化的双重视角,为他的比较诗学理论开拓了思路,并寻求到诗学理论的据点:"文化模子"理论。随着国际性文化境遇的恶化,叶维廉感到强烈的文化忧虑,进而走向文化批评的诗学理论建构期,这显示了他深沉的人文情怀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戴望舒诗歌的英文翻译散见于哈罗德·阿克顿和陈世骧合编的《现代中国诗选》、伦敦的《议程》诗歌季刊、利大英《中国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其人其诗》、叶维廉编译的《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奚密编译的《中国现代诗选》、贺麦晓和齐特内尔编译的《中国现代诗歌之花——民国时期诗选》等诗集中,目前只有陈玉麟翻译的《戴望舒诗选》一本英文专集。各种版本翻译文本质量优劣各异。鉴于戴望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中的重要地位,其诗歌的英文翻译还有重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当代诗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两位杰出学者,叶嘉莹和叶维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二人都拥有跨文化的知识背景和学术视野,但在如何建构中国当代诗学这一问题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态度。这一区别可以从两人的学术经历和素养中找到端倪。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学术水准的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叶维廉所操持的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式,一方面,从学理的层面打开了东方文化的言说方式与意义呈现空间,另一方面,其深层文化人格的介入与文化灵魂的渗透又对于这一范式进行了某种根本性的改写。这对于整个的人文学术的开展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往往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并受制于自身的经验.本文通过叶维廉的"文学模子"理论的探讨,寻求跨越经验阈限的策略,即采用文化传释、寻根探源、寻求共相的方法,消除先入之见,建立双向阐释、互为语境的比较文学观念和文学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和黄仲则都是性灵文人,康乾盛世中的哀吟者。他们的个人遭际虽不甚相似,但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爱情诗词都呈现出无法释怀的伤痛和苦楚。所不同的是纳兰的词更多表现的是对妻子的悼亡之情、对初恋情人的相思之苦,词作更具空灵之美;而黄仲则的爱情诗更多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和自身遭遇的凄惨,诗作更具凄婉之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最早引进了西方象征派手法的现代诗人李金发,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诗作之特别使其赢得了“诗怪”这一褒贬不定的称号。文章试图从李金发的个性、生活经历、所处环境等方面来探求其“怪”之根源,并由此分析体现在其诗作中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怪”。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诗的国度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李白,世人对他的研究多为诗风清雄奔放,情怀豪迈飞扬。李杜诗作构筑了唐诗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丰碑,创造了盛唐之音。本文则从李白悲悯的个人性情与独特的悲剧式气质的角度,浅析其诗作的文化底蕴,重点以其诗歌的核心题材来探究李诗中极具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籍此拙绎中国文化悲剧意识体现于李诗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清代诗人黄仲则,一生只活了35岁,令人扼腕叹息。他生平屡遭不幸,年幼时亲人相继辞世,成年后科举考试又接连败北,贫病交加,诗作时有凄凉之音,最后命丧异乡。其诗倍受人称道,其命运却如此惨淡,个中原因,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在谢朓诗风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关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从而完成了谢诗诗风接受的转关。  相似文献   

15.
范梈水游记诗、应酬寄赠诗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范梈的山水记游诗,有对奇特秀美的山水风光充满赞美之情之作,有渴望返朴归真、回归田园的诗作,有描绘各地风土人情之作,也有思亲念家之作等。范梈的应酬寄赠诗既有写景、抒情、言志之作,又有勉励友人或自勉之作,还有思乡念家之作,渴望归隐之作,追慕雅正、希望复兴圣贤之道的诗作等。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不仅以诗作表达了“浪漫的爱”的人生理想,也表现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他的一生始终怀有一颗积极入世之心,并以诗作来抒写对于社会贫困、人类苦难的人道主义悲悯,表达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态度,这也使得徐志摩诗歌“爱”的主题具有了博大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编纂的《全宋诗》及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订补》均失收吉安地区古代诗人龙仁夫、刘诜、刘彦章、李珏及其诗作,实属档案工作疏漏。现据《全宋诗》编纂凡例精神,对入元前即有诗作后来仕之及入元隐居不仕的四位诗人及其诗作搜罗补缀。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诗作向来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特点,但在《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组诗中却呈现出与之有所区别的率性纵情、洒脱开怀的另一面。组诗以何将军山林为中心,举凡园林景致、风土人情、宾主之乐,莫不一一道来,前后映衬,构思巧妙,别具风情,是杜甫众多诗作中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9.
中古妇女在家庭中的生存状况及其生活风度也有某种自信与潇洒,其恋爱婚姻生活是情深且又通脱;南朝文学理论的热点问题是对“情文”关系的讨论。上述二者构成中古“悼亡”诗的背景。潘岳“悼亡”强调妻子亡去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江淹“悼亡”组诗有着各种角度的叙写与抒情;中古还有为他人而作的“悼亡”诗。中古“悼亡”诗的写作模式有三:诗作的哀痛之情在沉浸铺陈与抑制劝慰之间展开,与自然界的事物循环往复相比人生只有一次,诗人自我的孤独与悲伤。中古“悼亡”赋、文有叙事意味,夫妇双方都写到。思念诗作的叙写则从对方着笔。  相似文献   

20.
在谢朓诗风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关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从而完成了谢诗诗风接受的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