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哆啦A梦”系列动画片的2009版《大雄和绿巨人》中,出现了一棵有知觉、会交流的“树小子”。它来自一个绿色的外星球,那里的植物不但会交流,甚至可以说话、可以行动。当然,这只是个童话故事,科学家一贯认为植物不具有社会性。然而,某些环保主义者坚持认为植物也有社会属性。最近,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的确有社会属性,因为它们可以辨认亲属,能和同种植物和谐共处,却厌恶其他种类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哆啦A梦"系列动画片的2009版<大雄和绿巨人>中,出现了一棵有知觉、会交流的"树小子".它来自一个绿色的外星球,那里的植物不但会交流,甚至可以说话、可以行动.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和菌类能利用保守的RNA干扰机制来互相调节基因表达,科学家认为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创造出新一代的杀虫剂。我们听不到植物的任何声音,但植物却保持着与周围环境的持续交流。在科学家研发出越来越灵敏的工具后,我们得以一窥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科学家发现一株植物不仅仅在细胞间、在植株与周围环境间存在着交流,还能在不同的植株间,甚至有时能在不同的种与界间相互交流。实现交流的"语言"就是A、C、G和U。  相似文献   

4.
<正>植物不但能通过释放特殊气体进行彼此间以及与昆虫间的交流,它们还能通过细胞结构式进行欧几里德几何学计算,就像斤斤计较的老板一样,即使最小的错误它们在几个月内也会记得一清二楚。它们的"思维""交流"就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固定模式,但是,植物的运动,在人们感知的时间尺度里,却是很有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伤口中出现智能植物、如《古剑奇谭》中的树爷爷,《银河护卫队》里的格鲁特,那么像这种有思维、会交流、还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智慧     
大自然中生存着千万种植物,在这个浩瀚的植物王国里,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尤其是它们一些生理上的奇特现象已渐渐为人所知。有"感觉"的植物科学家把植物对外界的感应,用微电波引导出来,再把微电波演绎成声音。进而发现,茄子缺水会呻吟;向日葵得到日照时,会发出欢悦的声音。植物专家给植物的语言取名为"微热量语",根据这个语言,就能知道植物们是渴是饿,是冷是热。含羞草和痒痒树是植物中神经敏感的典型。受到抚摸时,含羞草会全株蔫萎,呈现出"含羞"的姿态;痒痒树全树的枝梢都会抖动起来。其实,几乎所有植物都有"神经系统"。会辨敌友的植物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有些植物是好友,在一起生长可以相互受益;有些植物则水火不相容,相处后两败俱伤。洋葱和胡萝卜是好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驱逐对方的害虫。葡萄园里种植紫罗兰,葡萄的味道更加浓香。常闹根腐病的卷心菜与韭菜栽在一畦内,其病"不治自愈"……  相似文献   

6.
植物吃植物     
一种动物捕食其他动物是常见的现象,那植物吃植物呢?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一种绿藻就会"吃掉"其他植物。这一发现有可能为人类更好地利用生物能源开拓新途径。人们通常认为,只有蠕虫、细菌和真菌才能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并将它们作为用于生长和生存的碳源,而植物则通过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信》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成果说,他们观察一种名为"莱氏衣藻"的绿藻时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不仅可以像普通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消化其他植物的纤维素,以此作为自己的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认为脑植入设备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使人类实现"心灵感应",帮助瘫痪人士重获行走能力。脑植入设备领域内的很多领军科学家表示,社会必须要为一场技术革命做好准备。在这场技术革命里,脑植入设备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心灵感应"进行交流,通过脑电波"下载"新技能,甚至在脑电波形式的"神经明信片"中描绘自己假期里的奇遇。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植物和昆虫。一般我们会认为,昆虫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因为很多昆虫会吃植物,而植物似乎没有还手的余地。其实是你想得简单了!植物与昆虫间"相爱相杀"的关系可谓是一场难得的大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植物与昆虫间的恩怨情仇。植食性昆虫是植物的仇敌吗  相似文献   

9.
近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很多植物可以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以便于互相"聊天"或者发出警告,我们眼中的植物不再是那种被动的生命,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者吃掉。植物自己构建的内部交流网络可以高效率地工作,帮助各种植物传递有用的信息。很多种草本植物,例如草莓、三叶苜蓿、芦苇或是羊角芹都会自发地组建这种"聊天网络"。在这个"聊天网络"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受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使其在网络中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12,(26):2468
为展示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植物生物学领域的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举办2012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本次  相似文献   

11.
<正>在被子植物大家族中,有一个叫"石竹超目"的分支很有特色,其中有不怕咸的耐盐植物,有形态奇特的多肉植物,有威猛的食肉植物,还有很多可以做蔬菜。重口味的盐生植物想要感受盐过量的危害,只消往嘴里搁一满勺盐就知道了——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一般植物遇到盐碱地的时候感受到的痛苦。不过,有一些植物却能够在盐分(主要是氯化钠)浓度远远高于正常范围的盐碱化土壤中存活下来,人们管它们叫盐生植物。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防御性次生性物质与昆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次生性物质是决定昆虫取食的重要因素,因而是昆虫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地说,可以认为所有植物的某些器官,尤其是幼叶、幼茎和成熟的果实、种子,都具有昆虫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因而,德赛尔(Dethier)、费内(Feeny)、简申(Janzen)、范·恩登(Van Emden)等都认为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专化性,是由植物中含有可以成为毒素的化学物质所决定的.这些化学物质都是植物的次生性代谢物,或称次生性物质.一种昆虫要能成功地利用某种植物作为食料,就必须具备克服其中毒素的解毒机制.当然,这同昆虫的取食特性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同翅目、半翅目,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输导组织中吸取食物,而在输导组织中极少含有毒素,所以这些昆虫通常不大理会毒素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人与动物的嗅觉器官功能巨大。那么植物呢?植物也有鼻子吗?答案是有。植物不但有鼻子,而且不止一个,它们会用作呼吸,也会"闻"气味。自然界的香味叫人开脾健胃,恶臭味则令人掩鼻。为什么要"掩鼻"呢?因为鼻子是"闻"气味的惟一器官,掩住了鼻子,就等于关闭了嗅觉器官。"五官"之一的鼻子,具有独特的功能。人类不但利用它识别气味,还利用它呼吸,保障进入肺部空气的质量。而动物的鼻子也跟人类的鼻子一样,有闻味、呼吸、发声共鸣的功能。更为有趣的是,不同动物的鼻子  相似文献   

14.
植物 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和鲜花已经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大家都认为植物不仅能美化居室,还是天然的"氧吧".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养花知识,就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正>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常有一些植物会神秘的自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生长得很茁壮的植物突然化为一堆灰烬呢?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有一种名叫"看林人"的杜鹃树,花色金黄,枝干挺直。这种植物的花朵和茎叶里,饱含着具有挥  相似文献   

16.
<正>海葵算得上是海洋中的异类——这种生物既有动物的特性又有植物的特性。一份最新研究认为,从基因编码上看,海葵属于动物和植物的混合种。尽管海葵看上去更像动物,但是海葵体内决定基因是否表达的"调控编码"却更类似植物,而其复杂的基因交互网络更类似于差异度更大、构造更复杂的动物。  相似文献   

17.
也许有人会说,植物绝对不会"说话"。然而许多事实证明,植物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最近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出人意料地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生化反应与动物身上抑制病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反应几乎一样。当昆虫咬叶子时,叶子随即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释放的内啡呔物质。这些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接近,以至于在植物组织上喷洒布洛芬或阿斯匹林后,如同在人身上一样能消除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对量子物理学的研究仅有百年左右,但是科学家近日发现,植物可能也懂得量子物理学,它们已经"研究"量子物理学25亿年了,并通过这一原理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光合作用一直被认为是地球拥有生命的标志性反应。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可"收获"大约95%的太阳光照,并将其转换为化学能,该过程反应时间仅为千万亿分之一秒,甚至更少。植物可以通过量子物理学来实现这个近乎完美的高效反应。当一个光子在细胞中"激发"分子作用后,会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参与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传真     
植物也有“语言” 日本京都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植物也有“语言”。尽管这种语言与人类语言不同,但植物彼此之间可以靠它进行交流,当危险来临时,也能够互相通知,共同御敌。  相似文献   

20.
像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一样,植物也有一个长距离运输系统,用以运载营养和信息分子到远处器官。但过去植物学家一直认为植物只是沿着一套贯穿整个植株的称为韧皮部的通道运送小的和简单的信号分子。他们认为大分子不能通过这狭窄的通道进入韧皮部。然而研究者们发现,一种运载蛋白显然可以运载大的RNA分子进入韧皮部,这提示我们RNA运输是植物“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图森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分子遗传学家理查德·约根森(RichardJorgensen)说:“这项工作确定了植物细胞用以彼此交流的可能是一种新系统的必需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