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2009年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为1437万人,占目前中国5160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近1/3.而且总量与比例仍在持续增加.但是,与总量规模相比较,女科技工作者队伍的质量优势却相对较弱,女性在高层科技群体中所占比例非常低,职位越高女性人数越少.据相关统计,女性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两院院士中占5%左右,在"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占4.6%,在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占8.4%,在全国性自然科学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占8%;而在"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组中,基至没有一位女性.  相似文献   

2.
<正>在男女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其实是存在着隐性的"不公平"。这一点,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可窥一隅。在女科学家的历练之路中,有着不少的"烦恼"。笔者在参加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举办的"‘科学家月度座谈会’暨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时了解到,多位来自科技一线的女性工作者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烦恼"。在讨论中,她们也献计献策,畅谈如何让女科学家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优势所长、贡献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男女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其实是存在  相似文献   

3.
 对于女科学家已经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女性在科学技术职业生涯中的比例随着她们在这种生涯的阶梯上的攀登而下降。”[1]即在科学领域,等级越高,女科学家人数所占的比例就越低。从近五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2001—2009年)的数据分析看[2], 2001年在增选的56位院士中有8位是女性,在近五届增选中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比例最高,达14.29%;其次是2009年,有5位,占总人数的14.29%;但是2005年只有1位,而2003年和2007年都是零。近五届增选的女性院士之和也只有14位,占总数的6.1%。这个数据比2008年统计的全国女科学院院士的比例5.8%略高一点。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精神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敢为人先和协同共享是主要的精神内涵,而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传承者,科学学风和科研作风也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当前重要的一个主题便是“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事实也充分证明,女科学家、女科技工作者在物理、医学、数学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她们都致力于用科学改变着世界、造福人类。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和医治很多疾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2020年,有4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化学奖、物理学奖和文学奖,占获奖人数的45%,这也是女科学家在获诺奖上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22日,第17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主题为"科技女性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主任、协会常务副会长程东红主持开幕式并致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出席论坛并作总结发言,300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女科技工作者和女大学生代表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女性比例逐年增加,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女性教师人数比例仅占教师总数的26%,女性科技工作者人数比例占全体科技工作者总数的33%;而到2010年高校女教师人数比例已达46%,女性科技工作者达到1400万人,占全体科技工作者总量的40%。如果说以男性科技研究人员为主流的科技界其科研活动特征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理性、大刀阔斧的话,则女性科研人员为科技工作带来的更多的是敏锐、细腻,同样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13,(1):15
2012年12月11日,有中国青年科技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获此殊荣。她们将创新方法引入基础研究,在各自的科研领域获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从而在获取新材料、解决生物学医学难题、应对环境与气候挑战等方面获得新进展,也为整个科学界带来了新思路和新突破。10位获奖的青年女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7日,在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支持下,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美丽人生·中国梦"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的女大学生、青年女教师等300余人参加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郑晓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芝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实验室主任吴骊珠教授,用她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为同学们诠释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素有中国青年科技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日前揭晓,西北大学地质系刘建妮教授当选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荣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此前,范代娣教授曾于2005年荣获该奖项的提名奖。据悉,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共由111个单位和22名专家推荐,提名有效候选人183人,入选者仅10名。刘建妮,1997年考入西北大学生物系,2001年考入地质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直博,师从舒德干院士。2006年7月,刘建妮留校任教。她长期致力于节肢动物的起源探索,2006年,她在我国云南澄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9日,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52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奖励,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恕行等36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劲松等14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从今年获奖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水平来看,国际领先水平占84.6%,其余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再创历史新高。此外,今年有7位女性获奖科学家,占总人数13.5%,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中国科研领域,特别是女性科学工作者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在中国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让“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安徽医科大学近五年来女性科技工作者业绩量变化趋势,掌握科研激励政策的实行效果,探讨政策调整方向。方法收集近5年来该校科技人员的科研业绩数据资料,分析各类业绩年度变化趋势,数据库建立和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研究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政策激励下,2002~2006年度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业绩总量、中级职称以下和35岁以下女性科技工作者群体中有科研业绩人员的比例均存在增长趋势(P<0.05,Z为别为5.1012,3.9602,3.8454)。科研业绩总量,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被核心以上期刊收录科技论文、参与专著及教材编写的女性科技工作的比例与其职称和学历因素密切相关(P<0.05),在个别年度与年龄相关(P<0.05),但整体与学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励女性科技工作的科研热情,挖掘其科研潜力,对推动地方高校科研总量的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事业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11,(3):11-11
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比起男性更加多元化,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付出的辛苦更多。2011年1月11日,已走过7年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分别以“构建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创造随心所欲的智能生活”、“优化细致完善的健康体系”为主题,颁给了10位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女科学家,她们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国科协会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08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第2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本次调查依托中国科协分布在全国的209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32 100份,回收合格问卷30 078份.回收率为93.7%.与2003年进行的第1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相比,2003-2007年间科技工作者队伍快速增长,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2002年末的2 959万人增长到2007年末的5 160万人,增长74%;年轻化趋势日益突出,40岁以下的达3 700万人,占总量2/3以上;高学历化趋势明显,调查者中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从2002年末的11.4%提高至2007年末的25%;科研产出可观,2005-2007年间54.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人均发表论文2.91篇:近50%科技工作者对中国创新政策环境给予较高评价,4/5的科技工作者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77.5%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素质、职业认同、工作压力、科研效率、微观环境、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技奖励、资助经费、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状况及需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攻坚克难攀登科技高峰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为提高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不懈努力。联合国一直致力于消除世界范围内的性别差距,强调女性赋权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约占全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40%,她们是中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如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联合国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实践证明,推动妇女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能有效提高妇女地位,也能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05,(6):94-95
2003年,全省地方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12.1万人。科技活动人员173万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占65%,共有112万人。科技活动人员的45%集中在成都.约7.8万人。  相似文献   

17.
视觉     
<正>"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启动仪式"5月16日在上海光源举行。今年的一大创新,就是让来自各领域的院士代表、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共29位科学家以走红毯的形式为科技节揭幕。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09,(8):94-94
近日.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整体队伍呈快速增长态势。从2002年到2007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2959万人增长到5160万人,增长74%,其中,科技活动人员增长41%.科学家和工程师增长44%。科技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明显。截至2007年底,我国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37.9岁,40岁以下科技人力资源达3700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科技领域,以突出的科学贡献赢得了关注和尊重。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主客观因素影响,女性科技人员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扰依然存在。2009年9月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上,30余位女科技工作者聚会山城重庆,以“女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切实交流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真正支撑和心得体会.研究讨论如何从制度、政策、资源及社会舆论等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鸣谢     
正感谢74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8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审读每期《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办公厅向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赠阅《科技导报》。感谢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向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赠阅《科技导报》995册。感谢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向在国际组织任职的科技工作者赠阅《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