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宣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的倡导下,浙江省科技厅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科技下乡活动,是科技信息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农村之间有效传递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的通道,是加快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创新科技进程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能更好地向农民传播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帮助农民提高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育、开发农村信息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  相似文献   

2.
黄山市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但农业仍是经济的基础."九五"期间,黄山市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夯实农业科技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3.
二、在我国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紧迫性 在世界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进程中,我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 (一)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每遇到适合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大环境,以及相应的重大举措,就会使农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形成一次快速成长期和革命性进展,并持续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业出现阶段性的跃进。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  相似文献   

4.
肖华荣 《科技信息》2007,(15):246-246,239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部分。然而,由于政策、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参差不齐。要改变这种状态,政策扶持固然重要,但当前主要的问题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只有农业结构合理,产品科技含量高,扩宽市场销路,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像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对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中存在的投入、体制与应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引发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其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农业一个“破题”、 “两个飞跃” 的论断,指出了科技和教育对农业的破题以及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根本关系。现在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望通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争取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再次更大的飞跃。这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世界性新的农业革命正在兴起,对我国是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解读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趋势的同时,着重阐述了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特点、紧迫性、可能性和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依靠科技,实施新的产业科技革命,才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我国农业新的历史性跨越,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未来发展看,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在“三农”。“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这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与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加紧密结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地位和相互间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尽快落实农业上新台阶的科技进步战略,是科技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农村经济的振兴是我国县(市)科技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县(市)科  相似文献   

9.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缺少法律保障、政府支持不到位等问题。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庆市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近几年来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工作,把科学技术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进一步提高安庆市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丰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科技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8%左右。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创新为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及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当前我国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通过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取得数千项农业科技成果,但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而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这表明需要改革我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以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大力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满足农村经济对科技资源的迫切需求,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农村科技服务港”的建设,一头连通了全市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一头连通了郊区县的“三农”,在城乡之间搭建了科技资源“溢出”的服务平台,把首都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引向郊区,进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是国家科技部星火富民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科技服务农民为宗旨,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数据网络为基础,致力于推动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转播,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当前,农业科技“110”在宁夏已发展成为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科技进步引领农村建设,武装农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原有发展基础的影响,丽水市经济在浙江省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虽然在最近13年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农村交通、通讯面貌有所改观,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市场信息不灵、技术培训不到位是制约丽水农村经济实现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科技远程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化推动和创新农村推广传播体系,是农村发展的要务。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分别进行这项工作,已卓有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部联合科技部、农业部组建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正是针对具体情况、端正指导思想、整合集结各方力量、创新农村推广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将会在四个方面支持和推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彦鹏  曹方  陈秉谱 《甘肃科技》2013,29(10):1-4,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就此从传统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两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用林达尔均衡、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制度经济学与博弈论等方法。分析表明,科技特派员创业行为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全民科技新格局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0.
崔颖 《今日科技》2006,(12):18-19
我省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为契机,2002年以来全面实施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推进镇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