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杏9-丁1-更338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综合完井电测曲线特征,确定霞井区在SⅢ4-SⅢ7存在异常高压。本文从测井原理入手分析了异常高压对完井电潮曲线中微电极,自然电位曲线的影响;从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网钻井和完井电测曲线的正常显示到更新井钻井及完井电测曲线出现的异常显示分析了异常高压形成的时间;从注水井套损、注采关系,地下砂体的发育情况分析了异常高压形成的原因和分布范围。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和论述对油田开发中预防套损,减少层间和平面矛盾起到了借鉴作用,从而为更好地开发油田、减少钻井过程中出现复杂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陕北甘谷驿油田东区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次为中—细粒长石砂岩,粒度概率曲线呈两段式,砂体内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结合甘谷驿油田上百口井的测井资料单井相分析及数十口井的粒度参数图件分析,认为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绘制了长61、长62、长63油砂体的平面分布图,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的位置.由砂体展布图看出,自长64至长61期,三角洲前缘逐渐演化为三角洲平原,表明研究区湖盆逐渐萎缩,三角洲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属进积式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3.
采用重力异常法与古地貌分析法、砂岩骨架成分分析法、重矿物分析法、地震属性分析法、砂体分散体系分析法,对沧东凹陷孔三段主体沉积区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重力异常与古地貌分析,初步标定孔三段主体沉积区6个物源口;根据砂岩骨架成分分析和重矿物特征分析,标定4个物源体系;结合地震属性和砂体分散体系分析,确定了孔三段主体沉积区的6个物源体系及其空间分布范围;并根据地震属性特征和古地貌特征,对孔三段主体沉积区内无井资料地区的砂体规模和空间展布进行了预测,对今后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山嘴油田红89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该区发育大量的逆断层,影响着该区的油气勘探。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断层对砂体的控制作用,以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乌二段为例,利用区内丰富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在地层厚度变化、砂体分布和断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同生逆断层对沉积物沉积过程源-渠-汇的控制作用,进而分析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红89井区乌二段受沉积基底古地形的影响,地层分布范围有限,仅在中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厚,为一深切河谷沟槽的地貌特征。红89井区断层发育,东西向逆断层控制着沟槽的分布边界和走向,南北向控制着沟槽的走向。红89井区南北向发育的3条逆断层,将红89井区分割成3级天然水库,逆断层上盘形成的小背斜具备次级物源功能,下盘形成的洼陷是沉积物的主要卸载汇聚区,前展式的逆断层相叠置,增加了地形坡折带的坡度,沉积物过而不沉,是沉积过程中的渠。因此,建立了3种沉积模式:砂体随水流改变方向聚集模式、背斜聚砂模式、陡坡富砂模式。红89井区上乌尔禾组乌二段砂体受沟槽和同生逆断层的控制,砂体主要沿沟槽纵向展布,南北向逆断层控制沉积过程的源-渠-汇,进而控制着该区砂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贾容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228-229
根据沉积压实原理模拟计算了沾化凹陷典型井区的压力演化,研究结果认为该地区的压力演化具有“异常高压-泻压-异常高压再聚集”的过程,近期的异常压力与烃类流体的充注密切相关。而异常高压为油气流体的运移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吉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422-3426
流动单元是储层物性特征的综合反映。从薄窄砂体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影响渗流特征的地质因素,研究薄窄砂体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然后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流动单元研究。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划分为26个垂向流动单元,在取芯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它静态资料将目的层段流动单元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并建立各流动单元的分类标准,对非取芯井按测井解释的物性参数进行流动单元的分类,最后绘制出各沉积单元的平面流动单元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分段压裂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樊147区块特低渗透低砂泥岩薄互层状油藏,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水平井与直井联合注采井网的优化研究,确定采用反九点注采井网;通过渗流特征研究确定了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压力分布数学模型;通过水平井参数的优化研究确定了水平井的轨迹沿着主力油层中部。根据油藏高压异常的特点,采用井口带有防喷器的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分段加砂压裂技术。根据实际效果分析,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是相邻直井的3倍,稳定日产油15 t左右,递减比直井慢,一口水平井投资是直井的两倍,因此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开发低丰度油藏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研究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砂体厚度和砂地比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室内普通薄片镜下鉴定,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乌库尔其铀矿床西山窑组下段沉积相展布图,探讨了砂体对铀成矿的控制与影响,指出了砂体连通性和均质性变化部位,为铀成矿的有利部位;同时认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一些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赋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围岩。  相似文献   

9.
为精细刻画大牛地气田大47-大70井区山西组三角洲平原沉积砂体的时空分布关系,通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密井网区单河道砂体的垂向和平面标志进行识别,拟合砂体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在Petrel软件里以井点处砂厚值为依据,利用优质地震属性值作为趋势面控制,生成带有地震属性预测性质的砂厚图,从而对稀疏井网区砂体及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单河道砂体垂向分界面的识别标志主要为泥质沉积间断和钙质沉积间断,平面识别标志主要包括河道间沉积、高程差异、侧向叠加和"厚-薄-厚";河道单砂体的厚度与宽度存在较好的指数关系;均方根振幅属性与井点处砂厚值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可见单砂体的识别与刻画对目标区的砂体和沉积相分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的特征。方法以井下剖面沉积分析资料为主,通过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相结合的沉积相分析为研究基础,对区内上古生界沉积体系、沉积相特征进行描述,研究各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分析沉积相对砂体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了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的特征,结合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指出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的沉积组合特征。结论提出该区岩相古地理格局控制了砂体区域展布规律及演化进程的认识,为开发井的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 ,确定了侯市地区长 6油层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 ,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间等 ,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 .在图像粒度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绘制概率累积曲线、C- M图、散点图和环境判别图 ,对该区砂体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 .长 6油层的三角洲体系代表了较为完整的自旋回 ,这一自旋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分流河道迁移、袭夺、决口以及因压实的均衡调整等 ,从而形成三角洲复合体内部各分流三角洲砂体的相互叠置交错 .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小层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 ,对该区长 6油层砂组及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 ,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12.
以秦皇岛某油田北区NmⅠ3砂体为对象,在系统分析岩心资料、密井网测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储层构型基本原理,将研究区复合河道划分出河流相五种单一成因砂体,同时根据单河道的识别标志和河流相砂体的对比模式,把研究区NmⅠ3复合砂体细分为了3期单河道,明确了单河道的沉积微相,阐述了单河道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有色反演、多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3种地震反演方法在苏里格气田西区A井区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储层纵向分辨率、砂体横向展布规律及钻井解释吻合率,认为地质统计反演的纵向分辨率与钻井解释吻合率较高,但是要兼顾有色反演及波阻抗反演的平面规律,综合这3种反演成果,可以精细刻画该井区盒8段储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该技术手段及研究流程对砂岩厚度较薄地区的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岩心相标志和测井相标志,对乌审旗地区苏75井区10余口探井取心段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现象、剖面结构的详细研究,认为苏75井区盒8段属辫状河沉积,发育河道和泛滥平原2个亚相。河道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和心滩2个微相。在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盒8段5个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图,揭示了河道心滩砂体呈南北向展布的规律。根据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结合工区沉积背景,建立了本区盒8段的沉积相模式。该成果为苏里格气田苏75井区盒8段气藏有效砂体的预测指出方向,也为水平井整体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整合地震、各种微相定量参数与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对大港油田西58-8稀井网区河道砂体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处于同一沉积体系的紧邻的老油田密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定量表征参数可以作为稀井网区砂体预测的约束参数;地震资料预测的复合河道级别砂体分布范围可作为单河道砂体预测的最大外边界;在最大外边界及微相定量表征参数的约束下,采取示性点过程算法模拟单砂层级别沉积微相三维分布,以此为基础的"相控"模拟可以提高单河道砂体三维分布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确定了高52井区长10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分流河道、河道边缘(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和泛滥平原等,分流河道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在图像粒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绘制各类粒度图,对该区砂体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根据岩心微相和测井微相分析,对长10油层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关系,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含油性,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有利储层,为该区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油田固井后管外冒,有必要研究区块整体地层压力高压层成因,在区块整体施工前确定出高压区,以便评价其风险,制订相应的对策.本文针对西区过渡带井区被断层遮挡的特点,分析了该区地层异常高压的来源和成因.该定向井组位于大庆油田西区过渡带断层所夹的内部,通过对该井组钻井、完井及周围的油水井注采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管外冒发生的原因是由于S1组高压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用地震属性分析莫8井区J_1s_2~1砂体微相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分析和砂体微相划分在以往的储层研究中都是分开进行的,彼此间没有很好地结合,从而降低了储层砂体微相研究的精度和准确性.作者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以莫8井区为例,对储层各种地震属性参数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利用属性特征进行了J1s21砂体微相的研究和刻画,划分了有利含油气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区内疏网井区沉积相划分,分析沉积环境,本文采用分频解释技术对区块进行处理分析.分频解释技术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在频率域观察砂岩横向不连续性,从而对河道砂体进行横向预测.基于分频解释技术原理,以苏乃诺尔研究区大二段高位体系域晚期地层为例,对河道砂体进行刻画.相较于传统的地震属性,分频属性对识别河道砂体边界特征、平面展布形态、横向不连续性等有良好的作用,对疏井区沉积相划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苏乃诺尔大二段高水位体系域晚期地层主要发育网状河三角洲,在疏网井区发育网状分流河道特征,特征明显,克服了无井约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探讨伊通盆地莫里青地区古近系双阳组第一段储层特征,为勘探选区提供依据。对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物性等基本特征及储层"四性"关系进行分析,确立了莫里青地区双阳组第一段测井油气水识别标准。单井砂岩对比分析表明,莫里青地区双阳组第一段Ⅱ砂组第3小层和第2小层发育扇三角洲砂体和湖底扇砂体,第1小层和Ⅰ砂组砂体发育较少,砂体沉积在纵向上不断减少;砂岩储层在平面上连片发育,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尖山构造带、西北缘断褶带、西南部的小孤山斜坡带;孔隙度和渗透率平面展布与砂岩储层厚度平面展布的趋势相一致。研究区东北部的尖山构造带(伊6井区)和西南部的小孤山斜坡带(伊52井区)是勘探的有利区带,Ⅱ砂组的第3小层和第2小层是有利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