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分析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水稻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60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组的SSR标记对190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3.0的GLM和MLM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90份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62~0.97,平均值为0.86.按群体遗传结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8个与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穗粒数、总穗粒数和饱满穗粒数相关联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648;以MLM分析显示,8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378~0.0648.本研究获得的这8个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辅助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空壳率依分蘖和枝梗次序的提高而提高,以后生分蘖下部枝梗第二次枝梗的空壳率最高,且空壳发生的频率与粒序有关,杂交水稻空壳的致因在一定程度上和有机、无机营养有关。空壳率和实粒数依与分蘖次序的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 0.923和-0.981。在“两系”杂交水稻的生产中,分蘖控制在3个左右(包括主茎在内,下同),空壳率可能控制在15%左右,每穗实粒数可能达到100粒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制的加筋土筋带拉拔的室内模型试验仪,模拟填土的实际密度、湿度与上覆应力条件,依次进行了0.5 m1、.0 m1、.5 m和2.0 m不同长度筋带的拉拔试验,测试了拉拔力与拉拔变形之间的关系及筋带轴线上不同位置的应变变化过程,揭示了筋带(钢塑带)的抗拉拔力学特性以及筋带的受荷变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筋带(钢塑带)的拉拔力与筋带长度不呈线性增长的关系;筋带的抗拉拔力与筋带和填土之间的摩阻特性以及筋带的握裹力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火灾后带钢筋轴线偏心的半套筒灌浆连接(half grouted sleeve connection,HGSC)的单向受拉性能,对 48个 HGSC 进行了单向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钢筋轴线偏心和高温对不同钢筋直径的高温后 HGSC 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研究给出工程意见 . 结果表明:高温后带钢筋轴线偏心的HGSC主要发生钢筋拉断破坏与钢筋拔出破坏,且随着钢筋轴线偏心率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试件更可能发生钢筋拉断到拔出破坏的转变;钢筋轴线偏心会在高温基础上进一步影响连接性能,钢筋偏心试件的荷载最大下降至无缺陷试件的 94%,滑移量最大增加至173%;建议对HGSC和含该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施工、火灾后性能评估与修复时,考虑火灾温度和钢筋轴线偏心率的影响,要求不出现钢筋拔出破坏,且破坏时钢筋与灌浆料之间没有明显滑移;焊接能有效地解决连接螺纹端加工质量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花生在排种过程中种子机械损伤指数高的问题,本文以新疆地区常用品种四粒红为研究对象,依据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案,对经过不同浸泡条件处理的花生种子进行含水率、破损和发芽的试验。结果表明:浸泡温度与浸泡时间对含水率的影响极显著,随着二者的增加含水率均呈线性增长;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载速率整体上对三位(平躺位、侧卧位、胚根位)抗破损力的影响显著,三位抗破损力随着浸泡温度的增长呈整体增加,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长呈整体降低;胚根位破损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最大,故以胚根位抗破损力最大为优化条件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参数组合为浸泡温度21. 3℃、浸泡时间2. 57 h、含水率为13. 87%;当加载速率为81. 64 mm/min时,花生胚根位抗破损力最大为4. 97 N,平躺位抗破损力为4. 27 N,侧卧位抗破损力为4. 40 N;试验验证结果与优化结果一致,表明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排种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株的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桂花香等4个优质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农艺性状中的穗枝梗数和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穗长之间,穗复枝数与穗总数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茎宽之间,千粒重与穗复枝数、穗实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稻米品质中的糙米率与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精米率与整精米率、蛋白质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碱消值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垩白率与糙米率、蛋白质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精米率与垩白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之间不呈显著相关。单株生产力对蛋白质含量的直接影响是负值,而生产力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是正值,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以沈农265等33个辽宁省主栽品种及区域试验品种(品系)为试材,研究穗部性状与茎叶性状关系的结果表明,单株有效穗数与多数穗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每穗粒数与多数穗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剑叶长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剑叶和倒2叶鞘长与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饱粒数、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倒1节间与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饱粒数、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倒3节间长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粗粒土岩石材料的接触破坏特性,采用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岩石双轴流变仪对花岗岩岩块进行了接触破坏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细观摄像机记录岩块接触破坏过程中颗粒接触的力-位移变化以及破坏形态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的不同接触形式影响着颗粒粒间接触性质,圆球颗粒粒间的接触刚度与锥体和岩块体之间的粒间接触刚度不同;此外,锥体与岩块之间点面接触时,锥体的角度变化也对颗粒粒间接触破坏的力学特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含水率对路基填料抗剪性能的影响,以安徽省境内大别山区G35济广高速公路岳潜段典型重塑低液限黏土填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该土样抗剪强度及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的增大可减小该土样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且含水率对黏聚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干密度下内摩擦角与含水率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黏聚力与含水率之间呈自然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同时两组关系模型的回归参数与干密度之间也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由此获得以含水率、干密度和垂直压力表征的摩尔—库伦抗剪强度关系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降雨入渗对该地区营运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提供抗剪强度参数衰变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含水率对路基填料抗剪性能的影响,以安徽省境内大别山区G35济广高速公路岳潜段典型重塑低液限黏土填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该土样抗剪强度及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的增大可减小该土样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且含水率对黏聚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干密度下内摩擦角与含水率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黏聚力与含水率之间呈自然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同时两组关系模型的回归参数与干密度之间也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由此获得以含水率、干密度和垂直压力表征的摩尔—库伦抗剪强度关系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降雨入渗对该地区营运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提供抗剪强度参数衰变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作物湿度对传统型脱粒装置脱粒分离性能影响的分析,用三种不同湿度作物进行对比的方法,对传统型脱粒装置脱干燥作物、中湿作物和潮湿作物的脱粒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湿度作物下各个性能指标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优化技术获得了不同湿度作物的脱粒参数最佳组合方案,对于不同湿度的作物,只要在相应的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下进行脱粒,都能获得满意的脱粒性能,提高了传统型脱粒装置对于作物湿度的适应性,为传统型脱粒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烟叶叶柄分离复烤加工是提升成品片烟品质的重要技术与手段。通过与整叶加工对比,研究和探讨叶柄分离复烤对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分离加工复烤对叶片结构的影响,一是在大中片率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降低了大片率,提高了中片率,从感官上看叶片更加均匀;二是提高了烟梗的长梗率的比例。实践应用表明,烟叶叶柄分离复烤加工能够提升烟叶品质,提高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挤扩支盘桩破坏性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大量的静载试验和已建工程的经验证明 :挤扩支盘桩具有高承载力 ,明显不同于普通的钻孔灌注桩 ,特别是在承载力可调性方面 ,挤扩支盘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文章基于静载试验结果 ,研究和探讨了支盘桩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挤扩支盘桩在承力方面 ,支盘受力最大 ,约占总荷载的 6 0 %以上 ,沉降量明显低于同等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 ,且端阻力和侧阻力同时发挥。在破坏性状上 ,无论是荷载—沉降曲线还是动测检测结果 ,均说明了支盘下土体的局部剪切破坏是其破坏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南阳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采用美国Soil moisture公司生产的陶土板进气值为15 bar的压力板仪对原状样和重塑样进行了研究;其中原状样进行了不同高度或面积系列下的研究,重塑样进行了不同干密度或含水率系列下的研究;并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面积增加对原状试样的持水特性没有影响,但是高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很大,高度增加使得在相同吸力下土样含水率增加,脱水难度增大;2对于重塑样,在相同干密度条件下,低吸力条件土样含水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吸力的增加,从某一吸力值开始,含水率随吸力的增加而降低,初始含水率越高,这个值越低;3在相同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低吸力条件干密度越低含水率越高,随着吸力增加,干密度越低,土样的含水率下降的越快,各试样的含水率开始接近,最后低干密度试样的含水率趋于一致;4考虑体积变化的影响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修正并进行模型拟合,最后表明VG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原状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15.
谭波  徐良  李亚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5):14612-14618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强胀缩性的特殊粘土。掌握其三向膨胀规律对于合理分析膨胀土边坡变形失稳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宁灰白膨胀土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三向膨胀率和膨胀力试验,揭示了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外部荷载对于膨胀率和膨胀力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三向膨胀率和膨胀力均表现为:两个水平方向基本一致,竖向大于水平方向;干密度相同时,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初始含水率相同时,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膨胀率横、竖向比值均随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越趋近于1;三向膨胀率均与三向荷载呈对数线性关系,荷载对膨胀具有抑制作用;横向膨胀力与控制横向膨胀率呈良好的指数关系,说明土体膨胀力将因为膨胀变形释放而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16.
对石膏模-混凝土组合楼盖用磷石膏的抗压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抗压强度取值、弹性模量取值、石膏与混凝土之间两类抗剪连接件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的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且随着含水率的降低,磷石膏的强度增加幅值越来越大,大致呈对数函数关系;磷石膏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其抗压强度较高,抗压强度可取4.8MPa,且受力过程中有明显的弹性阶段,根据曲线,其弹性模量取值约550MPa;对混凝土与石膏间的两类剪力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结果表明两类连接件具有相同的抗剪强度,而B类连接件比A类连接件连接效果优越,试验数据比较稳定,最终以石膏破坏而导致构件破坏,连接件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开口断面主梁的颤振稳定性及下稳定板的作用机理.通过对比风洞试验的三分力及颤振临界风速结果,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借助流场可视化直观地分析了颤振机理及下稳定板的抑制机理.结果 表明:来流在上游栏杆、上游箱室底板及下检修道处分离形成旋涡并向下游发展,期间产生与桥断面运动方向相同的气动力,成为颤振发散主导因素.在桥梁断面增设下稳定板能形成稳定的旋涡,气动力总体做负功,有效地抑制了颤振发散.增设1/4下稳定板,稳定板间形成了稳定的旋涡,气动力在运动周期内持续做负功,而同时增设下中央稳定板和1/4下稳定板在上游检修道与稳定板间形成的旋涡与上表面的旋涡交替主导气动力的方向,气动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再做负功.故只增设1/4下稳定板相比同时增设1/4下稳定板和下中央稳定板更有利于改善主梁的颤振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能给同类型桥梁断面颤振抑振措施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规范在计算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时不考虑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受力机理不相符的问题,采用虚功原理推导了预拉力模拟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这一连接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连接的承载力由螺栓强度控制时,若不考虑构件间的摩擦力,则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会被低估.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对这种连接方式的抗剪承载力提出了考虑连接板间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与有限元结果比较,该计算方法的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9.
干燥工艺对稻谷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层干燥试验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对辽宁省稻谷主要品种942进行研究。分析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初始水分、干燥时间对稻谷发芽率损失影响的规律,建立了稻谷发芽率损失回归方程,在干燥时应采用低温干燥,以保证其发芽率。利用贡献率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关系为热风温度、初始水分、表现风速、干燥时间,为进行辽宁省稻谷深床干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PEG模拟干旱条件下青竹复叶槭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EG-6000(聚乙二醇)模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青竹复叶槭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青竹复叶槭的质膜透性与MDA的含量增幅较缓;保护酶的活性明显增强,SOD活性表现为"双峰"变化曲线,CAT与SOD协同反应,呈现"N"字型的变化趋势,POD的活性则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3种保护酶协同作用,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增加了青竹复叶槭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