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洋污染日益严重,也日益触目惊心。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每年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以提醒人们保护海洋。今年的6月8日是第一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主要是希望人们不要再往海洋里输送垃圾了。清除海洋垃圾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杨先碧 《知识就是力量》2010,(8):F0002-F0002,1
6月8日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所确立的“世界海洋日”.潘基文秘书长特别发表致词指出,海洋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科研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7月31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的"慧聚海洋·声动青春—我是海洋科学演说家"问海夏令营活动历时九天后圆满结束。《知识就是力量》记者特别采访了问海夏令营导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请他为青少年读者讲讲有关物理海洋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依絮 《科学之友》2006,(9):54-54
在未来战争中,最能“大出风头”的动物,是海中的海豚、海豹、海狮和鲸等海洋动物。海洋巡逻兵目前,有的国家训练一些鲸、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从事海上导航、巡逻及侦察活动。近年来,美、俄、日等国海军还专门训练鲸、海豹、海狮、海豚等海洋动物去执行深海中的侦察和警戒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蓝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它虽然缺少水循环而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却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科学家曾在海洋蓝洞底部发现过许多远古化石残骸。7月24日,经过专家的现场探查确认,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的最深海洋蓝洞,深达300.89米。"三沙永乐龙洞"位于三沙市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晋卿岛与石屿  相似文献   

6.
王东晓  杜岩  陈华  陈举  管玉平 《科学通报》2004,49(1):106-106
<正> 为展示国内外正在进行的有关海洋与气候研究计划的重要进展,交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华人海洋学家以及来自中国内地8家海洋研究机构共50多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各自在以下若干领域取得的成果:(i)海洋动力过程及数值模拟 海洋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包括不同尺度子系统的复杂系  相似文献   

7.
数字海洋     
林勇 《科学》2007,59(1):10-1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自有人类以来,认识海洋、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等海洋活动就从未停止过。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一次为人类全面准确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海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1998年1月31日,美国的戈尔(A.Gore)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认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并可在其上添加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一概念被迅速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而由数字地球引申出的数字海洋也成为人类驾驭海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思源 《科学通报》1999,44(6):672-672
第4届亚洲海洋地质学国际会议将于1999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青岛召开.亚洲地质学国际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协办.大会组委会主席秦蕴珊院士、秘书长高抒研究员.汪品先院士担任大会的国际委员会主席,众多的国际委员将出席会议,届时将有中、外学者200余人与会,就以下7个专题进行交流:1亚洲海洋地质展望;2亚洲海洋的大洋钻探计划(ODP);3海洋沉积动力学;4黄海和东中…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的第39次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暨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4年8月10~11日在青岛召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在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海洋科技战略发展研讨会发出了组建中国未来海洋联盟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响应.大家认为,在目前海洋研究的形势下,海洋研究跨学科交叉还不足,面对重大科学问题时,科研力量还较分散.为了我国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尽快缩短与世界海洋强国的差距,非常迫切需要组织一个可以汇聚各方面优势资源,整合各方面优势力量,协同各方面优势人才的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世界海洋日"的宣传,美国最佳自然摄影基金会主办的2010年世界海洋摄影获奖作品揭晓.今年的大赛有8幅作品获得优胜奖,有20幅作品获得提名奖.从这些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洋风光,认识到许多奇特的海洋生物,从而激发我们对海洋的热爱之情和保护之心.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4月2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了《重振海洋经济》评估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海洋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提出了导致资源快速衰竭的原因和一些具体的海洋保护措施。作为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球变迁研究所所长的奥韦·霍格-古尔德贝格(Ove Hoegh-Guldberg,上图)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认为,"如果把海洋看作一个国家,它将是全球第7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12,(8):2
7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重要成果——《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等。图集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家底",收录了我国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编绘了18000余种物种形态图,阐明了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月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属的"海洋地质九号"调查船,完成入列首年以来的所有调查任务,返回青岛。自2017年12月入列以来,"海洋地质九号"分别赴我国东海、南海、黄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西太平洋深海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 海洋是生命的舞台。 海洋是地球的特征。 海洋是人类的财富。 海洋是开发的领域。 海洋自古拥抱人类, 让人类更拥抱海洋。 从资源、交通、食品、能源、环境等多方面去看,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21世纪将是大力开发海洋的世纪。因此海洋科普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美国十分重视海洋科普,特别是游乐场式的海洋科普更是趣味生动引人入胜。以“海洋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台州海洋世界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广场中路38号,占地15.5亩,总投资达1.2亿元,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是自上而下参观的水族馆之一。它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开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14年来,台州海洋世界在为游客朋友们带来良好的参观游览体验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2002年5月15日上午9时45分,在黄土高原航天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火箭”把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和第六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捆绑在一起,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这颗海洋卫星是由我国科学家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卫星上天,从此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这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研究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海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12,(8):F0002-F0002
7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重要成果——《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等。图集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家底”,收录了我国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编绘了18000余种物种形态图,阐明了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的分布、各类群的分类一地位,确立了目前我国海洋物种多样性的基线。  相似文献   

18.
吴立新  陈朝晖  林霄沛  刘永正 《科学通报》2020,65(25):2654-2661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全球海洋科技竞争的重要发力点.本文以当前海洋科学前沿问题为出发点,探讨"透明海洋"立体观测网构建的若干途径,展望未来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发展趋势,为提出国际海洋大科学问题、引领海洋技术创新、有效推进我国构建海洋科学国际协同创新网络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朱江 《科学通报》2004,49(23):2463-2463
<正>2004年11月3-6日,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 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 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 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等4家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海洋 资料同化学术研讨会(ODAS04),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 有19位代表针对海洋资料同化方法、同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介绍海洋医疗站前,首先让我们先介绍一下库拉达·兰姆布。此人是杰出的海洋生物学家。他大半生都潜入海底、对海洋生物进行观察研究。最后于1960年3月20日在地中海不幸以身殉职。兰姆布写道:“1949年春天,我潜入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的深水中进行观察。突然,我发现两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