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静态法和选择提取法研究重金属元素铜、镉在石灰性土壤及其不同组分上的吸着。吸着条件为:PH=7.8±0.2,T=293K,离子强度为0.01mol/L CaCl_2。研究表明,铜和镉在土壤上的吸附并不是离子交换机理,而是符合Langmuir吸附机理,该法的特点是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种子根为材料,研究了镉、锌及其复合污染对其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05ppm镉和0.5ppm,5ppm锌对小麦种子根的生长及生理活性有促进作用;当镉浓度超过0.5ppm,锌浓度超过5ppm时,对生长及生理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镉和锌的关系不仅与二者的浓度有关,而且还决定于〔Zn~(2+)〕/〔Cd~(2+)〕.当(Zn~(2+)〕/〔Cd~(2+)〕>10时,同一水平Zn处理中,〔Cd~(2+)〕的增大会减小其伤害,同一水平Cd~(2+)处理中,〔Zn~(2+)〕的增大会增强其伤害;当〔Zn~(2+)〕/〔Cd~(2+)〕<10时,同一水平锌处理中,〔Cd~(2+)〕的增大将增强其伤害,同一水平镉处理中,〔Zn~(2+)〕的增大将减小其伤害。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对蚕豆种子根的生长、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在3000-5000GS范围内,根的生长速率最快,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最高;磁场强度低于3000GS时,对种子根的生长和细胞分裂指数影响不明显;高于5000GS时,蚕豆根的生长速率和有丝分裂指数降低。不同磁场强度对染色体畸变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7,(1):31-35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9.0±1.0℃的条件下,用Cu~(2+)、Hg~(2+)、Cd~(2+)3种重金属离子对体重1.2±0.16 g的单环刺蜢幼蜢进行了单一因子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Cd~(2+),幼蜢在3种重金属离子溶液中呈现出不同的生物学效应.Cu~(2+)对幼蜢的24 h、48 h LC_(50)分别为1.768、1.408 mg/L;Hg~(2+)的24h、48 h LC_(50)分别为1.097、0.770 mg/L;Cd~(2+)的24 h、48 h LC_(50)分别为2.084、1.789 mg/L.Cu~(2+)、Hg~(2+)、Cd~(2+)对幼蜢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41、0.077、0.179 mg/L.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Ca~(2+)、Na~+处理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初步表明,用0.10%—0.35%Ca~(2+)、Na~+处理小麦种子18h,在水分胁迫下其发芽率、根冠比、幼苗鲜重都显著高于水处理情形,其中又以0.25%Ca~(2+)、0.20%Na~+处理浓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9
以水为分散剂,将可聚合乳化剂SE-10和苯乙烯成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功能化聚苯乙烯纳米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可聚合乳化剂SE-10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制备了一系列形貌规整形态规则的聚苯乙烯纳米球,探讨了pH值、吸附温度、纳米球用量、吸附时间对Cd~(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聚苯乙烯纳米球对低浓度Cd~(2+)具良好吸附效果.对于初始浓度为500μg/L的Cd~(2+)溶液,吸附后Cd~(2+)溶液浓度可降到2μg/L. 相似文献
7.
铁锰微量元素对淡水藻类的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玉渊潭湖自然水体中的藻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e~(3+),M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e~(3+)能极大地促进藻类对N,P的吸收,使藻类成倍的增殖,各质量浓度(p)表现的促进作用强弱顺序为500,50,5,5 000μg·L~(-1);在营养充分时,Fe~(3+)可能会成为诱发水华的主要因素.Mn~(2+)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低于Fe~(3+),试验结果表明,最适p(Mn~(2+))为50μg·L~(-1),当p(Mn~(2+))=40 000μg·L~1时,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79401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79401处理种子能明显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生长.50mg/L浸种3d后发芽率提高33.4%,7d后出苗率提高26.3%,三叶期根,茎干重分别提高50.9%和44.8%.根茎干生比提高18.2%。浸种对旱地的小麦冬前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Cu、As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As及其复合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小麦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As单一及其复合污染时,对种子萌发初期有短暂的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强,毒害增强,复合污染时表现出一定的拮抗效应,除此以外,Cu、As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葛花中策量锌,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葛花中微量锌和铜,在0.01mol/L的高氯酸溶液中,锌、铜的有良好的溶出峰。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光度法相符,方法简便、反应灵敏、准确度高。Zn^2+在0~0.8ug/ml、Cu^2+在0~0.4ug/ml分别与其溶出身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苹果多酚氧化酶(简称PPO)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应用紫外差示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性光谱(CD)等生物物理技术和酶活性测定研究了外加Zn^2+对苹果PPO的分子构象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景锌的加入能增加酶的活性和提高α-螺旋含量,当[Zn^2+]/[PPO]为2.0左右时,苹果PPO活性最高,继续增加[Zn^2+]/[PPO]比值,酶活性开始下降,比值为2.7以后,Zn^2+表现了对PPO活性的抑制,α-螺旋含量下降;Zn(Ⅱ)可能与PPO中的组氨酸残基进行了配位,(ImH)σN+σN→Zn^2+、(ImH)σ→Zn^2+、(ImH)π1→Zn^2+、(ImH)Ⅱπ→Zn^2+分别为227,241,265,335(nm);色氨酸和酪氨酸的荧光均受到Zn^2+的猝灭,但它们的微环境在Zn(Ⅱ)-PPO的相互作用中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Cu2+和Zn2+对活性污泥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u2+和Zn2+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经常遇到的金属离子,文章利用序批式实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在Cu2+和Zn2+作用下的生长模式.尽管微量的Cu2+和Zn2+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益,但当它们达到一定的质量浓度时,均会对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COD的去除速率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产量在Cu2+的质量浓度为1~20 mg/L时均有所减少;而Zn2+的质量浓度只有超过5 mg/L时,才能使污泥产量降低,当Zn2+的质量浓度等于或低于5 mg/L时,它反而轻微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COD的去除速率.总体而言,根据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基质比去除速率、活性污泥产率以及COD的去除效率等各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u2+的毒性比Zn2+强.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Fe~(2+)、Cu~(2+)、Zn~(2+)喂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以血清抗菌活力、溶菌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为指标,分析了Fe~(2+)、Cu~(2+)、Zn~(2+)对鲫鱼生长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能促进鲫鱼的生长;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对鲫鱼非特异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Cu~(2+)1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抗菌活力最强;分别添加Fe~(2+)150 mg/kg、Cu~(2+)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的溶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鲫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最强;适量添加Fe~(2+)、Cu~(2+)、Zn~(2+)能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铜、锌和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自虾壳中提取了甲壳质,经脱乙酰基后转变为壳聚糖。详细研究了壳聚糖吸附Cu~(2+)、Zn~(2+)、Ni~(2+)的最佳条件,洗脱及再生方法。利用其富集天然水中痕量Cu~(2+)、Zn~(2+)、Ni~(2+)后,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回收率为95.0%~103.0%,检出限分别为Cu0.077μg/L,Zn0.024μg/L,Ni0.14μg/L。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砀山酥梨为实验材料研究梨果实发育期间C a2+、Zn2+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光强的关系。结果表明:(1)砀山酥梨果实C a2+、Zn2+浓度在盛花后第1周和第7周出现两次高峰,这正是石细胞形成的关键期,说明C a2+、Zn2+浓度大小与石细胞的形成有关;(2)梨果实吸收C a2+、Zn2+主要在幼果期,且表现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 相似文献
17.
环烷酸—仲辛醇—二苯亚砜协萃Pr~(3+)、Nd~(3+)、Sm~(3+)、Gd~(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烷酸—仲辛醇—二苯亚砜煤油溶液,对高氯酸底液中的Pr~(3+)、Nd~(3+)、Sm~(3+)、Gd~(3+)进行萃取。实验发现存在协萃效应。调节上述混合体系的组成及试液的pH值,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可使Pr~(3+)、Nd~(3+)及Sm~(3+)、Gd~(3+)这两对离子既有适当大小的D值又有相对较大的分离系数。本文还对该三元体系的协萃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5,30,50,70,100 mg/L)Cd2+对玉米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能提高玉米根SOD、POD和CAT的活性;高浓度Cd2+对它们的活性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玉米根中的MDA含量与Cd2+浓度有关并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Al~(3+)对离体玉米叶片具有毒害作用,表现在使叶片保护酶 SOD、 POD、 CAT活性降低,蛋白质降解加速,叶绿素结合强度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 MDA及相对电导率增加。而 Ca~(2+)对 Al~(3+)毒有缓解效应。在 MDA、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等指标上,表现出加入少量 Ca~(2+)的保护效应大于 Al~(3+)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