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梅雨之夕》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有着与主流文学不同的特质:全篇采用意识流手法,运用精神分析,传达出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的人性困惑、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下的焦虑,表现出现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现实社会的影响,列举他们渴望成功与逃避失败、理想选择与现实冲突、强烈参与与盲目冲动、迫切的成才愿望与懒惰的竞争心理、强调自我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思想表现,结合现实进行探讨并揭示这些思想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陈宁 《世界博览》2011,(8):82-82
退居山林,归隐田园是当代都市人心中的幻想,而有谁想过它曾经是现实? 美洲被发现之后,当时的新大陆宛如文明开始前的样子:"开满各色花朵的美丽花园",未经斧凿,是田园静居的理想之地。16世纪的美国就是如今房地产商宣传的现实样板。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现实社会的影响,列举他们渴望成功与逃避失败、理想选择与现实冲突、强烈参与与盲目冲动、迫切的成才愿望与懒惰的竞争心理、强调自我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思想表现,结合现实进行探讨并揭示这些思想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池莉小说注重表现世俗人生,但作品中人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更多表现出庸常化倾向,本文试图从其80年代的烦恼人生系列、90年代的都市传奇系列以及其部分带有浪漫情怀的作品中剖析其作品世俗化庸常性倾向的根源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文本整体出发,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形象的特征:徘徊于成人与儿童之间,成熟与幼稚交织,各个方面都无法确定自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巨大分离。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通过对这一形象塑造过程的文本分析,推导出隐含作者的意图:展现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的矛盾、迷茫和彷徨,让更多正在青春沼泽地跋涉的迷茫者意识到这种状况是成长的必然。因此,总体而言,它是一部客观展现青少年艰难成长历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7.
用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来分析沈从文都市小说的文本意义。沈从文都市小说既非是为创造一个与其湘西世界相媲美的都市世界,也非为泄一己之愤的工具,而是以梦的伪装形式,歪曲地表达他的欲望满足,即找寻理想的生存方式。沈从文都市小说中不合理性、极端偏执的思维方式,正与梦中的思维形式相吻合,这正是沈从文在小说中对都市人物进行极端丑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作为以现代都市为基点的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与现代都市相伴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与都市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错位与落差。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更多是在向西方的都市化进程看齐。还原到本土城市的现实语境下,这种视角势必带有某种想象性的成分。因为价值认同的存在和文化身份的转换,大众文化的都市想象有了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上海自从开启现代性进程以来,真正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想象上海空间、建构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特质的无疑是新感觉派小说家。他们所建构的上海都市空间既是想象的,又是现实的;不是完全真实的,又不是完全不真实的,是想象与现实的混合体。从新感觉派作家对上海的想象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中国人理解现代性的一个文化符号和永久的文化记忆。新感觉派作...  相似文献   

10.
在理清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传媒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纽约都市的“主流文化”与格林威治村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零余者"形象是处于"五四"新旧文化转型期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交织着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都市人格和乡村人格的矛盾,体现了他们向主流价值观念挑战的勇气和对传统中温情一面的依恋,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性。  相似文献   

12.
河南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宏观、微观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培衢 《创新科技》2014,(23):24-25
都市生态农业是以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提升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为目标,集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形态。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既是都市区做好“菜篮子”、做大“花园子”、同步充实农民“钱袋子”的有效路径,更是河南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强化都市生态农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对于增强河南都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晓霞 《科技资讯》2007,(15):249-250
小企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当今是企业成长为主旋律的时代,本文从现实的角度提出小企业成长问题,并从企业成长研究的渊源论述与评价企业成长相关理论,提出小企业成长更具现实的研究维度,即企业家网络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复杂性的环境下,在“温室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面临学业、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业等挫折时,不知如何应对。在高校中,因这些挫折引起的案件频频发生,因此要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磨炼意志,引导他们正确应对挫折。  相似文献   

15.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我国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都市农业,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现实,从我国以往的做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还要认真总结各国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成功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有用的启示。通过比较分析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各具特色,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地位的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四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文化商品化、市场化成为现实。在现代城市文明的浓重氛围中,人们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取向趋于混乱。本文考察了乡村出身的现代知识分子庄之蝶在都市中迷茫与失落的社会原因,试图用乡村人的眼光看待现代都市,指出都市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颓废。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我Q方法考察了大学生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越大,其主观幸福感越低;相反,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越小,其体验的主观幸福感越高。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着双重的涵义,一种是现实中的湘西,而另一种是作为"想象性"的存在。在这个"想象"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构建了一个和谐自然的理想社会和人生图式,试图对病态的都市文明及异化的人性进行"治疗";与此同时,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也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生态理念,带有一定的生态伦理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19.
《瓦格纳音乐会》是薇拉·凯瑟的早期作品之一,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小说的行文结构进行了剖析,揭示出小说作者通过描述现实、回忆过去联结小说中的乡村与城市、理想与现实,从而使故事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