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吉林市启动黄牛改良吨牛试验示范工程吉林省吉林市政府已批准市科委从1994年4月到1996年11月实施黄牛改良、吨牛试验示范工程。这项工程旨在现有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基础上引入夏洛来牛种源,实行经济杂交,开展以“夏西本”X主要模式的三元杂交改良,使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180日龄高原牦牛肺泡组织结构进行观测,并与180日龄平原黄牛的肺泡组织结构做比较。结果表明:180日龄高原牦牛肺泡组织结构与180日龄平原黄牛的基本相同,但180日龄高原牦牛肺泡表现出快速发育的结构特点。180日龄高原牦牛单位面积内肺泡面积显著大于180日龄平原黄牛相应值(P〈0.05),但两组动物肺泡隔厚度、单个肺泡面积和单位面积内肺泡数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80日龄高原牦牛气-血屏障的算术平均厚度和调和平均厚度均显著小于180日龄平原黄牛(P〈0.05),表现出高原牦牛气-血屏障适应高原低氧的组织学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形态测量学系统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四个年龄组的黄牛肺泡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日龄黄牛肺泡结构发育良好,但肺泡扩张不充分。不同发育阶段黄牛单个肺泡的面积(MSAA)随年龄增加不断增大(P0.05);单位面积内肺泡数(MAN)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P0.05);肺泡隔厚度30日龄组的(MAST)最大(P0.05),1日龄时最薄(P0.05),180日龄和成年组的肺泡隔厚度厚于1日龄组(P0.05),而薄于30日龄组(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黄牛肺组织近胸膜处的区域有大量似肺泡囊的囊状结构,囊内有许多短小的次级隔,此外肺泡隔内细胞成分以30日龄组最为丰富。单位面积内的肺泡面积(SA)成年组最大(P0.05),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黄牛的气-血屏障的算术平均厚度和调和平均厚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厚,且相邻两个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在与F2猕猴GMn-Ns品种相同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驯养1997年内出生的F3猕猴10只(其中公5只,母5只),并与同年内出生的F2猕猴11只作对照,分别测定其体重、躯干长、尾长及血常规等指标,统计成活率.结果F3猕猴公、母平均体重分别由出生时的363 g和339 g增加到12月龄时的1 596 g和1 550 g,分别比F2猕猴公、母的体重小,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公猴和母猴的躯干长分别由6月龄时的156 mm和151 mm增加到12月龄时的185 mm和181 mm,尾长分别由6月龄时的119 mm和120 mm增加到12月龄时的130 mm和133 mm,F3猕猴躯干长在不同月龄时都比F2猕猴略小,但尾长较接近.F3猕猴12月龄时的成活率为83.3%,血常规正常.说明F3猕猴能在F2猕猴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测定分析了灰仓鼠封闭群F1 4 ~F1 5 的血液和生化值 ,并进行 2月龄和 10月龄及性别之间的比较。经生物学统计 ,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的有 10月龄的RBC、Hgb、HCT、CL、血糖、肌苷、总蛋白和白蛋白 ,2月龄的PL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糖白蛋白和淀粉酶 ,年龄组有显著差异的有MCV、MCH、PLT、Ca、无机磷 (P)、甘油三酯、尿素氮、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经比较 ,灰仓鼠的酶活性和无机离子浓度明显高于人类测定值 ,这可能是该鼠适应干旱环境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和多种动物的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DAZL基因突变或表达缺乏将导致精子发生过程减数分裂障碍和雄性不育.文中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方法获得了黄牛DAZL,基因cDNA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黄牛DAZL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并对黄牛、牦牛和犏牛DAZL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黄牛DAZL,基因cDNA全长2509 bp,编码295个氨基酸(命名为b-DAZL);b-DAZL基因含有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定位于牛1号染色体末端;b-DAZL基因与哺乳纲各物种同功能基因开放阅读框的同源性为90%一94%,其编码蛋白含有DAZL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DAZ重复基序,Pumilio一2和PABP作用位点.RT-PCR结果显示b-DAZL,基因仅在成年黄牛和成年牦牛睾丸、卵巢组织中表达,在成年F1代犏牛的卵巢组织中表达而在睾丸组织中检测不到表达信号,且犏牛睾丸组织切片表现出DAZL,基因缺失的典型精子发生障碍表型,因此推测b-DAZL基因在牛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F1代犏牛雄性不育相关,是犏牛雄性不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人和多种动物的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DAZL基因突变或表达缺乏将导致精子发生过程减数分裂障碍和雄性不育.文中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方法获得了黄牛DAZL基因cDNA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黄牛DAZL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并对黄牛、牦牛和犏牛DAZL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黄牛DAZL基因cDNA全长2509bp,编码295个氨基酸(命名为b-DAZL);b-DAZL基因含有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定位于牛1号染色体末端;b-DAZL基因与哺乳纲各物种同功能基因开放阅读框的同源性为90%—94%,其编码蛋白含有DAZL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DAZ 重复基序,Pumilio-2 和PABP 作用位点.RT-PCR结果显示:b-DAZL基因仅在成年黄牛和成年牦牛睾丸、卵巢组织中表达,在成年F1代犏牛的卵巢组织中表达而在睾丸组织中检测不到表达信号,且犏牛睾丸组织切片表现出DAZL基因缺失的典型精子发生障碍表型,因此推测b-DAZL基因在牛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F1代犏牛雄性不育相关,是犏牛雄性不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黄牛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为经千年驯养选育的古老品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优良遗传种质资源,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适应性强与肉质细嫩等优点。但由于长期役用为主,存在生长速度慢、后躯不发达、育肥增重速度慢、胴体产肉少等缺陷,达不到国际肉用牛的要求。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影响肌肉发育的myostatin基因为靶标,选择不同位点进行定点敲除,经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牛。共构建了4个编辑载体,得到25株阳性细胞系;将481枚基因编辑克隆胚胎分别移植入253头受体牛,生产基因编辑牛9头。利用编辑牛精液分别与鲁西牛、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配种,生产了221头F1代;观察并测量F1代生长发育指标,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F1代的屠宰性状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myostatin基因编辑牛的各项体尺指标普遍优于普通牛,后躯发育极显著提升,体型外貌呈典型肉牛特征。所选用的基因编辑位点不影响胎儿发育,出生体重正常,无明显难产现象。胴体肉产量显著提升,肉质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证实,CRISPR/Cas9技术对myostatin基因进行编辑改造,可实现黄牛肉用性能提升,在黄牛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培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择体重、体尺相近,年龄在14月龄的西本F2阉公牛12头,随机分为两组(p>0.05),即加舔块的试验组和不加舔块的对照组;按试验组所使用的三种不同舔块,划分成三期:期(高蛋白舔块)、期(EM舔块)、期(矿物舔块),每期各40d.试验结果:A组内期、期、期的日增重分别比B组高177g、110g、185g,增长率分别为17.2%、11.2%、20.8%,t检验差异显著(P<0.05),而A组内期、期、期的日增重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A组内期、期、期饲料报酬率比B组期、期、期都高,由此可见三种舔块补饲肉牛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数学模式对带鱼进行评估分析,并探讨调整捕捞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的途径。结果为;生长参数:W_∞=2176克,K=0.274,t_0=-0.87。自然死亡系数:M=0.44捕捞死亡系数:F:在六十年代前期为1.01,七十年代后期为2.09。最大持续渔获量:MSY=922万担。相应的捕捞力量f_(max)=3829×10~2作业日(60马力机帆船)根据当前的捕捞状况,若F=2.0时,开捕年龄由0.5龄推迟到1龄和由1.0龄推迟到1.5龄。则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Y/R 分别可提高25%和20%。当前调整捕捞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的途径以限制夏、秋季拖网渔船捕捞1.5龄以下的带鱼比较合宜。  相似文献   

11.
西藏牦牛和黄牛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淋巴细胞短期体外培养法,并结合染色体G、C、Ag-NORs 显带技术,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西藏牦牛、黄牛的染色体和血液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西藏牦牛可分为山地牦牛和草地牦牛两个生态类群,但均应属于横断高山型牦牛;西藏黄牛在染色体核型、血液蛋白基因位点、以及体型外貌上与普通牛一致,为普通牛种.  相似文献   

12.
牛文化的源流与中华民族养牛、爱牛的生活同在.牛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与医药、文学、军事、祭祀、艺术、语言紧密联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曲江县水口管理区的农民滥用含氟乙酸氨的灭鼠药,使耕牛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致死的耕牛达244头,占存栏耕牛数的63.4%.本文报告此次耕牛中毒事件的起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家畜繁殖力的含义,探讨了影响家畜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骨是一种肉类加工副产品,其营养价值极高,由牛骨制备的牛骨粉可开发出很多功能性食品,其工艺开发利用前景较好。本研究为确定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最佳工艺参数,选取市售鲜牛骨,以骨水比、蒸煮温度、蒸煮时间为单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以确定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高温蒸煮法制备牛骨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骨水比1:2.5、蒸煮温度118℃、蒸煮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牛骨粉200目筛下物得率最高,为69.69%。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择处于产奶高峰期的奶牛2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头,试验组奶牛饲喂我们自己研制的奶牛复合预混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提高11.2%(p<0.05),单位产奶成本降低6.7%。  相似文献   

17.
选择5个品种(DH、IJ、AB、AG、HF)分别与川南山地黄牛杂交。各取其F_1代育肥牛3头屠宰,测定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的部分肉质指标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各组合间大肠菌群和镉的含量为零,水分、灰分、铅、砷、铬指标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HF组合的汞含量差异显著(P<0.05);(2)所测指标的含量均达到无公害牛肉标准.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发表的荷斯坦奶牛CD14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对南阳黄牛的CD14基因进行分段扩增并测序,拼接后得到包含CD14完整编码区以及5’端和3’端非编码区的2 969 bp的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南阳黄牛CD14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966 bp,共编码321个氨基酸,碱基组成分别为A(18.4%)、T(18.4%)、C(32.9%)、G(30.2%),编码区与荷斯坦奶牛CD14基因相比发生了2个碱基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5’端和3’端存在较长的非编码区,与荷斯坦奶牛CD14基因相比发生了7个碱基突变。南阳黄牛的CD14基因与荷斯坦奶牛、水牛、绵羊、山羊、猪、猕猴、大猩猩、人、小鼠的同源性依次降低,分别为99.8%、98.2%、96.8%、92.8%、83.5%、79.8%、79.7%、79.5%、71.9%。进化树所得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通过蛋白质结构预测,发现南阳黄牛CD14没有跨膜结构域。  相似文献   

19.
2004~2006年在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上游村开展了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结果表明:西杂牛的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适应性、养殖效益明显高于本地黄牛,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