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7年5月作者之一从山西中条山采到一份标本(MHSU 717),生于栎树Quercus sp·枝上,其外部形态与挂钟菌科Cyphocelaceae的种类相似,但它具有完好分化的菌管,经鉴定该种为悬垂盘孔菌Porodisculus pendulus(Schw.)Murr,隶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盘孔菌属。盘孔菌属目前仅有一种,该种是世界性广布种,多见于国外文献,国内未见记载。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12,(5):12-12
夜深了,四周一片宁静。地质学家李.四光正在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写学术论文,墙上挂钟的指针“滴答、滴答”走着,李四光手中的笔也“沙沙沙”动个不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万年历挂钟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硬件、软件设计进行了阐述,采用AT89C52作为系统控制核心,并选用实时时钟芯片SD2303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现时间和温度的检测,并用7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4.
汉旺广场的塔钟,永远定格在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城废墟上的挂钟,仍在“嘀嗒嘀嗒”走个不停。时间没有停滞!震后两个月,灾区处处可见从头再来、重建家园的坚毅身影。生命大救援。闪耀着生命至上、不屈不挠的人性光辉;灾后大重建,贯穿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5.
汉旺广场的塔钟,永远定格在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城废墟上的挂钟,仍在“嘀嗒嘀嗒”走个不停。时间没有停滞!震后两个月,灾区处处可见从头再来、重建家园的坚毅身影。生命大救援。闪耀着生命至上、不屈不挠的人性光辉;灾后大重建,贯穿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贵州境内非褶菌物17科60属262种,其中以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齿菌科Hydnaceae、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丛枝珊菌科Ramari aceae、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革菌科Thelephoraceae、伏革菌科Corticiaceae、韧革菌科Stereaceae、牛舌菌科Fistulin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中的种最为常见,其中8种为中国新纪录,29种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着重研究粮食酒发酵中4类产酸菌的分离 ,其中己酸菌与丁酸菌同属梭状芽孢杆菌 ,为厌氧菌 ,醋酸菌为好氧菌 ,乳酸菌则微好氧 ,因此各自有不同的分离鉴定方法 ,其中己酸菌与丁酸菌分离方法相似 ,丁酸菌与乳酸菌的性能鉴定方法相似 ,其他则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除油好氧降解菌的筛选与除油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降解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好氧降解菌株,选用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站曝气池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得到39株菌。利用得到的菌株对含油废水中的CODCr和油进行降解效果试验,并进行混合菌的联合试验,确定出混合菌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优势菌属。通过单株菌与混合菌降解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全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株菌,从而说明共代谢作用增强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试验表明,经过驯化后的混合菌,其降解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聚磷菌的SBR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与浓度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DPB原理,以SBR反应器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各阶段的泥水混合液中微生物浓度与种群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的浓度分别增加为原来的94和75倍.第2段运行后,常规聚磷菌和部分放线菌被淘汰,污泥沉降比(SV)的变化为反应器细菌变化提供了指示作用.好氧段中硝化菌、亚硝化菌浓度明显比厌氧段的高.好氧段中亚硝化菌下降为原来的0.63倍,但硝化菌的浓度增加为最初的19.3倍.反硝化菌、聚磷菌的浓度比反硝化聚磷菌多.反硝化菌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第2段淘汰了常规的反硝化菌.反应器中有一定量的发酵菌和产乙酸菌,但无产甲烷菌.富集后聚磷菌的种类减少且集中,反硝化聚磷菌以假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为主,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次之.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发生的2月龄幼兔肺脏中分离到3种类型的细菌(记作:a,b,c),经对所做的纯培养3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检验,结果表明a菌(17株)为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菌(8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c菌(6株)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为相应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人物姓氏分析"的索引发现我国对省域内的人物姓氏的地理学分布研究相对缺乏,故截取地理环境完整的海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514年至1957年海南省古今人物姓氏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分析海南省人物姓氏分布情况,总结出了海南省姓氏时空分布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昌成为中国第四航天发射场,海南旅游发展将面临新的契机。本文从海南旅游空间结构的角度,结合对文昌旅游资源赋存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建设文昌旅游经济区的可行性,并对整合其科技旅游资源以构建海南旅游黄金三角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著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元时期海南和大陆贸易活跃,参与中国内地与南海诸国间的转口贸易,与占城、安南、暹罗民间往来频繁,征收商税数额可观.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疍民、番民和海盗的发展,海外物种乘机传入,丰富了海南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5.
伴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各市县旅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在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05年、2010年、2015年为时间截面,选取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等评价指标,通过Ucinet6软件,对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特征及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联系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网络布局.2005年~2015年,海南省旅游经济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呈现相互交织的网络形式,联系不断增强,尤其2010年后联系的密度增大较明显,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效显著;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中呈现明显的核心区和边缘区,且核心区多居于东部地区,东西部旅游发展差异明显,但近年来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生态环境中的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中硒含量异常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海南岛生态环境中,土壤全硒量为0.043~0.785ppm。土壤硒含量有明显地理分异,东北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和平原地区较低。生物气候对硒的地理分异有显著影响。本岛河水含硒量为0.10~1.85ppb,植物含硒量大多是0.05~0.20ppm,均属正常范围。另外,生态环境中硒含量也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北部湾潮致余流的流速只有1~2cm/s左右,靠近海南岛一侧,潮致余流的环流基本为气旋式:分别位于洋浦以北、东方以西、莺歌海西南方。只有靠近越南红河口,有一个反气旋涡;风生海流呈现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冬季,表层19°N以北为西南向的流动,19°N以南,靠近海南岛水域为西向流动,越南沿岸为南向流动。大部分区域流速为5~12cm/s,流速最大位于琼州海峡西面及海南岛西南部,可达10~20cm/s,底层流速明显比表层小。夏季,表层,大部分海区为东北向流动,海南岛以南的海区为向东流动,流速大都在3~7cm/s,越南沿岸和海南岛西岸及西北沿岸流速为7~9cm/s,最大流速出现在海南岛西和西北沿岸,可以达到12cm/s。底层,大部分地区流速均小于1cm/s。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公因子单独排名,在全国并不十分落后,但综合排名居全国倒数第2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以市场为依托的模式;北京市主要以政策为依托的模式,但也有市场因素的优势;天津、上海、江苏主要以政策为依托的模式;包括海南在内的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且具有共同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海南大学的概况,阐述了海南大学图书馆海南区域文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海南区域特色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海南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药用真菌种类资源丰富,作者续报海南岛药用真菌62种,并对其药用状况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