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太原有线MMDS微波中继站网络设计、安装,从而解决了MMDS主发射台覆盖区域内阴影区域内的微波无线接收问题.  相似文献   

2.
康晋峰 《科学之友》2010,(5):157-158
文章通过太原有线MMDS微波中继站网络设计、安装,从而解决了MMDS主发射台覆盖区域内阴影区域内的微波无线接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MMDS技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来传输信号,克服了以往信号传输中的地形限制,构建MMDS系统,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4.
张岩 《科学之友》2008,(9):119-120
数字MMDS技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来传输信号,克服了以往信号传输中的地形限制,构建MMDS系统,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5.
张屹松 《科学之友》2010,(7):148-148
文章介绍了太原数字MMDS传输系统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太原数字MMDS传输系统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宋文栋 《科学通报》1994,39(5):408-408
随着高T_c超导薄膜的成功制备,人们开始着眼于它的实际应用.目前,超导薄膜最有可能得到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微波器件.但微波器件通常要求超导薄膜的厚度均匀面积大于几个平方厘米.因而制备膜厚均匀的大面积高T_c超导薄膜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至今为止,人们采用了各种镀膜技术来制备大面积超导薄膜,如激光消融技术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淀积等.文献[1,2]指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光淀积超导薄膜的厚度分布是极不均匀的,这是因为激光在超导靶上消融的粒子束高度集中在激光消融点靶面法线方向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但可通过基片扫描或旋转来改善激光波积的超导薄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8.
微波武器 微波武器发射的是一种功率很强、聚集很好的微波射束.这种微波射束是利用一种功率极大的微波发生器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微波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现状。简要回顾了微波生物效应研究发展史,着重介绍了微波辐射的生物效应、安全标准以及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波生物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海力  马晓茜  郭平生  覃邦余 《科学通报》2014,(10):936-942,948,952
为了探索餐厨垃圾有效干燥的新途径,对餐厨垃圾进行了微波干燥试验,并建立了微波干燥的动力学模型.试验表明,微波干燥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样的装载量,微波干燥的能耗不足电热干燥能耗的10%.微波功率与装载量都对干燥特性影响很大,选择恰当的装载量与微波功率既能保证干燥的质量,又可降低干燥单位质量垃圾的能耗.动力学分析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餐厨垃圾的微波干燥过程,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4.餐厨垃圾干燥的活化能为16.00 kJ/mol左右、物质获得非热效应能以及指前因子的增大,是微波加快干燥速率的主要原因.微波使干燥过程的反应级数n增加,而增大微波强度又有降低反应级数n的作用,非热效应能占比系数?可能与物质的结构、种类、体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种均匀场分布的微波谐振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宋文淼 《科学通报》1993,38(9):852-854
随着微波在工业、农业、医学及化学等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谐振腔内的微波场分布也越来越感兴趣。在微波应用中,特别如用微波等离子体来产生金刚石薄膜的研究和用微波处理农作物种子或其它材料等工作中,人们总是期望谐振腔内有尽可能均匀的场。但令人遗憾的是一般的金属壁的微波谐振腔,其微波场总是不均匀的。以最简单的矩形腔为例,取x、y和z方向的长度分别为a、b和c,且c相似文献   

12.
谭维翰 《科学通报》1965,10(4):339-339
高简并度相干光的出现,对微观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辐射与电子间(特别是束缚电子)的相互作用不再是弱场性的,而是强场性的。这样在弱场作用下不易出现的某些非线性效应,在强场作用下就出现了。在强的高简并度相干光出现以前,对非线性效应已经有过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实验上很难观察到。微波区域的强场作用,1955年 Autler 和 Townes探讨过。后来Williams将这些讨论推广到光频区域。光频区域内非线性效应的观察最早开始于 Franken等的实验。后来发展很快,在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的实验与理论结果,其  相似文献   

13.
黄卡玛 《科学通报》1995,40(23):2152-2152
人们早已熟知静电场、静磁场对化学反应的作用,在光谱分析中人们也知道物质对微波的谐振吸收,即微波对物质分子能级的影响.现在射频电磁波特别是微波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微波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改变反应的机制.特别在生物电磁学实验中人们发现微弱的微波能量也能导致明显的生物效应,即生物效应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即电磁波影响了新陈代谢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非热生物电磁效应.1992年10月在荷兰的Breukelen召开了首届世界微波化学大会,会议就微波化  相似文献   

14.
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德青  何松  李栋梁 《科学通报》2008,52(24):3045-3050
天然气水合物是潜在的清洁能源, 储量巨大. 高效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 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加热作用速度快, 应用比较灵活, 有希望用于开采各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及水合物储运技术. 实验研究了2450 MHz、不同微波功率下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过程, 初步分析了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影响, 并在van der Waals-Platteeuw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一定功率的微波可降低水合物形成的过冷度和诱导时间, 20 W微波状况下, 过冷度减小约3℃, 诱导时间由4.5 h缩短到1.3 h; 发现微波可使水合物快速分解, 随着水合物的分解, 产生的分解水加速了水合物的分解, 分解水与微波具有协同作用; 相同压力下, 微波可提高水合物的相平衡温度.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中各组分介电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反应体系在分解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温度差异, 微波加热分解水合物存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会引起空气的振动,因此,一般人耳是听不到微波的.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当人体受到脉冲调制的微波辐照时,可以产生听觉效应.微波辐照引起的听觉,有时似机器响,有时象昆虫鸣,有时还好比鸟儿叫. 这项发现直接在人身上得到了证实.实验在装有微波吸收材料的屏蔽室内进行,受试者的头部直接处于微波喇叭天线的前面,实验人员和微波发生设备都在隔壁房间内,与受试者分隔开.为了尽量降低扰动噪声,受试者有听觉感觉时就按下开关,用指示灯通知实验人员.结果表明,用宽度为1 ~32μs的矩形脉冲、调制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辐照受试者的头部时,他感到清楚的“卡嗒”声.在听阈,峰值功率密度在1~40W/cm~2之间变化,此时的平均入射功率密度为0.1mW/cm~2.  相似文献   

16.
电磁波辐射下化学反应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卡玛  刘宁  刘长军  闫丽萍 《科学通报》2000,45(11):1217-1220
微波加热能够显著加快化学反应、提高产率,微波是否仅仅起了加热的作用?是否存在某种特殊效应?这些问题仍然存在激烈的争论,用微波辐射对外界因素敏感的BZ(Belousov-Zhabotinsky)振荡反应,观察到微波辐射下反应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迹象表明存在特殊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李骅 《科学之友》2003,(2):22-23
微波炉以其烹饪的快速和方便,早已受到千家万户的欢迎,但每个用户都曾被告诫要小心微波泄漏,因为超标的微波会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殊不知,微波恰恰是因为有了这种特性而走上了战场。  相似文献   

18.
大气微波辐射与水汽的遥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柏林 《科学通报》1984,29(4):225-225
地面上接收大气的微波辐射可以遥感大气温度、湿度层结和云雨要素。在1981年9月—10月,本实验室用5 mm-1.35 cm波段中4个频段的微波辐射计进行大气遥感实验,本文讨论有关8 mm微波窗区和1.35 cm水汽吸收带大气微波辐射特性,以及用此两波段遥感大气总水汽含量的方法和实验。  相似文献   

19.
宋文栋 《科学通报》1993,38(11):993-993
高T_c超导性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超导微波器件,这种超导微波器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微波表面电阻比一般金属低得多.作为微波器件用的超导薄膜其面积要求大于几个平方厘米.而以往最有效制备高T_c超导薄膜的脉冲激光淀积技术只能在小面积上生长均匀性能优良的超导薄膜.因此,采用恰当的措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科学家最近成功地研制出一架不寻常的飞机,这种飞机不使用传统的燃料,而靠微波来驱动.微波是电磁能的一种形式,可以利用地面上的仪器来产生.使用时,将微波对准空中飞行的特殊飞机,当飞机机翼下面的仪器接收到微波后,将其转换成更好利用的能量——电力,电力则可以驱动发动机和螺旋浆.这架由加拿大政府和多伦多大学联合研制的微波飞机体积非常小,还不能载人或载物.飞机的机身用比重小的木料制成,机翼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