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艳 《榆林科技》2007,(6):58-59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单纯靠学校,靠老师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必须要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学生阅读社会的第一本教科书,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2.
为缩小居民消费差距、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2017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商业健康保险能显著降低家庭间消费不平等程度且存在分位数效应,城镇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家庭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建议加大普及商业健康保险力度,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6-2005年的省际数据计算论证了教育扩张对教育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教育扩张有利于降低教育不平等程度,随着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教育不平等程度降低,这一趋势在农村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世界博览》2009,(18):13-1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科学部教授薛进军在对当前中国阶层进行关系意义类别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各阶层的收入不平等状况。研究发现,由业主阶层和新中产阶层所组成的上层阶层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却占有了收入的较大份额;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占劳动力的绝大多数,但却在收入中占有较小的份额。人们所处的阶层位置,深重地影响着其收入所得。即使只考察教育收益率,也是上层阶层远远高于下层阶层。两位学者认为,中国收入差距很难在近期缩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3个经济追赶典型范例,说明教育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从国家、社会以及家庭三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发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实际上就是教育平等问题。重视并着力排除实现教育平等这一目标的障碍,对于促进受教育的个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民族地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宗教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环境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对影响牧区男性和女性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牧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实质是女性教育不足,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女性受教育权利和机会被严重剥夺,而造成这一后果的根源是传统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和经济上的贫困。文章提出偏远农牧区女性教育落后状况的改善将主要取决于民族文化对女性的看法和定位的解放进程及经济发展的步伐,认为在不利的文化和经济环境下,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总体上会更有利于促进男性教育的发展,女性教育的受益会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8.
汪燕  夏萍 《科技信息》2009,(20):I0336-I0337
在对英语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性别不对称现象,而这种不对称更多是一种不平等,体现为对女性的歧视。语言源于社会,这种歧视反映了长期以来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语言也在朝着平等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9.
浅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逐渐上升趋势,提出了加强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普遍而平行的政治参与既是现代国家追求的理想,也是各国法律规定的公民应该充分享有基本社会权利,然而,形式上的平等与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的一大困惑。从政治资源的构成、资源分配不均匀的原因及趋向、各资源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及互动关系的分析,说明政治资源分配和运用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如今,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这种缺失的状况采取措施。尤其是民办高校更应当把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准确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与实践相一致,需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育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的关系。阐明西方关于教育民主化、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诸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含义。教育平等的理论基础不同,平等的含义也不同,教育平等理论的受益者也不同。教育不是“社会均衡器”,即使“教育民主化”大旗高扬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现实当中的不平等现象依然俯拾即是,教育平等思想倡导者的乐观宣言并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平等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洁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2):89-91,93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父母离异的现象出现了不断增多的趋势,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影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提出一些拙见,以期唤起人们的重视,用更加正确的眼光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许多家长、老师误认为让孩子越早学东西越好,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越演越烈,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大量知识提前灌输给幼儿,希望让孩子早日成“龙”成“凤”。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盲目攀比等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的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本文将针对超前教育的现状,简单分析其成因、危害及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主要源于社会制度原因和社会结构性原因。提出教育中最不平等的是使教育成为一群人控制另一群人的手段。要实现教育平等,必须先消除阻碍教育平等实现的制度根源,确立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终身化的教育制度,以平等的制度来保障教育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一、尊重平等的互动教育(一)教师儿童的互动。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儿童在幼托机构里生活和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因而教师儿童的互动在英美等国及我国香港的教育质量标准中都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把教师儿童的互动作为单独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引起农村家庭承载的生产、教育和赡养功能弱化,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已危及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作为政府和社会、劳动力流入地城市和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8.
对“冷暴力”说不——关于家庭精神暴力的法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问题由来已久,随着社会情况的不断改变,其表现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近年来被称为"冷暴力"的家庭精神暴力逐渐成为了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并且成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现象。防止和消除家庭精神暴力要从多方面入手:着重提高公民的认识、完善立法、改革司法以及培育公民的社会关怀意识,以至于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家庭精神暴力的温床。  相似文献   

19.
经济民主是教育平等的基础,政治民主是教育平等的前提,教育法律是教育平等的保障机制。人类教育平等的理想只有通过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消除不平等状况,加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是同一个概念。对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指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而人力资本则是资本与人员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一般来说,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效率,提升竞争能力,从而形成人力资本。所以,人力资本应该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源。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加入WTO,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型人才需求减少,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缺少投资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