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海面温度与海面高度异常的月均数据,采用EOF、SVD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热带印度洋海面温度与海面高度进行特征分析,研究两者在时空结构上的相关性。利用EOF方法分析出海面温度第二模态与海面高度第一模态的空间结构类似,呈现偶极型。相关分析与功率谱表明,两模态的时间序列存在滞后相关和类似的周期结构。SVD结果显示,第一耦合模态的相关系数达0.7左右,且左右场的空间形态呈现东西反相。这表明,海面高度偶极型与海面温度的单极型和偶极型存在着相关。同时,海面高度指数也表现与偶极子指数类似的结构特征。针对上述诊断分析事实特征,对海面温度和海面高度偶极子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前人所做的一些工作,指出其中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南海海面风与海面温度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对49a的COADS资料的南海海域的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和海表面风异常(SSWA)进行分析。SSTA的EOF1解释了总方差的50.8%,该模态与整个南海SSTA同步变化,时间系数主周期为2~3a,该系数滞后5个月,与Nino3.4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423;SSWA的EOF1解释了总方差的25.1%,与整个南海SSWA同向变化,时间系数的主要周期为4~8a,但与Nino3.4指数的同步相关系数只有0.04,SSTA和SSWA的SVD分析结果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为86.7%,空间分布很好地体现了SSTA和SSWA之间的正反馈机制,左右奇异向量时间系数达到0.5,且时间系数的主要周期都为4~8a,证实了南海海域海-气耦合的主模态为ENSO模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秦皇岛2008年地面层不同高度的温度数据分析,发现阴晴天气是各个层面温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夏季地面层不同高度的温度特征,探讨了百叶箱温度和同高度的外环境温度的平均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McCreary和Yu(1992)的非线性5/2层模式的积分流场,研究了混沌混合与输运对海水及要素浓度的输运和混合问题。模式结果显示混沌混合区主要分布于赤道东太平洋不稳定区及东、西边界附近,中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区域为非混沌区。释放在混沌区内的示踪团随时间的弥散过程要较非混沌区内的示踪团复杂的多。因多模态不稳定波动的共同作用,尤其是在赤道上经向运动最强的Yanai波的加入,使得赤道不稳定区的流体以混沌混合的方式均匀地弥散开,趋向于粗粒(coarse-grained)意义下的均匀化。并有大量释放于赤道东太平洋不稳定区的示踪质点越过赤道进入对面半球。背景辐射流的加入能将部分示踪点输送出混合区使其不加入均匀化过程,故最后混入另一半球的质点数少于半数。过赤道交换速率则主要由混沌混合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大万山海洋站和珠海海洋站2002~2007年的实时风观测资料,采用气象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万山群岛海域海面风形成的原因与局地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季风是万山群岛海面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每年1月、11月和12月以偏北风为主,4~9月以东南风为主:海陆风、东北信风、台风和局地对流引起的海岛风也是万山群岛海面风形成的原因之一,但在全年中不占主导地位;海陆风和海岛风是万山群岛海面风的局地特征。  相似文献   

7.
研究太平洋地区主磁场的长期变化特征,对揭示该地区的“偶极子窗”的时间演变和长期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作者使用最新的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3模型资料,分析1900—2020年期间太平洋地区主磁场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00—2020年太平洋地区主磁场的空间展布符合“太平洋偶极子窗”的分布特征.该地区主磁场的长期变化在赤道以北为缓慢变化,以南则是较快变化.偶极子场成分变化缓慢,非偶极子场成分变化较快.非偶极子场的长期变化以西向漂移为主,但各分量的西漂速率有显著的差异.垂直分量(Z)和北向分量(X)的西漂速率分别为0.23°/a和0.21°/a,均接近于0.2°/a的全球非偶极子西漂速率;东向分量(Y)的西漂速率为0.17°/a,低于全球非偶极子西漂速率. Y分量的长期变化在34°N附近发生扭曲并且在北太平洋表现为缓慢东漂,这一长期变化特征可能与太平洋北部的30°N和45°N之间在核幔边界处存在的古板块的俯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22个站的水位测资料和位于140°W浮标站的海流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赤道区域低频波动的特征,发现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变化在赤道海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1979-1995年共17年卫星观测的OLR,HIRS-Tb12与NCEP再分析的同期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用OLR,FWV(Flux Water Vapour,是由HIRS-Tb12通过波耳兹曼公式换算得到的6.7um水汽辐射通量密度,以便于与OLR比较)与NCEP再分析的500hPa ω的年气侯平均图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进一步证明了用卫星观测的红外,水汽双通道(OLR表示上升运动,FWV表示下沉运动)去反演纬向垂直环流是一个极好的途径。定义了卫星双能道反演的纬向垂直环流指数,利用该定义对卫星资料计算并反演了气候平均的全年及四季的纬向垂直环流,详细地讨论了它的气候学特征,并修正了过去的各种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海面背景红外目标的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多角度状态的舰船目标识别,针对低信噪比下海面背景的目标红外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拟合的稳定提取海天线信息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对经过目标分割后得到的感兴趣区域统计提取舰船目标的形状特征、位置特征等,考虑海面的干扰目标,设计综合分类器,通过对提取的各目标特征进行概率融合的方法实现目标判断。进行了仿真平台软件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在不同环境和未知海天线的情况下对海面舰船目标多角度状态的可靠识别。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从1991-12月~2004-06时的卤素掩星试验(HALOE)资料,将其按季节在空间上进行了插值到5°×5°的经纬度网格上,并求出其距平,由此给出赤道地区的平流层水汽的时间—高度剖面图,将上述图表与臭氧的QBO进行比较,并进行试探性分析.分析表明:赤道地区水汽在平流层的低层至中上层存在着明显的QBO现象.这些工作对研究平流层大气的动力过程、化学过程、辐射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用双集总热容和双等效热阻的模型,讨论了放有蓄冷器的冰箱冷冻室在保冷期的温度特性,给出了蓄冷器温度Tb,冷冻室壁温Tw以及冷冻室温度Ta随时间变化的具体关系式,算值与实验作了比较,吻合良好.理论分析的结果,为蓄冷器设计及其与冰箱的良好匹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热层大气赤道异常是指热层大气存在类似电离层赤道异常的驼峰结构,但其南北驼峰出现于磁纬±20~30°区域.热层赤道现象早在40年前就被发现,然而其形成机制一直是电离层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前人陆续提出了化学加热及纬向风场拖曳作用等假说来解释热层赤道异常的形成,但基于这些假说得到的低纬热层结构与观测不符.最近研究发现,热层赤道异常槽与电离层驼峰的形成原因不同,离子与中性大气的场向拖曳作用形成热层赤道槽,且离子与中性气体相互碰撞引起的能量交换是热层赤道异常驼峰的形成机制.本文简述热层大气赤道异常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DTE-T和S_A%-T转变曲线的中部其DTE和S_A%值分别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在此温度下时A131和A537钢焊接接头试件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表明无论是DTE还是S_A%均服从正态分布。对DTE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纳米金刚石的熔点和德拜特征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炸药爆轰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的熔点及德拜特征温度。根据纳米金刚石的X射线衍射强度,计算得出了其德拜特征温度为411.7K,比高温高压俣成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的德拜特征温度(2200K)低了5倍多,且其原子晶格振动的振幅比高温高压合成大颗粒金刚石单晶原子的振幅增大了4.37倍,用Lindlman公式计算出纳米金刚石的熔点为2070K,约为高温高压合成出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熔点(4400K)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Poincare'变换的方法研究一类三次系统存在赤道极限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9~2005年QuikSCAT卫星遥感资料,对台风期间三种台风路径下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台风强度被不同程度低估,台风中心附近风向反演受降雨影响明显,但遥感海面风场的大致形态仍较为合理.地形对风场特征的形成有着显著作用,它导致了台湾海峡内大风(>10 m/s)天气提前出现、中央山脉两侧背风槽(或诱生低压)形成、中央山脉两端下风面“角流”形成等现象.海峡内大风天气是否提前出现与台风中心的位置有关.不同台风路径下,“角流”和背风槽的位置和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XJID、SEM、DTA、DTG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掺入少量组分条件下,合成温度对贝利特晶型、初期水化活性、水化产物组成及其浆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不仅影响贝利特晶型,而且影响贝利待的整个水化硬化过程.提高合成温度,有利于α、α'型贝利特的稳定,并提高贝利特的初期水化活性;随着合成温度的提高,各龄期水化浆体中贝利特水化程度增大,浆体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崭新发展阶段。环境污染成了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需要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关注。本书正是关于环太平洋地区环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内容为环太平洋环境与健康科学协会第十二届国际会议上的会议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