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发明讲的是一步法直接生产单细胞蛋白(以下简称SCP)的技术。用此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目的是为我国饲料工业提供优质蛋白源。成品的检测结果证明,以甘薯、木薯、马铃薯和玉米为原料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其粗蛋白含量均可达48%~53%,氨基酸含量36%~42%,其中赖氨酸为2.4%~3.0%,蛋氨酸+胱氨酸0.8%~1.3%,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2.
所谓单细胞蛋白,实际上是由各种氨基酸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80%。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eein)可用S C P表示。单细胞蛋白是一类高营养的食用品,它可作家禽、家畜、鱼类等的饲料,又可供人作食品添加剂。一吨甲醇单细胞蛋白作畜、禽饲料,可节约粮食3.5吨,增产猪肉0.7~1.2吨,增产鸡肉1.5~2.5吨,增产鸡蛋2.5~3.0吨,增产牛肉1吨左右,增产牛奶60吨。  相似文献   

3.
单细胞蛋白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单细胞生物特性、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生产原理;阐明了单细胞蛋白开发价值、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展望了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和甘薯是喜钾的淀粉类作物,在教科书和资料中,均列入忌氯作物。由浙江农大土化系等单位组成的“马铃薯、甘薯施用含氯化肥效果研究”协作组,通过五年的田间和盆栽、水培试验,结合化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湿润气候条件下,马铃薯和甘薯分别亩施9.5公斤和13公斤氯时,对产量和品质均无不良影响,也无明显提高土壤中含氯量。大田对比结果,施用含氯化肥后,马铃薯和甘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  相似文献   

5.
几种淀粉颗粒的结构与形貌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研究马铃薯、木薯和玉米淀粉的结构与形貌特征,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分析了3种原淀粉颗粒的脐点、轮纹等结构及整体形貌;用三氯氧磷作交联剂,对这些原淀粉进行了交联改性等相关处理,使观察结果更为清晰明确.结果表明,马铃薯、木薯和玉米的淀粉都有脐点和轮纹.文中还给出了各淀粉颗粒的形状及结构特征简图,提出了马铃薯和木薯淀粉颗粒首端和尾端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的单细胞蛋白(SCP),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产品完全无毒,能促进牲畜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专家认为,发展工业化生产单细胞蛋白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黄砚华 《甘肃科技》2001,17(3):22-22,24
1 马铃薯产业概况世界各国中79%的国家种植马铃薯,总产量3亿多吨,在主要粮食类作物中居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属第四位。马铃薯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有荷兰、德国、法国、美国、东欧及中国等。目前,中国马铃薯总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居世界首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马铃薯90%用于鲜食,加工比例近两年虽有所上升,总体上仍保持在10%左右,而国际上平均加工比例约为70%,最高可达到80%以上。2 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与不足近年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有长足的进步,全省种植面积已接近600万亩。1994年,全省马铃薯产量约70万吨…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球蛋白质缺乏,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和饲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SCP大规模生产历史已有近百年,但是对各种优良生产菌株、潜在底物以及最优发酵条件的研究仍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以沼液和香蕉秆压榨汁为研究对象,对能利用其生长的菌株进行筛选,为进一步的单细胞蛋白生产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芽孢杆菌都能利用沼液和香蕉秆压榨汁生长,但香蕉秆压榨汁不易保存,因此不宜作为发酵底物;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沼液中的生长能力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49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芽孢杆菌在沼液中的生长无规律,且易染杂菌,不适合实际生产应用。因此,沼液作为热带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生产的培养基,不仅能为单细胞蛋白的生产提供原料,也有利于沼液的妥善处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行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的培养基研究。方法 以苹果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为例,采用L9(3^4)正交实验,分别以粗蛋白含量、真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为测定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 以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为测定指标时均存在不足,以真蛋白含量为测定指标可以较好地完成培养基的研究。结论 真蛋白含量为培养基研究的最佳测定指标,同时确定了较优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从追求温饱转向绿色、健康、营养,吃粗粮逐渐成为时尚。甘薯是我县继水稻、玉米、马铃薯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薯的营养保健功能极好,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关颜,预防癌症等功效,兼具粮食和果蔬双重的营养,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摸清我县甘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深入研究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是为我县丘陵山区甘薯产业发展探索出路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工业发酵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工业发酵生产柠檬酸,土霉素无毒有机废水中分别筛选出合适的酵母菌株Lc1,9,11,Ky11,利用这种无毒有机废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其中Ky11产率可达1.11%,粗蛋白含量可达46.5%,不仅可获得单细胞蛋白,而且改善了此类废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2.
缙云县盘溪区的101.8亩山坡地旱粮三熟高产示范方喜获丰收。经地、县农业、科委等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全年平均亩产达1315.2公斤,其中春马铃薯亩产292.83公斤(折干),春玉米亩产436.97公斤,甘薯亩产585.40公斤。5.17亩高产攻关地,春马铃薯亩产357.79公斤,春玉米亩产505.65公斤,甘薯亩产700.56公斤,全年亩产高达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1958年戴辛皆“关于我們日食品的几个問題”一文,曾強調了甘薯和黄豆配合的营养价值。本文重新将甘薯和木薯再进行适当的研究工作,为日食品較好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个关系到人民每日生活和健康的问题,我們不能不予以重視。早在1914年,Osborne和Mendel已証明米麦营养并不佳良,需要賴氨酸补充。薯类营养成分需要补充,与米麦同,而我們从动物試驗所得的結果,在体形上,体力上,以及各种生理常数,和肝总氮量等,薯类均优于米麦,并在化学上得到充分說明。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对木薯和甘薯营养价值重新加以估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微生物混合培养在食品工业,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废水的处理,石油开采,纤维素的分解以及氨基酸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标准化生产技术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的选种及种薯处理、选地、选茬、耕整地、施肥、播种、田阀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要求。适用于青海马铃薯生产区,按此实施。正常年份,公顷产量可达到30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传统食品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迫切需要开发出各种有前途的粮油、食品新资源。蛋白质是食品工业的一大原料,也是人体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世界各国对蛋白质新资源的开发都十分重视。单细胞蛋白和叶蛋白是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新资源。单细胞蛋白(SCP)是一种可以通过发酵大量生产的微生物蛋白,大多是酵母蛋白。生产SCP的酵母可利用各食品厂或造纸厂的废水为原料进行自身繁殖生长,这也为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转化途径。而叶蛋白则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营养及功能特性引起人…  相似文献   

17.
木薯是沧源县2006年以来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的经济作物,2007年全县完成收薯面积12266亩,收购木薯干片3076.25吨,实现木薯农业产值2614812.5元。本文对沧源县两年来木薯种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不断寻找新的蛋白资源,以适应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山东省生物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利用啤酒废渣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并于1990年12月25日通过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19.
以农作物副产品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纤维素性能优良的绿色木霉(13001)及高产蛋白质的产朊假丝酵母(1769)为发酵生产菌株共同处理,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单细胞蛋白产品。探讨了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绿色木霉接种工艺、纤维素降解工艺、不同氮源对玉米秸秆发酵糖化的影响,以及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粉碎后加入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接种6%绿色木霉(13001)产酶效率最高、添加15%纤维素酶曲水解24h纤维素水解最完全、加入氯化铵作为氮源发酵糖化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单细胞蛋白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入3倍水,温度控制在29~31℃,起始pH控制在5.5左右,发酵时间48h左右。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是一种营养丰富、粮蔬兼具的大宗农产品,由于马铃薯耐土地瘠薄、生长周期短、生产投入少、且具有其他几大农作物不具备的品质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年产量600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国外在本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马铃薯的工业化深加工,目前世界上刀%以上的马铃薯都被深加工升值。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研究开发了数百种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年产马铃薯淀粉及后加工产品“万吨。用马铃薯淀粉可以加工生产2000多种衍生物产品。这些产品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加工精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