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和谐家庭变为矛盾家庭甚至最终走向解体的重要导火索之一,是由于家庭的诸多矛盾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的。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家庭的诸多矛盾,从而使矛盾家庭演变为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多生态区域的国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了多元的民俗文化,新疆昌吉地区回族音乐与回族舞蹈艺术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们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即而以一个活态的文化现象呈现在当下民俗文化当中,使得昌吉地区的回族舞蹈与音乐艺术更好的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文化下乡活动自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迄今已经开展十多年了,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层文化下乡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就回族农村地区而言,文化下乡较少考虑回族民众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而使得文化下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与本地区的回族民俗习惯存在一定的矛盾,并极大地影响了文化下乡活动在民族地区丰富农村文化的基本目的实现和回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4.
试析新疆回族的亲属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回族亲属关系呈现的回民之间相互支援网络和情感满足系统,包括亲属称谓和亲属结构,家庭是亲人关系的核心内容,家族是亲属关系的重要组成,回族亲属关系中男女有别、长幼尊卑有序。新疆回族亲属关系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受到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处于削弱状态,从改革开放至今处于恢复状态,同时面临个人行为理性化和人际关系业缘化的新消解势力,总体上农村比城市保存得完整。  相似文献   

5.
通过叙述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作为抗日救亡团体的作用、爱国阿訇马良骏和陕文清的抗战爱国实践、新疆回族马赋良的外交抗日以及新疆回族支前活动,将新疆回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呈现出来,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中各民族的共生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流动包括教师的自然流动和政府主导的流动,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师流动意愿是教育决策部门进行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经过对山西省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建议推行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的服务期制度;增加因流动导致教师收入减少的补贴;教师流动范围要因地制宜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7.
教师流动包括教师的自然流动和政府主导的流动,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师流动意愿是教育决策部门进行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经过对山西省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建议推行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的服务期制度;增加因流动导致教师收入减少的补贴;教师流动范围要因地制宜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8.
新疆回族社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硬道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回族作为中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现代化的胜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是回族聚居的重要地区,新疆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必须在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克服与现代化冲突的部分,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回族文化体系,才能真正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不可忽视的驱动力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分析了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重点从回族的自然观、生育文化、饮食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回族民族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这些因素在人文因子中具有基础作用.研究认为回族的自然观、婚育观念、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回族文化具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特点,回族文化作为一种因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回族1600名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全面研究回族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内容、锻炼时间、次数等现状,结果发现,新疆回族青少年锻炼的时间和频度上总体偏少,球类、健身操、舞蹈等是青少年体育锻炼常选的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缺少,并存在不安全因素,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得到青少年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对三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发现,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已婚育龄人群三孩生育意愿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经济抚养教育能力、有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和已有孩子的性别结构。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需要从婚恋观念宣传教育、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住房租购政策支持、教育资源配置、税收政策调整、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由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农村教育体制、教育投入机削与正在变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等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致使当地一些村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导致对子女教育投入相对薄弱,子女辍学现象严重等问题。针对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对于早日实现区域问、民族间的教育公平、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关注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生的教育发展、大力普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回族饮食"九碗三行子"独具特色,在准备、制作和宴席礼仪等一系列过程中既包括伊斯兰教的仪式和禁忌要求,也包括世俗性的对于食物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九碗三行子"代表的是新疆回族对民族认同的强化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反映出这一民族深层的民族心理和移民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艺术起源的地方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舞蹈作为文化的基本内核,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社会基本发展样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疆回族舞蹈在其农耕文化即静态文化与游牧文化即动态文化的影响下,舞蹈动态元素以其自己特有的方式承载和诉说着大漠新疆的回族风情,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疆回族文化的绚烂与多彩,更清晰的感受到新疆回族舞蹈文化的本土性与原生性.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的整合是目前各地践行统筹城乡最主要的做法之一。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山地区武隆县长坝镇为例,使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对影响农村居民点拆迁的意愿进行入户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影响农户拆迁意愿的因素安排合适的意见与建议。结果表明:①样区农户的居民点拆迁意愿呈宽谷式三区间(≤50%、51%~70%和≥71%)正U型格局,农户的居民点拆迁意愿整体较强;②拆迁意愿与人口因素间的关系总体随户均人口的减少而升高,随户主平均年龄的升高而上升,意愿80%的户均人口、户主平均年龄分别为3.86人和47.65岁;③拆迁意愿与房屋结构间的关系呈拥有(土)木结构和砖(石)木结构房屋的农户拆迁意愿强于拥有砖混结构;④拆迁意愿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随户均年收入的降低而升高,户均年收入3.02万元的拆迁意愿(≤50%)远小于户均1.72万元的拆迁意愿(≥71%);⑤建新区选址应尽量依托拆旧区,并对年长农户拆迁问题开展重点研究,尤其是考虑他们的生活习惯、恋土情节、支付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房屋产权的合理流转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南阳市为例,经由个别调查、访谈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新疆回族人生礼仪的文化变迁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正处于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存在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转型需要的迫切任务,回族作为新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也面临着同样的时代问题。对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就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回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上。人生礼仪是回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的人生礼仪内容众多,主要有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割礼、婚礼、丧礼等。对新疆回族人生礼仪习俗的文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新疆回族的特点,发掘新疆回族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促进新疆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以及提高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站在回族话的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回族话中的借词,并不像一般语言中的借词那样属于外来语言的借用。严格的说,回族话中的借词,应该既有属于回族先民语言的积存,又有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接触后受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地,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多个民族,现今这些民族大都已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而居住在这里的回族从何而来?什么时候定居此地?他们以往的传统习俗,特别是民俗方面,都有那些特质和变化?一直以来,是一个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大量稀见的古文献中收集、整理、考据出这方面的一些资源和信息,并对当前充斥于各种报刊书籍中的以讹传讹的错误观点和论据进行了修订校正,同时还对当下昌吉回族民俗中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寻源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旭玲  文斌 《科技信息》2011,(29):206-207
当前,旅游教育与旅游业之间日益凸显的人才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旅游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学生素质培养、实践与实习等四方面探讨新疆旅游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学院教育模式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优化新疆旅游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新疆旅游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