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嗅觉可视化技术及其对5种化学物质的区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人工嗅觉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研制了一种新型嗅觉可视化的检测系统.介绍了卟啉和疏水性pH指示剂这两种嗅觉可视化材料以及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制作.并详细阐述了嗅觉可视化系统的组成、检测步骤和数据处理.最后用所研制的嗅觉可视化系统对乙醇、甲醛、氨气、丙酮、乙酸5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通过特征图像,人眼很容易就可以将5种化学物质区分开.用常规聚类分析表明,当取相似度为10时,可以将5种化学物质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2.
针对肉类快速检测的需求和人工嗅觉技术存在的检测范围窄、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等缺陷,根据金属卟啉化合物与有机小分子气体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的原理,介绍了人工嗅觉可视化技术在肉类检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特性及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制作过程,然后对嗅觉可视化系统的组成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嗅觉可视化技术是使非可见物质成像(主要是气体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属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一个新分支.使用卟啉和pH指示剂作为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气敏材料,检测猪肉中的优势致腐菌和新鲜度.将3种优势致腐菌(梭状芽孢杆菌、热死环丝菌、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3组猪肉样本中,在3种温度(-16℃,4℃和20℃)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后,采用扫描仪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每个样本反应前后的图像信息;将阵列反应前后的颜色差值作为样本特征值,对不同的猪肉样本经不同贮藏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可视化传感器阵列显示其特定的颜色图像与其对应.结果表明,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猪肉的优势致腐菌以及判断猪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对4℃恒温下储藏的冰鲜鲳鱼的TVB-N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嗅觉可视化技术提取其挥发性气味信息,将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鲳鱼挥发性气体发生反应前后的RGB颜色变化值作为传感器响应值,分别建立TVB-N的偏最小二乘法(PLS)、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预测模型.经比较,GA-PLS模型预测效果更优,预测集相关系数达到0.851 7;可视化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与TVB-N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以快速预测出鱼储藏期间TVB-N变化,从而无损评价鱼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可视化技术的含义,阐述了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内容和过程,探讨了可视化技术在地震数据显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图标技术是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在此技术的基础之上,给出了一种数据对象可视化表示的规范化方法,提出了基于图标技术的一种统计数据的可视化模型及表示方法,最后给出了利用此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数据的可视化表示是简单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袁凤娟 《工程与建设》2022,36(2):295-296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越来越大,涉及工程结构内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难题,很难用一张简单的图表或一种数学模型来描述.在此背景下,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了化解水工结构工程实践困境的重要工具.基于此,本文对水工结构工程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展开了探讨,分析结论可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承担的“农产品品质评判的智能嗅觉传感技术及其识别模型研究”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将智能嗅觉系统用于食品内在质量评定,这种技术应用在国内还很少.这是一种全新的分析、识别和检测食品质量的方法.它可以提升企业的质量检测体系,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有利于拓展和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传统时空轨迹可视化技术要求用户在PC端安装终端或插件,无法实现有效推广。部分技术能够实现预渲染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但浏览器不能对图像描述进行空间研究,无法实现地图的可视化。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HTML5技术的时空联合目标轨迹动态可视化技术。基于HTML5技术对时空联合目标轨迹动态可视化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可视化技术总体结构,利用MVC模式实现开发。对时空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三次Hermite插值完成对时空联合目标轨迹插值的重构处理,通过实时处理手段对轨迹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通过新的HTML5技术,利用canvas完成对浏览器端时空联合目标轨迹的动态可视化处理,无需第三方插件。用户终端的http访问请求通过websocket提供,用于实现时空联合目标轨迹数据的高效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精度高,能够有效检测时空轨迹异常,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价值,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首先就可视化数据挖掘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阐述,然后探讨了可视化数据挖掘的一些主要技术,最后通过所开发的一个系统对经典的购物篮分析问题进行了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实现探讨。  相似文献   

11.
魏会龙 《广东科技》2013,(10):160-161
主要针对当前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复杂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介绍了有关GIS技术的相关问题,实现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可视化,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洞穴探险通信方式导致探险进展缓慢,研制用于洞穴探险可视化通信系统能够加速探险进程。利用红外自动补偿摄像头及耳麦对现场进行记录,采用MPEG-4格式对记录的现场情况进行压缩编码,现场与地面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SDSL传输方式,我们研制出了样机系统。实验测试表明,该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视音频信号的可靠传输距离达到3km以上,误码率小于2%。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项目多功能的要求,建筑物的体量也越来越大,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对技术交底的内容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国内传统的技术交底存在方式单一、内容不全面、流程繁琐等缺点,不利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将BIM可视化技术用于技术交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技术交底的不足,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鸣杰 《科技资讯》2010,(25):48-48
本文对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分类进行了介绍,结合起重机金属结构故障的管理特点论述了可视化技术在起重机结构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运用可视化管理技术可达到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白蚁喜食和对白蚁有引诱作用的几种物质(甘蔗粉、木耳粉、松花粉及柠檬醛和香草酸)对两种乳白蚁进行了"Y"型嗅觉仪试验和触角电位(EAG)测定.嗅觉试验的结果表明: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对0.1 μL/mL的柠檬醛、10 μg/mL的香草酸及木耳粉具有明显的趋性,而对10 μL/mL的柠檬醛则有显著的忌避性;大家白蚁C.curvignathus对1 μL/mL的柠檬醛及木耳粉的趋性极为明显.触角电位测定的结果表明,两种白蚁对上述几种物质均有EAG反应.其中,对柠檬醛和香草酸的EAG反应较强烈,并随着浓度升高反应值增大.两种白蚁对柠檬醛的反应值高于香草酸.实验结果证实,上述几种物质对两种白蚁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可以在白蚁诱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调动学生对肝胆外科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对肝脏影像学及外科治疗的理解及认识, 提高学习效率及成绩, 提出一种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新颖教学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医学院临床 5 年制学生90 名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对照组采用传统肝脏外科授课方法教学, 实验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传统授课方法进行教学。 学习结束后, 两组学生进行标准化考试, 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结果显示, 实验组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及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可视化技术综合优势.内涵原理,探讨了公路养护管理中可视化技术科学应用发展实践。对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可视化技术发展延伸,实现综合效益目标,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遥感技术(RS)被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中,但遥感监测所得的大量林火数据直观性较差.该文以广西气象局卫星林火识别数据为数据源,探讨基于组件GIS实现林火遥感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和方法,并利用SuperMap objects开发了卫星遥感林火业务系统,实现了林火信息查询及统计信息的可视化.应用结果表明,使用GIS组件可快速实现林火信息可视化,进而极大地方便了林火信息发布工作.  相似文献   

19.
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芳樟醇是水稻受虫害诱导后产生的重要挥发物性物质。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参与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过程中。通过田间调查和昆虫触角电生理分析,对这3种挥发物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嗅觉行为水平上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杨酸甲酯对害虫的虫口密度影响较明显,晚稻田中,水杨酸甲酯组的害虫数量(14.42头/板)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赤眼蜂的嗅觉电位随芳樟醇和茉莉酸甲酯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浓度为1/50时赤眼蜂嗅觉电位的变化值显著高于浓度为1/5000时嗅觉电位变化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PVM的并行编程技术及其对温度场的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基于PVM分布式平台的并行编程技术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本概况、数据场可视化的流程,接着在Visual C++ 6.0可视化编程环境下对温度场可视化应用进行了并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