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采芹 《科技信息》2012,(17):264-264
大学生群体历来被认为是心理最健康的人群,但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变革,新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上大学生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变化时期,因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他们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并正在呈蔓延的趋势。如何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思想认识还不够成熟,情绪起伏波动大,是心理矛盾冲突的易发期和高发期.同时,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课题作了探讨,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生理与心理等5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社会转型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5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生理也在超前成熟,心理上同时产生多种矛盾,加之社会上一些淫秽读物的流毒,致使不少学校的学生出现早恋、不健康的两性关系和性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一些学校又缺少爱情道德教育,有的甚至不敢提爱情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开展对青少年的爱情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心身疾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粗略统计 ,在综合性医院初诊病人分类中 ,略高于 1 / 3的病人是躯体疾病 ,不足 1 / 3的病人是心理生理疾病 ,其余 1 / 3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即心理生理疾病 (又称心身疾病 ) [1] 。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但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疾病。其发病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剌激后产生应激反应 ,使人的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变化 ,造成心血管、胃肠、内分泌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或病理性改变。如果这种社…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产生心理发展上的矛盾,进而影响行为。对事件的归因就成为影响其行为的关键心理因素。另外,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学业成就成为中学阶段学生的“头等大事,”并且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人际交往也成为中学生凸显的行为表象。文章从心理归因的角度进行了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变化,相当部分“90后”大学新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的许多困惑与矛盾,表现出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已经引起了学校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切实做好教育工作,对于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渡过适应期,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都是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如生理健康那样具体、精确。因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众说纷纭,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角色期待等特征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扬雪萍 《科技资讯》2010,(32):166-166,168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心理是否健康事关人生幸福与事业发展。大学阶段培养和保持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大学新生进校之后由于人际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心理困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培养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希望每位大学生都能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成长,体现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进一步从内在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矛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教育制度、教育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矛盾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明进步与体质弱化,文化张扬与人类生物性运动能力衰退,已日益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参照体质健康标准,民众广泛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正是这一矛盾的重要表征,运用数理统计进行实证论述,还原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体质下降这一现实,现代工业智能化及我国教育产业化助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速亚健康产生.发展体育健康产业是促进人们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利用社会审美、中医理论等文化因素融入体质健康的先天和后天特征,确立合理运动的核心理念,因应施策进行生理和心理功能锻炼,有效推进体育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贺靓 《科技资讯》2007,(10):153-15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历来人们对“婆媳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因素上去分析。本文则从心理因素,即不平衡心理、逆反心理、补偿心理和敬畏依恋心理等方面去分析了“婆媳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叶华 《科技信息》2009,(30):I0298-I0298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哈春 《青年科学》2009,(3):14-15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久而久之,导致了某些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症状的产生,十大奇怪的恐惧症就是现代社会独有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16.
黄建蓉 《科技信息》2011,(3):250-251
在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中职学生特殊群体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正确培养与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对中职学生此类特殊群体的正确生理指导及心理干预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尤为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王琳 《科技信息》2009,(19):157-157
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家庭贫困、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稍有不顺,容易走极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及时加以疏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尽职责,高校应把生命教育视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新生在刚进校的一段时间内,因为理想和现实、优越感与平等感、依赖性与自主性、强烈的交往渴望与闭锁性心理矛盾以及性和恋爱问题,容易产生种种思想问题和心理矛盾,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研究新生的情绪波动,帮助新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9.
张有华 《甘肃科技》2007,23(12):274-275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保持健全的人格,并与他人及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种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比赛期间运动员机体的应激反应及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是指机体应付任何出乎意外的紧张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全身适应性反应。本文就应急在训练中的意义,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激在其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特征,以及运动应激与适应性疾病的预防等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