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古塔具有中国宗教建筑的典型特征,它们富丽堂皇、雄奇伟岸,享誉中外. 塔原是佛教建筑物,亦称"窣堵坡"、"浮屠"等,为葬佛舍利之所.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塔的建筑也随之兴起.据史书记载,梁武帝时,仅建康(今南京)就有700多所佛寺.北魏时期,佛寺就更多,光洛阳就有1 367所."寿邱里闾,列刹相望,祗洹郁起,宝塔高凌."可见建塔之盛.至今,我国各地尚存约3 000座古塔,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塔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矗立着众多的古塔。它们不仅是佛教的史迹,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建筑才能。《中国古塔》一文介绍了中国古塔的发展概况,对多种塔及结构形式均有评述。  相似文献   

3.
应县木塔属于辽代建筑,由于辽朝统治者崇信佛教,所以辽代保存至今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中若干是木结构佛寺殿塔。统治者仿照汉族的建筑建造,因而早期建筑保持了很多唐代风格,仅少数宫殿、佛寺保有契丹族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古塔点缀着祖国的锦绣江山,吸引着中外游客。在众多的古塔中,位于福州市马尾港罗星山上的罗星塔是一座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塔"之美称,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的众多名胜古迹中,寺院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有寺必有塔。这些千年古塔历经风雨沧桑,依然亭亭玉立,从斑驳昏暗的塔身外观上很少看到现代涂装技术的亮丽装修,却更能展现时光镌刻在上面的岁月履痕,向后人述说先贤的勤劳智慧。 关东大地震的洗礼 日本的古塔原于中国,这类建筑技术于唐代随佛教传到日本。在充分考虑本国气候特征、地理条件等因素后,日本人对中国塔做了设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官封乡东南10千米处有一小村,因古代建有一座宝塔,得名塔坪村。相传公元686年,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迁至房县后,为纪念采药尝百草的神农氏,在神农架深山修建了这座宝塔。塔坪古塔历经数百年之风雨一直保存到1966年,不幸于“文革”初期遭毁。  相似文献   

7.
<正>晋祠博物馆古建施工人员在对馆内舍利生生塔揭瓦维修时,发现了8条琉璃龙。这8条琉璃龙环绕在塔顶部位、历经260余年风雨,至今仍色彩逼真、形态生动。山西省古建专家柴泽俊称,其为琉璃中的上乘之作。晋祠舍利生生塔位于晋祠南区浮屠院(亦称塔院)中央,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现存古塔为清乾隆16年(1751年)重建之作。塔高38 m,分八角七级,每层均绕以琉璃勾栏,游人可  相似文献   

8.
阿育王塔因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阿育王生活的时代距今约2200年。信仰佛教后,他发了宏愿,要把84000个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收集起来,在全世界建造84000座宝塔供奉。中国有19座阿育王塔。据了解,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阿育王塔就像一个馒头,佛教徒对塔礼佛。后来才渐渐吸收中国元素,从一层变为多层,从圆形变成多角形。南京博物馆研究员邵磊介绍,阿育王塔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藏佛祖舍利。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见过塔,但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什么是塔,塔与楼阁有什么区别。显然,塔的层数不定,平面形状也不定,材料也不受限制,建筑形式更是各显其能,这些都不能决定一个建筑是否为塔。还是让我们看看塔顶吧,原来塔顶还是一个小塔,习惯上称为塔刹。有无塔刹就是判断一个建筑是否为塔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所谓佛舍利,传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死后(佛教用语称为"涅槃"),弟子焚其身,有骨如五色珠,光莹坚固,称为舍利。据说那些舍利重达八斛四斗,为八国所争,故分为八份,分装于八个宝坛(或说为瓶)中,藏于八国。后来阿育王时,又从各处索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塔,将舍利分置塔中。至于舍利的大小,或说与米粒相似。根据佛经,若无舍利,还可用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等众宝造作,甚至以精净沙石,乃至药草的根节造作。  相似文献   

11.
音乐建筑     
音乐建筑给建筑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很受欢迎,现介绍几种。琴塔肯尼亚的库奔洛马地区有一座神奇的塔,塔身共有13层,塔高避6.3米,塔层高3.9米,塔的第三、四层塔角上装有64只琴栅(如马蹄形琴簧),从东西南北任何一方吹来风都会发出不同的响声,完全和一架琴上的各种音响类似,非常动听。无风时不响,稍有风吹过就能发出各种声音,风大琴声,大,风小琴声小。这座琴塔建成已有700多年历史了。五音桥我国河北遵化清代东陵顺治皇帝的幸陵神道上,有一座长110米、宽7米的七孔桥,桥两边嵌着116片石栏板。  相似文献   

12.
所谓佛舍利,传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死后(佛教用语称为"涅檠"),弟子焚其身,有骨如五色珠,光莹坚固,称为舍利.据说那些舍利重达八斛四斗,为八国所争,故分为八份,分装于八个宝坛(或说为瓶)中,藏于八国.后来阿育王时,又从各处索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塔,将舍利分置塔中.至于舍利的大小,或说与米粒相似.根据佛经,若无舍利,还可用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等众宝造作,甚至以精净沙石,乃至药草的根节造作.  相似文献   

13.
发现地宫     
《大自然探索》2007,(2):70-72
人们不曾想到的是,随着法门寺古塔的倾颓,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拉开了序幕. 1987年2月,法门寺塔重建工作开始,这给了考古人员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法门寺塔本身就是文物,塔的重建就是一个修复文物的过程,考古部门必须全程参与.在拆除半壁残塔的同时,一个考古工作队组建起来,前往法门寺进行塔基的考古发掘工作.公安人员、武警战士也很快进入法门寺,将工地严密保护起来.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随即展开.  相似文献   

14.
在遭受"9·11"恐怖袭击4周年纪念日之前,美国纽约市政府最终敲定了自由塔的修建方案.自由塔的意义是"一座直插云霄的纪念碑",以纪念"9·11"恐怖袭击中遇难的美国人.自由塔总的高度将为609米,可让"世界第一高楼"的称号重回纽约.工程计划于2006年开工,2010年竣工,预计耗资15亿美元.建筑专家称,新建的摩天大楼融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可有效地抵挡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15.
正公元628年,印度数学家布拉马古塔写下了把零描述为一个数字的最早文本。但新研究表明,印度早就有了数字零的概念。对一份被称为"巴克沙利文本"的古文献的碳测年结果,把零的历史比布拉马古塔时代又向前推进了500年。1881年,由一位农民发现的巴克沙利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多世纪前,鸟类的观察者就报告说鸟常常被灯塔所吸引。这些鸟成群结队地盘旋在灯塔的周围,在昏暗夜空中或相互碰撞,或撞塔折颈死亡。在鸟迁移的高峰期,这种“死亡之塔” 一个晚上在一个地方就能杀死几千只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科学文明和艺术文明.现在,保存在地面上和地底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故宫、万里长城、赵州桥、形形式式的古塔等古代建筑,以及古石窟寺(包括其中的壁画和泥塑等)是我国地面上文物  相似文献   

18.
<正>提及智慧城市,自然少不了对智能建筑的关注。这不,巴黎市政厅委托文森特-嘉利宝建筑事务所设计2050年巴黎未来绿色环保建筑,希望能够将巴黎温室气体排放在原有基础上降低75%。该建筑事务所应需提出了"2050年巴黎智能城市"设计方案,其中包括8个高科技建筑塔。  相似文献   

19.
闲话罗汉     
<正>凡是游过佛寺罗汉堂的人都会发现.有一个戴着破帽摇着破扇的和尚.跻身于五百罗汉的塑像之中,那个怪怪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和尚,就是南宋的杭州高僧道济。而罗汉,则是阿罗汉的简称,是唐朝玄奘大师从西天取经带回的一种"舶来品",原指小乘佛教一种达到最高修行成就的和尚。一个是古代的高僧,一个是从西天"引进"的罗汉,两者怎么扯上了关系?别急,这还要从罗汉的起源谈起。原来,罗汉最早发祥于印度。据说,一位佛教徒修行,可以达到高低不同的四种成就,每一种成就叫一个"果位"(类似于现  相似文献   

20.
<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的能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大有"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有的却点头之交数十年,仍是若即若离,时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之惑,乃至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有的人能为周围的人所欢迎,众人与之结交感到愉快甚至引以为荣,所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有的却为周围的人所嫌弃和疏远,总是形单影只,落落寡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就"人们最喜爱的人的特点"做过一个调查,结果答案一是那些信仰和利益与自己相同的人;二是那些有技术、有能力、有才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