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形象表象的模糊性属文学作品中的常规现象。文学语言的莱确定指涉与暗示功能决定了文学形象表象模糊性的实现,本文具体从一词多义、一语双(多)关、言语的偏离、非精确性描述等方面入手,探讨文学形象表象模糊性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雷珍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66-70
文学离不开形象。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 ,对同一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或者 ,表达相同意义却要借助不同形象。处理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有以下四种基本措施 :(一 )保留形象 ;(二 )更换形象 ;(三 )增加形象 ;(四 )取消形象 相似文献
3.
郭茂森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3)
文学正是以文学形象为自身的本质规定;而文学形象既非仅指内容又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形式。探索文学形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弄清文学形象构成的规律,对于认识文学的本质,增强文学创造和欣赏的自觉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中国的工人命运,体现了政治属性的革命化与社会属性的集团化趋势,由此,也决定了现代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变迁。政治角色由受压迫者渐渐成为主人,社会角色由传统的个体劳动者经由近代产业化与集团化而成为领导阶级。作家对工人的塑造,也大致经过奴隶—斗争—主人几个阶段。塑造方法,则从早期文学注重个体的遭遇到关注作为阶级集团的整体状态。 相似文献
5.
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特征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影响。历史叙事针对女性的“大德”、“大恶”的美学模武强烈制约着演义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位,使文学叙事丧失了自辟蹊径的能力而沦为史学叙事模武制约下的工具。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成为被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双重扭曲的镜像。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左翼作家群的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有既深受封建礼教的残害,又受到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恶势力压迫的悲剧女性,也有不为感情所累,勇敢执着追求自己理想,投身革命热潮,实现人格独立的知识女性;既有表现革命的新女性,也有光彩照人的女兵形象。他们通过对蕴涵着时代色彩的女性话语的书写,表达了这一群体对于中国妇女问题的殷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日本的“笔部队”作家和军队作家创作了大量侵华文学。这些作品形成一个特定的中国形象。运用形象学理论对这一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形象是当时日本占主流地位的“大东亚中国观”的文学化,同时也是战争时期特定政策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9.
王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64-66
修辞作为对语言的特殊加工,是一种使词语意义得以明晰与遮蔽的共生行为,也是对学本意义的变形与再生,仅从把握隐喻和象征两种基本的修辞手段来看,它对学阅读中的意义发现和理解即有着十分置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家将在历史舞台的影响恒久远,然而杨家将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的形象存在着差异,杨家将三代代表人物在历史叙事中表现为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骁勇善战、远见卓识的形象,而后在文学叙事中又进一步彰显了其尽职尽责、孝敬父母、尚气节、体恤将士的形象,当下不断有文艺作品重塑杨家将形象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正义、面对困苦积极乐观的气节与品格。这些人们所敬仰的美好品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中有些重要的意象,它们传达了作家本人的哲学观。本分析了三个重要意象:摇椅——幻梦的象征,保险箱门——命运的转变,海尔太太、万斯太太——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但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而且还表明了德莱塞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14.
康碧芳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0(1):13-16
本文引进sn开映射,利用它把一类sn第一可数空间刻画为度量空间在不同sn开映射下的象,并给出sn开映射与1序列覆盖映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中,作家主要借助"江湖”和"侠客”这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意象的荒诞悖立来表现其对现实世界的主观体验.在金庸笔下,世界秩序是错乱的,人类存在是荒谬的,无论是世界秩序的错乱还是人类存在的荒谬,都具有着极强的顽固性和不可抗争性,人们对其只能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武汉市城市形象定位的依据,以及武汉市城市形象的现状,并在将武汉市定位为国际性特色风景旅游城市、中部经济核心城市、科教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武汉城市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彭萍媛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18-120
本文从塑造图书馆员良好形象的意义,树立图书馆员良好形象的具体表现,提出图书馆员良好形象的具体措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塑造图书馆员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8.
胡洁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3-105
在当代的一些理论评论家们喜欢用“多媒体图像时代”、“景观社会”、“仿真的世界”这些前沿的学术术语来概括当下建立在“视觉图像”基础上的多媒体信息时代。事实上,众多的视觉媒介,如电影、电视、摄影、绘画、雕塑、建筑、广告、动漫、游戏等,正共同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视觉——多媒体图像系统。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一个具有后现代特质的“多媒体图像世界”正渗透到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对周遭现实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娜拉”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中,作为被书写的叛逆者,与易卜生的“娜拉”原型产生了疏离,形成了中国化的“娜拉”系列。中国特有的土壤孕育了“娜拉”形象.形成了中国经典性类型。“娜拉”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构建中发生着嬗变,并在男女作家笔下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