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针对现有地源热泵系统的监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供回水温度和流量测量的误差补偿方法。首先搭建了一套地源热泵监测系统,实时获取地源侧、热泵机组和用户侧的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等数据,然后分析了影响温度和流量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温度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和温度系数进行标定,并对超声波传输速度和管道流体速度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获得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温度误差不超过0.2℃,流量误差不超过1.3%,可以为地源热泵系统远程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和经验储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寒冷地区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影响系统运行能效的主要参数及参数影响因素.方法测量了寒冷地区采暖季某办公楼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的介质温度、流量和耗电量等基础参数,并通过计算获取了供、取热量和能效比等间接参数.分析了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确定了影响系统能效比的主要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出主要参数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比(EER)平均在1.8左右;机组能效比(COP)平均在3.6左右.系统部分运行阶段取热能力不足;水泵能耗偏高,耗电输热比偏大.热泵机组COP与水泵耗电输热比是影响系统能效的主要参数.主机负荷率与用户侧温差是主要参数的核心影响因素.结论办公楼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提高机组COP与降低水泵耗电输热比是提升系统能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在冷水机组结构参数缺乏的条件下,对冷水机组变流量工况下的性能进行准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将冷水机组未知结构参数集总并基于少量机组实测数据获取模型参数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冷水机组变流量性能预测模型.通过搭建冷水机组变流量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获得其模型参数并对机组变流量性能进行了模拟与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的模型参数获取简便,模型性能预测精度较高,制冷量、COP等系统性能参数偏差在10%以内,能较好地表征冷水机组变流量工况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冷冻水流量从额定流量的100%降至42.8%时,冷水机组制冷量减小8.6%,COP减小8.8%;冷却水流量从额定流量的100%降至24.2%时,冷水机组制冷量减小1.8%,COP减小14.8%,可为空调系统的变流量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末端大温差热力站和普通热力站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两种换热站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侧实际热指标进行了数据拟合,最后,对大温差换热机组运行过程中真空度的维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大温差压力站和普通热力站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大小不同。两种换热站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侧实际热指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多级并联模块化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使用,解决了地下热力站由于限高不易改造的难题,并且拉大了一次侧供回水温差,实现了低流量供热,大幅度提升了二次侧实际热指标,有效改善了末端热力站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为对象,改变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除湿器、再生器的输入空气、溶液的温度、湿度、流量、浓度等参数,研究输入参数变化对输出参数的影响.在优化的系统运行参数条件下,改变供能热源温度,研究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时输出参数的变化和系统制冷量、耗能量及COP值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再生热源为90℃时,空调送风温度稳定在21℃,热力系数为0.6左右,基本能满足舒适性空调的送风要求.  相似文献   

6.
调峰的参数界限是供暖系统装机容量选择的重要参数,关系到系统运行时的负荷分布与经济性.以末端散热设备为散热器,基于热稳定条件下散热器供回水温度及系统流量与室外温度的函数关系,分析推导了调峰运行时调峰热源承担的负荷表达式并优化求解了热泵热源出力比例最大时的运行流量,提出定义了流量分界温度界限问题,解析了调峰供暖的关键设计参数、设备容量及其出力负荷分布特性.分析得到:流量处于两极端状态,流量分界温度为分界点,调峰时调峰热源所承担的最大负荷比例最小为50%.图2,参10.  相似文献   

7.
基于将冷水机组未知的结构参数进行集总并由实测数据获取机组集总的结构参数(即特征参数)的建模方法,建立基于特征参数的冷水机组模型,并研究获取机组特征参数所需的实测数据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对该建模方法及模型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冻/冷却水流量、进/出口温度等机组实测值存在测量器具精度范围内的最大测量偏差时,冷水机组性能模拟值COP的相对误差小于2.5%,说明基于特征参数的冷水机组模型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虹桥机场西区能源中心直供供冷系统中供水流量、回水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思考,并通过运行数据、实验的验证,寻找回水电动阀的最佳开度范围,解决阀门频繁动作等问题,最终实现供水流量波动与回水温度之间的平衡,使得直供供冷系统供运行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余热回收供暖是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供暖的重要手段。本文定量分析了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对钢厂低品位余热回收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的钢厂余热回收供暖系统,研究了系统内各余热回收单元及内部换热网络的确定原则,构建余热供暖系统等效COP作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以某钢厂为例确定了低品位余热回收流程及经济性。结果表明,当热网回水温度降低至15℃时,钢厂低品位余热回收率达100%;余热回收供暖系统等效COP为6.1;余热回收供暖系统使得一次热网供热能力达到798 MW;基于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的钢厂余热回收供暖系统静态回收期约为4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央空调冷源机房设备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是提高空调运行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机房设备种类繁多,运行工况复杂,运行参数诸多,参数之间耦合作用较强,其优化问题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的冷源机房设备运行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制冷量最大和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以冷冻出水温度、冷冻回水温度、冷却回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和冷却水流量5个变量为决策变量,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设定其约束条件,建立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模型.此外,以负荷率、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湿度作为划分工况的依据,采用等宽离散化方法并结合K-means聚类方法共划分出32种运行工况.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4种典型运行工况下,多目标优化方法相对于普通优化方式,能得到更高的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同时,多目标优化方法能够使系统能效提升14.35%,能耗降低12.52%.因此,本文方法适用于空调领域,并能为工程应用时的参数设置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使用2005—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检验“互联网+”对金融业效率的影响方向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地促进金融业效率提高,前一期FTE的改善会促进当期金融业FTE的优化,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对金融业FTE的促进效应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互联网+”对金融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金融业规模效率促进效果并不明显,东部地区“互联网+”能促进金融业技术效率提升但抑制金融业规模效率的增长,表明“互联网+”对金融业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对金融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DEA投入导向模型,根据2000—2011年公开数据,选取科研与开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投入指标,选取油气探明储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和总收入作为产出指标,以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三大巨头为例,对我国石油企业的科技效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科技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测算其投入产出过程的有效性来衡量.在资源稀缺条件下,运营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同样的投入可以实现更大的产出.论文中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15家旅游业上市公司2005年的运营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经济学认为,城乡间交易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差距是促进城市化的关键因素。在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对城市化进程还有负向作用的是城市的专业化经济、农民进城的迁入成本和农村土地使用权及村集体相关福利。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帮助农民致富的措施对城市化进程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比较而言,降低农民进城迁入成本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效能建设是以不断提高效能为目标的,对与之相关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理念作风、规章制度、服务模式、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优化和持续改进的系统性活动。应当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体系、以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简化服务程序,从主客观两方面激发人的潜能,提升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6.
对于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本文定义了其DEA有效的梯度及有关概念;讨论了其性质,给出了计算方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17.
将交通与经济系统看作一个投入与产出系统,选取珠海市交通与宏观经济系统相关评价指标,运用DEA方法对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珠海市1994—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没有与经济形成协调发展.珠海市应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交通与经济系统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铝企业资源、能源、环境效率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了氧化铝企业的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数学模型。为研究和分析氧化铝企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状况,提高企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米级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Micro-LED)器件具有高亮度、高耐热性、长寿命、低功耗以及极短的响应时间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基石,可满足手机、可穿戴手表、AR/VR、微型投影仪、超高亮度显示器等先进设备应用的个性化需求。Micro-LED显示芯片与目前用于高亮度照明的无机半导体芯片具有相似的特性。当管芯直径减小到微米级时,会出现尺寸效应与Droop效应,量子效率急剧下降,器件整体性能受限。介绍了发光二极管的量子效率及影响GaN基Micro-LED量子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内量子效率和光提取效率的措施,同时对Micro-LED的未来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秸杆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由于未高效合理利用,不仅浪费了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秸杆资源化利用角度,构建循环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秸杆作饲料、肥料、沼气、气化、发电、建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提出了优化利用方案,以期推动我国秸杆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